先斟满自己的杯子第2章

      先斟满自己的杯子 作者:金韵蓉

    先斟满自己的杯子第2章

    happyvalentinesday

    爱情需要勇敢,和一些冒险的精神

    写过一系列有关都会女性的文章的名作家jeater。scord给才貌与事业双全的现代女性起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名字:“都市女冒险家”,意思是这些出色的女性已经跳脱了传统中认为“男人勇敢、女人温柔”的角色框架,敢于在生活与事业中创新和迎接挑战,取得与男人相同的事业成就。但问题是,“都市女冒险家”们在功成名就之后,夜阑人静时的偶尔孤寂,依然会唤起血液中仍然流淌的温柔因子,因此,婚姻成为另一个冒险的项目,只不过面对这个项目时,女人评估风险的能力降低,理性中掺杂了更多的任性与直觉。这个现象也许就是两性之间不同的地方:爱情往往不是男人生命中的负担,却是冒险追求事业的女性无可避免的“软肋”。

    凭良心说,现代的女人真的要比男人来得优秀,一方面我们懂得珍惜机会,另一方面工商社会成就了我们,让我们先天拥有的eq优势得以发挥。许多经历过生命波澜的人都承认,女人面对挫折时比男人更勇敢坚强,比男人更冷静现实,比男人更有跌倒再爬起来的韧性。因此,要我们放下自己、矮化自己,甚至麻痹自己,去屈就那个为我们左手套上戒指、可又不一定比我们优秀的男人,确实不容易。再说,现代婚姻的不可确定性,也必须让女人随时有摘掉戒指的心理准备。因此,许多美丽的女子不禁要问:“如果不能确定,何必自找麻烦多此一举”

    是啊是啊如果不能确定,干吗自找麻烦多此一举

    可如果真的下定决心,为什么还会在阴冷的雨夜辗转难眠在晴朗的春日自叹芳华在读完别人的爱情故事后感动流泪在咬紧牙关硬撑孤寂后如重病虚脱如果我真的不愿bother,不想冒险,不愿尝试,为什么还喜欢春花,喜欢秋月,喜欢美食,喜欢音乐原来,那深埋在心底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憧憬,是从来未曾消逝、未曾远离的。

    是的,我相信越来越多的悲惨故事,和曾经沧海的爱情觉醒,让有些美丽的女孩,不愿意再相信人世间真有纯然而美好的爱情。但尽管世事艰难,我仍然喜欢鼓吹爱情,因为情感的动人之处在于,虽然有时它仅仅储藏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却能成为支撑生命的力量。在茫茫的人海中,人难免有荒凉孤独的时候,慷慨给予别人的情感,其实乃是对自己的拥抱。

    因此,虽然女人已经证明了自己和男人在智慧、能力上无分轩轾,但大多数成功优秀的女人还是向往男人宽厚坚实的胸膛和相知相许的依恋,老天虽然给予女人独立自主的能力,可并没有剥夺我们对柔情的渴望。所以,聪明的女人必须懂得何时该卸下武装的盔甲放下手中的算盘,让爱情的溪水在温柔的勇敢里流淌。

    单身戒指

    这年头,做什么事情都得有个堂皇的说法。除去那些向来受人尊敬的律师、医师、会计师、建筑师、金融分析师等等林林总总专业证照不说,从业于与人饮食起居密切相关的厨师、营养师、造型师、美容师等等也都需要考个严肃的执照,才能为人民服务。

    可除了这些需要专业技能来认证身份的执照之外,近日,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单身圈子里也开始流行一种证明人身份的“另类执照”单身戒指。意思就是说,当你戴上这个小小的戒指,就等于向别人骄傲地宣告没错,骄傲地,不是哀怨地:“我目前单身”

    在许多电影场景中,常见到两个素昧平生的男女在昏暗的酒吧台前相遇,当电光石火般的激情开始在两人身体里流窜时,那个比较冷静的一方可能会缓缓地举起左手,无奈地出示自己的法律身份“遗憾啊我正戴着结婚戒指呢”

    可如果万一电光火石是发生在两个都没戴戒指的人身上,那该怎么办还能不能继续暧昧下去在现今这个许多事都不太靠谱的年头里,要能分辨谁是否单身,老实说,还真有点儿困难。直接问吧,很尴尬;不直接问吧,又怕误触雷区。已婚的人可以大方地戴着戒指宣告自己的身份,为什么单身的人不能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戒指来表示自己的婚姻状态,并且大大方方地接受别人的殷勤呢这正是单身戒指出现的原创精神。

    走笔至此,相信许多读者已心生疑惑,不解已经有这么多年婚龄的我干吗对单身戒指这种原该是小年轻关注的时髦话题这么有兴趣其实,我之所以对它充满高度的兴趣,原因是它虽然噱头十足,看起来和其他只会流行一时的时髦商品属性类似,但其实背后却有着和女性主义息息相关的意涵和生命力。

    就像我曾经在写过的右手戒指里说的一样,单身戒指的红火,其实是碰上了全球女性对婚姻自有主张的思潮。设计这款戒指的瑞典人约翰john说,目前全球单身戒指的销售男女的比例相近,而其中最让人讶异的是,在向来婚姻观念陈旧保守的日本,过去适龄而未婚的女性往往被视为生活的失败者,现在却反倒是购买单身戒指最大的市场主力军,女性购买者的比例占了45台湾和香港亦同,而且还有逐渐上升的势头。因此,可以想见“未婚”曾经在亚洲女性身上所加诸的压力已不如过去那般强烈。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我还颇喜欢单身戒指singelringen瑞典文的主张:它是给“自信的单身族,proudsingles”所戴的戒指。当你戴上这枚戒指之后,除了可以在飞机上,在咖啡馆、在火车上,甚至在大街上碰见戴着相同戒指的单身族,增加认识新朋友的机会之外,还能借着它具有的心理象征意义的帮助,开心健康地接纳和承认自己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正是单身族最难调节和平衡的。

    是的,常常,我们会听见那些已到婚嫁年龄的女孩子,每到年底就焦急地宣誓:“今年我无论如何也得想办法把自己嫁出去”这个急切,除了有来自父母长辈的压力,其实最多的,还是来源于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慌和孤寂。恐慌的是,流年似水,自己的青春转眼不再;孤寂的是,悠悠弱水,需要坚定的舵手和可供憩息的港湾。因此,越是期待就越患得患失,越患得患失也就越容易失去。

    如果,你戴上了单身戒指,你当然还是得继续想办法把自己给嫁出去,只是,当你愿意并乐于面对自己时,有一件事会悄然发生,那就是当你不再那么介意了,也就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福分了

    在爱里接纳不公平

    前一阵子,有个电台让听众票选出心目中最浪漫的情歌,结果,以那句:“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为结尾的歌脱颖而出。“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这不是我们祖辈、父辈习以为常的事吗哪家夫妻,除非一方遭遇不幸或英年早逝,不都是两人一起慢慢变老的吗怎么到了现代,在年轻人的心目中,这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就成了“最浪漫的事”了我们的爱情或婚姻到底哪儿出了错了

    祖辈或父辈们普遍没受过多少教育,没有接受过新思潮、新文化的洗礼,他们固守的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庭训,是宽厚仁爱,是温良恭俭让。因此在遇到意见不和的时候,他们不会以“公不公平”作为评断的标准,他们会以“家和万事兴”作为进退的依据,而对配偶抱以宽容和理解。其实,在这些看似平常的温柔容让背后,包含了多少无怨无悔的爱恋和情义啊

    时髦而独立的我们是不是忘记了那最初的感动,太工于心计地把爱情和婚姻都当做可以用计算器丈量的东西。在商业行为中,将本求利、控制风险是经营制胜的不二法门。但在爱情的行为里,将本求利、控制风险却是失去胜利筹码的败笔。

    最近几年我常有机会在全国各地面对女性做两性关系的演讲,每当我陈述我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时,台下总有许多惊讶的眼光,不相信受过西方教育的我是如此的“贤良传统”,认为我应该是站在最前面摇旗呐喊,带着“姐姐妹妹站起来”往前冲的那个英勇的新时代女性。是的,我曾经是的

    在我担任临床心理辅导员的十数年间,我在婚姻诊所负责婚姻咨询心理辅导工作将近八年,致力于拯救即将破碎的婚姻,因此,面对“怨偶”是我每天最主要的工作。那时我自己才刚结婚几年,才刚“立了功”生了孩子,并且还仗着年轻而自我骄纵着。因此,辅导婚姻问题完全是凭着学校里所学的心理学专业,以及我作为年轻的、经济独立的、高级知识分子的骄傲。在面对眼前沉陷在婚姻的旋涡里挣扎、但仍然彼此相爱不然不会寻求专业帮助的夫妇时,年轻无知的我常常像法官审案一样,陷在“两性平权”的谬误里,试图用天平来检视婚姻关系。但越探触婚姻的深处,我越发觉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因为,在婚姻里双方不是对立的关系,不是分别站在天平的两端,而是因为有感动、有爱,成为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的融合体。如果,两个人已经交融在一起了,又怎么能分辨哪一部分是你,哪一部分是我又怎么能分别放在天平上较斤较两呢

    如今,我已度过23个年头的婚姻生活,庆幸婚姻仍然完满,对于爱情和婚姻的认识也已不复当年的肤浅无知,从23年跌宕起伏的婚姻生活中,深切地认识了婚姻的本质是“爱”,在爱里接纳不公平,在爱里容忍不完美,在爱里先低头说对不起,在爱里放弃更诱人的魅惑,更在爱里对“缘分和命定”俯首称臣。

    前两年,巴黎街头有一幅高达8层楼的手提电脑的巨幅广告。广告中女主角穿着帅气的套装,左手牵着一条可爱的白色小哈巴狗,右手提着一台手提电脑,美丽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偌大的广告牌上只有一句话:“爱一个男人不如养一条狗”每次我远远开车经过,都要击掌叫好一次。我先生则总是嗤鼻咒骂一遍我十分同意女人不结婚,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随意支配自己的金钱,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需要时找个男伴,厌烦了挥挥衣袖。只要自己觉得幸福,别人无权干涉。但是,如果你仍然向往婚姻,喜欢稳定的关系和家庭,那么在两人一旦说出“我愿意”的同时,就必须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对彼此的承诺负责,并且真切地认知:从此,已不再是“我”,而是“我们”

    从事了这么多年的婚姻辅导工作,见过了不同阶段的婚姻关系,因此也就更认可婚姻专家的“老生常谈”:婚姻是需要用心经营的,并且女人所需付出的努力是更大更多的。风靡日本的都会爱情小说东京爱情故事、爱情白皮书的作者柴门文曾如此形容男女看待爱情的差异:“恋爱之于男人,就像在空荡荡的心房挂画;之于女人,却像聆听音乐。”一个房间可以同时悬挂好几幅画,却永远只能容许一首旋律流淌这种不公平是父系社会的产物,男孩子自小被赋予更重要的社会和家庭责任,爱情和婚姻对他们来说是人生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但不是全部。男人在达到“成家”的目标之后还有更重要的社会使命,严格说是更重要的身份认同标准立业,因此一旦爱情功德圆满,他们就转移注意力往下一个目标前进了。

    许多

    先斟满自己的杯子第2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