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4

      长相忆(重生) 作者:野雨

    分卷阅读94

    长相忆(重生) 作者:野雨

    分卷阅读94

    拉着哥哥的衣袖,不停重复道:“这是真的吗,哥哥?是程老学士亲口对你所说吗?”

    宋衡刮了刮她的鼻子:“哥哥没事骗你作什么。”

    “可是程老快到致仕的年龄,我还当他不会再收弟子了呢。”

    “就算老学士已经上书致仕,不一样能招学生吗?”

    想想也是。宋衑忍不住笑着跺了跺脚:“真是太好了。”忽然记起什么,笑容一下凝固。

    宋衡奇怪地看着她:“怎么了?”

    宋衑松开哥哥的衣袖,迟疑道:“爹爹的授业恩师是郑学士……”她若拜入程纪的门下,是不是就相当于站在了父亲的对立面。

    “郑学士与程学士两人固然各有所见,但他们终究不涉党争,只是学问上的切磋罢了。”顿了顿,嘴角一扬,“依我之见,倒觉得他们两位,更似庄子与惠子,何尝不是另一种伯牙子期,高山流水。”

    宋衑心中稍安。

    “纵是如此,我还是需向爹爹言明此事。”

    宋衡将手放在妹妹的肩上,眸光微动。

    “那我随你一道去。”

    宋衑忙用力点头:“恩!谢谢哥哥。”

    宋誉回府时,宋衑已同宋衡在书房外恭敬等候。见兄妹两人竟未玩笑戏闹,宋誉便知有事。

    “进屋说吧。”

    进入屋内,宋誉径直走向书桌前的椅子坐下,不等他们开口,率先道:“衑儿来得正好,为父恰有一事要对你说。”

    “爹爹请讲。”

    宋誉面上生出些许柔和,眼里有着欣慰之色。

    “你这次的文章做得很好。”

    “谢爹爹夸奖。”

    “方才为父回来时,恰好遇见了郑学士,老师看过你的文章,亦觉不错,想让为父来问问你,将来可愿拜入郑学一门。”

    宋衑一怔。

    宋衡瞧了眼妹妹,笑道:“看来衑儿这次真是写了一篇好文章,竟然接连有两位大儒想要收她为弟子。”

    宋誉面色不改:“哦,还有这回事。不知另一位是谁。”

    “这人父亲也熟悉,乃郑学士的同僚,程老先生。”一边观察着父亲的神色,一边接着笑道,“因为避嫌,还未能看过衑儿的笔法。眼下倒是愈发好奇了。”

    “这次考察的是刑论。”宋誉淡淡一笑,“衑儿对熙国的律令很是有些想法。”他望向宋衡,“她不仅指出了当今律法中的矛盾不妥之处,还给出了改进之法,并辅以事关民生的田赋、兵役等制度做了详尽的论证。尽管其中部分改制显得并不可行,但这是因她从未接触过政事,不知具体情况的缘故。”

    说着忽然起身向身后的书架走去,从第二排第五格里抽出了两本书:“衑儿超过你,不过迟早的事。”

    宋衡笑道:“衑儿天资聪慧,被她胜过,实属自然。”

    宋誉轻哼了一声:“别当为父不知你为何要跟过来。”他转身看着他,淡淡道,“从现在开始,你不许说话。”见宋衡欲反驳,补道,“否则就直接出去。”

    宋衑朝宋衡微微摇了摇头。

    书房内一时安静下来,唯有宋誉翻动书页的声音。

    片刻后,他放回书,转身坐下,抬头平静地看着宋衑。

    “知道为什么你文章虽好,程纪却只给了你第六的名次吗?”

    “衑儿不喜背书,帖经和墨义两处答得不好。”

    “还有呢。”

    宋衑眉心轻蹙。

    “若你能说出缘由,为父便不再插手。”抬手指了指漏壶,“给你半盏茶的时间。”

    宋衑下意识握手成拳,低头敛目沉思。

    宋誉默不作声地注视着她的神情。

    漏壶的水滴一点点地落下。

    宋誉扫了宋衡一眼,眉梢微挑:“过来磨墨。”说着拿出一张纸,取出一支笔,准备草拟明日将要上疏的奏折。

    提笔写下了两个字后,屋内忽然响起了宋衑的声音。

    “是爱重。”

    宋誉没有抬头,一边说着继续,一边在纸上写上了第三个字。

    “衑儿是熙国第一位参加科举的女子,又是宋府的小姐,一举一动皆受人注意。眼下只是乡试,后面还有会试与殿试。若是一开始便站在极高的位置,那么之后该当如何?不过第六名,就已牵扯出诸多事来,程老先生若真给了衑儿第一,向衑儿射来的暗箭怕是会令人防不胜防。”顿了顿,“其实不仅是衑儿,宋府在朝堂之上,已有一位右相和御史,如若衑儿风头过猛,只怕会遭人忌惮。再者,世人皆不信女子能从政为官……凡事当从长计议,步步相随。”

    宋衑吐出一口长气,慢慢道:“衑儿不能让世人相信的东西,时间可以。”

    宋誉放下笔,望向她,眸中若有所思。

    “看来你早就做好了决定。”

    “郑老学士德高望重,学识渊博,著述甚丰,然而其中庸之姿,虽乃儒家大成,却非衑儿所慕。程老先生之脾性,衑儿素有耳闻,但观其文字,常觉豁然通达,如入无人之境。”宋衑拱手正色道,“既然程老先生先有伯乐之功,后有爱重之劳,衑儿怎能不投桃报李,尊师以孝。”

    宋衡看着妹妹,嘴角微翘。

    宋誉笑着摆摆头:“真是老了,做不了衑儿的主了。”

    宋衑低头抿嘴一笑:“瞧爹爹说的,明明是衑儿长大了。”

    “郑学士那里,为父自会向他解释。”宋誉收起笑,告诫道,“你不可因此事生出骄躁之心,这几月需好生在家准备春闱。记性差不碍事,勤能补拙,到时总能记得两三句。”

    宋衑掩饰住心中的雀跃,恭敬应道:“是。”

    作者有话要说:  1、日常么么哒~

    2、感谢小天使寒时柒灌溉的营养液~么么哒~

    3、下一本预收《十二楼》,戳专栏即可找到~~【最近都会来打广告了hhh】

    第71章 宋衑番外二

    殿试放榜,宋衑位于二甲中的第三,赐进士出身。

    科举及第者,大多会先去文渊阁当两年编修,然后才能进入六部或是分派至地方,接触实事。但鸿胪寺因职责是管辖番邦礼交,内事不涉,并非士子心仪之所,一向人员少缺,倒是让宋衑得以直接进入。

    鸿胪寺卿孟深,太康郡主府的世子,年二十五,长宋衑九岁。为人刚板冷硬,不喜多话,是以负责具体与外使商谈者,多为少卿祝昇。

    这日孟深正与祝昇讨论遣车前使者一事,吏部的人恰好送来了新人名册。

    看到“主簿,宋衑”时,孟深眸光微动。

    祝昇会意,笑道:“下官听闻,这位宋主簿与大人您算是师出同门。”孟深是程纪的第二个学生。

    “老师说她不错。”孟深面色平静。

    “能得程老先生的赞许,下官倒是对这位宋主簿有些好奇了。

    分卷阅读94

    -

    分卷阅读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