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风流第93部分阅读

      公子风流 作者:禁忌书屋

    公子风流第93部分阅读

    边,目光凝视着红漆的柱子。

    他一动不动,极为出神,仿佛世间万物万里的山河和亿万的子民此刻都已经抛之脑后。

    郝风楼蹑手蹑脚地进去,并不想打扰,索性将自己当作了空气,想站在一边耐心等候。

    谁知朱棣的脑后却像是长了眼睛,用着那洪钟般的声音道:“怎么做贼心虚为何要蹑手蹑脚不敢来见朕吗”

    郝风楼只得苦笑着道:“父皇,儿臣没有蹑手蹑脚。”

    朱棣却并没有转身,道:“那罪过可就更大了,知错而不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难道你以为这样就显得你清白吗”

    郝风楼忍不住道:“父皇那”

    朱棣的声音渐冷,道:“朕知道你要解释,你要告诉朕,那些船厂之中有多少藏污纳垢,也想告诉朕,那郎中朱谦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那朱谦何等的可恶。”

    “可是你难道不知道吗朱谦可恶,你不必说,朕也知道,那些船厂的上下官吏可恨,你不说,朕也知道。你以为朕是在闭着眼治国你以为下头的事都能蒙蔽朕的眼睛”

    “你错了,朕什么都知道,朕正因为知道却不声张,你道是为何”

    “郝风楼,谁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啊。朕原以为你很聪明,识得大体,难道连这句话都不明白吗建文在的时候,他的眼里容不得沙子,不错,他是天子,各地的藩王拥有军队,各镇一方,身为天子,断不能姑息,甚至朕现在敢对你说,藩王对朝廷是有危害的,长此以往,大明朝必定会为此而分崩离析。建文知道,他并不蠢,其实他还算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你知道为何他会落到今日这个下场”

    “因为这个世上本就肮脏不堪,本就是藏污纳垢,本来就是令人作呕,寻常百姓庸庸碌碌,受人盘剥,而官吏人等如狼似虎。建文看不过去,他觉得只要削藩,处死了我们这些皇叔,百姓的负担便可减轻,可是他太愚蠢了,他和你一样愚蠢,他自以为自己只要做了对的事就可以三下五除二,还天下一个太平,那么现在如何现在朕站在这里,而他呢他去了哪里”

    “建文为了削藩而沦落为寇。你呢为了一点劣迹,为了你所谓的良心,你知道自己坏了多大的事近百万的纹银是不是民脂民膏数万匠人的辛苦劳作难道就不是民力朝廷的苦心经营,朕糜费的这么多心思,现在哈”朱棣侧身回眸,继续道:“现在全部毁于一旦了,没了,什么都没有了,一切都成了空。你现在还自以为自己有良心吗你现在还自认为自己没有错吗天下的事岂是用这狗屁的良知二字来权衡天下的事在于利弊而已,为了杀几个蠢虫狗官而坏了这么大的事,这哪里是良知,分明是糊涂”

    郝风楼只是站着,纹丝不动,恭听朱棣的大道理,心里显然却有其他的想法,只是现在却只想先让天子把心里的火气发泄出去。

    朱棣旋即叹息道:“你看到这枝柱子吗这偌大的景泰殿,若不是这独柱支撑,便要毁于一旦,你看这枝柱子未必没有瑕疵,可是这景泰殿却是少不了它,没了它,大殿将倾,顷刻之间便化为废墟瓦铄,所以你要明白,朕对你的期望,不是一个什么至诚君子,迂腐的至诚君子在这朝野遍地都是,朕要之何用这些人不过是给朕装饰脸面罢了,朕期望你是这根柱子,你立在这里,朕可以安心就寝,坐在这御椅上可以高枕无忧。”

    朱棣瞪视着郝风楼,一字一句地道:“所以,你明白了吗”

    他不待郝风楼回答,随即露出慵懒之色,接着道:“今日的事,朕不想追究,既不想知道那朱谦所犯何事,也不想知道船厂的官吏为何和亲军产生冲突,朕也不会追究你,朕只要你知道,你的良心到此为止,你能做到吗朕不责罚你,朕原本是准备了鞭子,想要将你抽醒,想让你知道不要去效仿建文,不要去学那方孝孺,这些人固然是得到了美名,可是迟早也会误了自己。朕旋即又想,算了,朕凭什么打你凭你奉旨彻查船厂,凭你眼里容不得沙子哈这个理由未免可笑,所以你好自为之,认真想想朕的话,记在心里,永远记得。”

    郝风楼却是摇头,道:“父皇,儿臣今日来是准备进言两件事。”

    朱棣皱眉,他显然意识到郝风楼有累教不改的意思,便冷着脸道:“你说。”

    郝风楼道:“这第一件事便是良心。”

    朱棣的眉头皱得更深,郝风楼这明显是要触犯他的逆鳞了。于是他背着手,站在殿柱之下深深地凝视着郝风楼,纹丝不动,既不打断他,可是脸上已经显露出了几分怒意。

    郝风楼却是抬头挺胸,正色道:“父皇教诲,儿臣铭记在心。良知二字,读书人可以侃侃而谈,甚至商贾可以将它当作招牌,父母官员亦是可以拿来以示清白。唯独儿臣奉命锦衣卫中公干,为父皇惩乱党稳社稷,又有什么资格,去奢望这等可笑的东西,儿臣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儿臣要说的是,儿臣绝不会拿这良知来卖弄自己。儿臣处置朱谦,只是因为忍无可忍,他可以煽动人对抗亲军,滋生事端,因为朝廷眼下还需用他,朝廷还需要船厂,父皇乃是雄主,目光自然不会放在大明的一亩三分地上,所以即便是这些j邪之徒,父皇也需要利用他们。这一点,儿臣自然明白。可是儿臣所不能容忍的是,一个郎中,他可以盘剥百姓,可以对匠户敲骨剥皮,可是他竟会对孩童下手,只因误信术士之言,居然胆大妄为的剖人心肺,这样的人猪狗不如,儿臣容得了他吗儿臣固然没有心肝,可是儿臣终究还是个人,所以若是现在,儿臣再回到几个时辰之前,儿臣照样还是这样做,即便是枉费了父皇的一片苦心,即便是耽误了父皇的大计。”

    悲剧了,今天早上才知道原来是七夕,昨天承诺今天更新三章,这是要被甩巴掌的节奏啊,平日就没怎么陪老婆,今天老虎只能陪老婆出去活动一下,那啥,如果回来得早,尽量第三更,更不了,大家就当老虎是逗比吧,老虎只能说很是抱歉。

    第三百五十六章:为君分忧

    郝风楼的话并没有惊起朱棣脸上的波澜,他一张如刀刻一般的脸此刻没有任何表情。

    只是在不经意的时候,他的眼眸还是掠过了一丝诧异。

    杀了孩子,剖心挖肺。

    即便是朱棣这样见惯了生死,甚至是视人命为草芥的人都觉得有些残忍。

    郝风楼拜倒在地,正色道:“朱谦所杀孩童足有百人,可谓人神共愤,儿臣岂能留他所以恳请父皇彻查此案,儿臣别无他求,只求父皇能够恩准。儿臣自知自己铸下的是弥天大祸,于事无补,此时不该向父皇恳请什么,但是”郝风楼诚挚地继续道:“儿臣只有这么一个要求,父皇若是恩准,儿臣感激不尽。”

    朱棣看着他,又好气又好笑,和这厮说了这么多,这厮居然没有一点悔意,这倒好,浪费了这么多口舌,转过头来,这家伙依旧还咬着那朱谦不放。

    这家伙较真起来还真有几分

    朱棣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有几分被他认真的样子打动,同时又有点失望。

    朱棣叹口气道:“船厂都已经没了,事到如今,你既然非要如此,那么朕就遂了你的心愿”说到这里,朱棣不由叹了口气,道:“朕方才说了这么多,你却还是听不进去,可是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就如那方孝孺,姚先生早先便说,方孝孺不可杀,说是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可是朕还是杀了,可见朕也不是什么以大局为重的人,也罢,今日索性便让你一回吧。”

    朱棣显出几分萧索之态。显然,他突然觉得自己老了,满腔的雄心壮志陡然像是被人泼了一盆冷水,他不得不走上金殿坐回了銮椅上。扶着椅柄。却突然打起精神,道:“郑和”

    郑和总是在任何时候随时出现。一听传唤,郑和便如无声无息的小猫一般悄然出现,弓着身,一动不动。

    朱棣道:“锦衣卫千户朱勇胆大妄为。罪恶滔天,不经北镇府司钧令,贸然调集人马,责令拿诏狱治罪,再有,还有一个千户是叫王喜吧,一并拿下。北镇府司当值堂官是谁罢了。朕不必问了,也一道拿办吧,这玩忽职守的罪名,他是逃不掉的。”

    朱棣说罢。郝风楼却是愣了一下。

    很快,他便明白了朱棣的意思

    朱棣不打算办自己,可是并不代表对今日这件事肯轻易罢休,既然如此,那么总得有一批人人头落地。

    这其实就是天子的可怕之处,许多人甚至死到临头都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死,生杀夺予,皆在帝心。朱棣要敲打锦衣卫,那么随便挑拣出几个人来办了了事,这一来算是惩戒郝风楼,二则恰好敲山震虎。

    郝风楼的心底顿时生出了寒意,这种归咎于旁人的做法,他不在乎,只是这些旁人却偏偏受了自己牵连。郝风楼几乎没有犹豫,立即道:“父皇息怒,儿臣以为”

    朱棣突然怒了:“郝风楼,朕并不处置你,可是现在,朕要处置他们也不成吗”

    郝风楼却是道:“父皇,儿臣来这里总共是讲两件事,方才一件已经说了,能否先容儿臣将这第二件事说完,再请父皇处置”

    朱棣冷笑道:“你说。”

    郝风楼正色道:“儿臣的第二件事是儿臣已在这船厂呆了足足月余,这一个多月的功夫,儿臣除了奉旨彻查船厂,便是琢磨这造船的事,儿臣琢磨之后发现了船厂的三个问题,这其一,便是糜费巨大。”

    朱棣又不禁哭笑不得了,他陡然发现自己有点跟不上郝风楼的思维,船厂都烧了,你却跑来研究这船厂有哪些问题,这不是吃饱了撑着

    可是郝风楼却很认真,侃侃而谈地继续道:“其实按理,船厂终究只是木头和铆钉制的,难道一搜船会比一个宅子用料更多本来儿臣也是不信,可是仔细一核算,却是发现一艘大船何止糟践的一座宅子,便是七个八个大宅怕也抵不上一艘大船,后来儿臣查问之下,才知道问题的根子就出在船料上。这船所使用的木料与众不同,偏偏这种木料又不能就地取材,是以绝大多数都不得不从岭南广西一带运来,这一只只的巨木需要征调民夫,耗时数月,千里迢迢送到南京船厂,即便是三个民夫运送一个巨木,所费的时间是三月,这一路上的吃喝开支怕也不小了。更不必说浪费了三个民力,致使田地荒芜粮食减产的损耗。可是要造船又何止需要一根巨木所费的木料可谓惊人,数千数万,因此,朝廷调拨钱粮虽是百万,结果却是强差人意。”

    朱棣这时却不免点头,郝风楼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郝风楼又道:“这造船的第二个问题在匠人,朝廷编制匠户,使其出工,好教他们为朝廷效命,这是祖法,太祖皇帝这样做确实解决了许多的问题。不过这造船不比其他,所需的匠人要求高一些,而这船厂,官吏对匠人虽是苛刻,偏偏怀有私心,盘剥欺压匠人的行为比比皆是,更是有人将匠人当作自己的私奴,这些话儿臣是本不当说的,这是祖制,儿臣说得越多越使父皇为难,只是儿臣以为,想要尽快造出好船,船厂这一套行不通。”

    “这其三,即是选派官吏,这些官吏大多自诩清贵,除了那郎中朱谦,从员外郎到主事,多数对造船一窍不通,这些人能造船吗”

    “如今船厂已经烧了,儿臣自知罪孽深重,恳请陛下准允儿臣赴海防造船。”

    “什么”朱棣顿时愣住。

    郝风楼正色道:“儿臣恳请父皇准允儿臣督造舰船,儿臣不需朝廷一分钱粮,一切开支尽皆郝家封地供应,海防地处安南,所需木料尽可就地取材,儿臣一定不负父皇所托”

    “你要造船不需朝廷拨发钱粮”

    郝风楼道:“不需要。”

    朱棣不由站了起来,道:“你的银子从哪里来”

    郝风楼道:“开源节流。一方面,在海防造船,可免去沿途输送的损耗。另一方面,海防那边亦有良匠,南京的船匠亦可调拨一批技艺精湛的前去海防。将来船造出之后自然全部划拨朝廷使用,只是儿臣希望,将来下西洋之时,能否准予禄州的舰船尾随其后,运输一些货物。”

    这才是郝风楼的目的。

    海防若是造船,花费确实比南京的船厂要便宜得多,正好可以借此将海防的造船业大大的提升起来,培养一批匠人。最重要的是,虽然要投入数十万两银子进去,可是将来,一旦获得海防出海的大权,那么海防将来所造的船只便可在西洋畅行无阻,长远来看,甚至垄断西洋的贸易,也并非没有可能。

    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虽然在朱棣面前,郝家这一次似乎又要大出血为君分忧,可是郝风楼早就把这笔帐算清了。

    只是在朱棣看来,意义却是不同,原本造船的事彻底浇熄了他的希望,可是他万万不曾想到郝风楼居然主动请缨,这倒也罢了,最重要的是还可以节省朝廷一大笔开支,南京的船厂既已烧了,若是再启用,又不知需要多少天文数字的钱粮

    这笔帐,朱棣自然会算,不必花费朝廷一分一毫便造出舰队,郝风楼虽然口里说尽量开源节流,可是朱棣却是认为,郝风楼此举实在有点为君分忧的意思,他忍不住道:“若是如此,你们郝家岂不是吃了大亏”

    郝风楼抿嘴一笑道:“郝家能有今日是父皇给的,儿臣只知道,朝廷需要造船,而郝家可以略尽绵薄之力。”

    朱棣的心情顿时轻松无比,顿感希望复燃,忍不住笑起来道:“好,你就试一试,郝风楼,朕没有看错你,这件事,朕准了,再有,所有锦衣卫上下人员,朕不会再进行追究,朱谦一案,你来彻查,无论牵涉何人,朕都严惩不贷。”

    郝风楼忙道:“微臣遵旨。”

    朱棣抚案,不由笑道:“造出船来就是大功一件,朕不会吝啬赏赐,可是眼下,朝廷确实困难,只怕难以给予你什么支持,你不要怪朕。”

    郝风楼抿了抿嘴道:“儿臣不敢。”

    朱棣哑然失笑道:“不敢你什么事不敢做你的话,朕是听不得了。”

    朱棣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分明造船的事黄了,谁晓得又有了希望,对郝风楼,朱棣还是颇为信任的,郝风楼既然声称要造船,自然造船的事便又有了眉目。

    历史故事都是一环接一环的,大家看的时候,估计没想到作者要耗掉多少的脑细胞,唉,写完这章真感觉累,这天气越来越热了,大家也注意身体吧。

    第三百五十七章:水到渠成

    在文渊阁里,尚书夏元吉和宋礼二人还没有回部堂去,而是一直在这儿候着消息。

    陛下已经召郝风楼入宫,几乎可以想见,接下来是雷霆还是雨露很快就会有消息传来。

    夏元吉今日气得实在有些不轻,一把大火把他的心都烧得凉透了,兀自还在那儿气得呼呼作响,别人见他这模样,自然不敢打搅他,倒是那解缙却是背着手过来,亲自给他斟茶,笑吟吟地道:“夏部堂何必如此这事儿还能怎么说船厂烧了也就烧了,你看着,今日陛下召郝风楼,虽会责怪,不过降罪只怕却是难得很,这郝风楼的圣眷也不是一天两天,做下了这么多事,你可曾见他掉了根毫毛哎世上的事便是如此,也不能说陛下是亲信小人,陛下有陛下的考量嘛,咱们做臣子的,乖乖办差也就是了,至于这朝廷大计。哎夏部堂,有些话真不知该说还是不该说,当今皇上乃是雄主,主强臣弱,这些是我们能管顾得了的吗”

    夏元吉一听,非但火气没消,反而更怒了,他官位虽然不及解缙,可是资历却比解缙要高,再加上脾气本就不好,此刻自是暴跳如雷,忍不住反驳道:“这是什么话古有比干魏征,难道那些人都是混账吗自古便有五臣死节的事,老夫心向往之,这船厂花费的气力,别人不知道,老夫却是知道,不敢说是呕心沥血,可是花费的功夫是断不少的。现在船厂完了,若是朝廷不追究责任,以儆效尤,老夫少不得拼了这乌纱不要也要奏言其事。”

    解缙听了他的话。也只是微微一笑,捧了一句:“夏公高义,让人佩服。”旋即便躲到一边清闲去了。

    却还真是用不了多久便有消息传来,有人道:“郝风楼出宫了。”

    “出宫了就这样出宫了”

    解缙在值房里自然听得清清楚楚。不过他恍若未觉。不以为意,手里拿着一份奏书。神色恬然。

    其他几个见解缙没有举动,便也做出一副耐心的样子,一个个缄默。

    那夏元吉倒是差点跳起来:“出宫陛下难道没有苛责一句吗”

    来人道:“倒是安慰了几句,似乎是让郝风楼造船”

    夏元吉一听。又是差点吐血。

    倒是值房里的解缙突然来了兴趣,提笔拟票的时候,手不由微微一顿,那眸子中掠过了一丝疑窦。

    夏元吉便问:“造船他一个锦衣卫造什么船”

    “似乎是说,那郝风楼向陛下保证,要督造船只”

    夏元吉冷冷笑道:“看来这是想拿朝廷的银子去胡闹了。”

    来人却是道:“说是不费朝廷一个铜钱。”

    夏元吉不由抽了口凉气,一时震住了。却还是忍不住道:“无非是讨好卖乖而已。这造船没有四五年功夫也是不成的,到时候说不准又是一番说辞。”

    这来人却是道:“大人,好像是郝大人向陛下恳请了一年之期,说是一年之内便可收到奇效。”

    “一年”夏元吉还没做声。一旁的工部尚书宋礼倒是不免嗤笑起来,摇头晃脑地道:“且不说别的,就说这船料吧,不暴晒个三年,拿什么来造船此子对造船可谓一窍不通,偏偏还要主动请缨,徒惹笑话。”

    那解缙一直支着耳朵听,此时突然心念一动,便从值房中出来,众人纷纷给他作揖见礼。

    解缙道:“方才宋部堂所言,老夫也有耳闻,若是船料不经暴晒,下水便容易腐烂,用不了多久,这船体便要受损,不过会不会是海防那边早就储存了晒干的船料”

    宋礼捋须道:“并非没有这样的可能,不过以老夫之见,这安南即便有存储的船料,怕也不会多,安南造的船毕竟有限,和咱们天朝比起来,高下立判,即便是他们储存了,怕也都只是寻常船只的船料,似福船宝船那等巨大所制的船料,他们储存了也是无用。”

    解缙便忍不住道:“这是不是说,在安南那边储存了船料,而这些船料只能用于寻常船只,只能造一般的客船”

    宋礼颌首点头道:“正是。”

    解缙眯着眼道:“如此说来,老夫便明白了。”他顿了顿,才接着道:“郝风楼主动请缨,一方面是想脱罪,其二嘛,无非是讨好卖乖而已。所以先立个军令状,声称要造船,因此在一年之内倒是能造出不少海船来,只不过嘛,这些海船未免显得小家子气,到时候多半就是寻常的海船,只是他既然把船献上,陛下能说什么虽然这些船,陛下不满意,甚至咱们朝廷觉得小家子气,可是终究人家也是一番苦心,算是他们郝家的一片心意,这个时候,陛下还会苛责他吗”

    解缙一番解释,便说得通了。许多人听罢,不由心中一凛,暗叹高明。

    这姓郝的还真是厉害,犯下这么大的事,却是一副愿为君父分忧的姿态恳请造船,按人情来说,即便将来他造出的是什么船,陛下都不会为之动怒,毕竟人家可是阖家之力,花费无数心血献上的大礼,伸手不打笑脸人,陛下能说什么

    况且一年半载之后,陛下对今日的事,怒气早就消了,今日的事固然是大,可是堂堂天子不可能永远为这事儿耿耿于怀,到了那时,郝家只要献礼,无论朝廷满意不满意,一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却也算是得了。

    夏元吉听得唏嘘,忍不住咬牙切齿地道:“j臣贼子,小小年纪竟有这样的心机。”

    解缙却是莞尔一笑道:“夏部堂勿忧。你这样一说,老夫倒是想起了,听说泉州市舶司那边偶有大食海船越洋而来,此事可是有的吧”

    夏元吉道:“这倒是略有耳闻。”

    解缙又道:“又闻这大食人造船颇为犀利,其手段不在我大明之下,他们造的船,有的长可达三十余丈,可容数百人于船上行走,这也是有的吗”

    偏偏工部尚书宋礼便是福建人,听了之后,却是道:“老夫也曾去过泉州,这倒是真有耳闻,大食人最善买卖,行船四海,融汇东西,那些大食商人对这航海可谓是了若指掌,老夫甚至听说,在其国,富人都以船只多寡而彰显财富,更有巨贾自己买下海岛,修建船坞,制造海船,穿梭于天下各处,这大食人在东南一带出没频繁,其国远在万里之外,都是行船而来,可见他们的船还是颇有可借鉴之处的。”

    解缙却是莞尔道:“这就是了,大食人既然能造大船,便是彰显他们的国威,诸公想想看,这么大的船假若此时出现在南京城外呢”

    夏元吉对解缙并没有太多好印象,此时听了他的话,却还是不禁琢磨起来,旋即脸色一变,道:“解公,你这是要涨他人士气灭自己威风,这是要置天朝威风于何地”

    解缙笑道:“夏部堂,有些话,老夫不知当说不当说,你自己也说国有j邪,谗言媚上,可是又如何人家略施小计,天大的事也可蒙混过关,单靠劝谏是没用的,这郝风楼既要耍滑头,那么我等为清君侧的小人,即便略施手段又如何”

    夏元吉倒是踟躇了,最后叹口气道:“解公的意思是寻个由头让大食人行船来南京上贡,跟市舶司那边打个招呼,到时让他们抵达江口的时候,再命纤夫将船拖至南京城外的秦淮河,如此一来,上至天子下到臣民们一看这大食的船,不免叹为观止,而那郝风楼假若再用小船来搪塞君上,陛下的心里只怕就不同了。”

    解缙笑了,道:“这世上就怕个比字,若是没有对比,那郝风楼无论造出什么船来敷衍,陛下终究不会有恶感,可是看看那些蛮荒的大食人,人家的船都这般的宏伟,这郝风楼却是带着一群小舢板进京,陛下会怎样想圣心无常啊,老夫这样做,无非不过是不希望让这小人讨好卖乖而已,自然,老夫也只是随口一提,这事儿,终究老夫不想去管,也懒得去管,到底怎么个意思,还得看两位老部堂的意思。”

    夏元吉和宋礼面面相觑,最后夏元吉咬牙冷笑道:“不错,不能再纵容小人谗言媚上了,既如此,那么就找个由头吧。”

    即便宋礼,也不由颌首点头。

    解缙微微一笑道:“这倒是容易,随便找个言官上书一封,再请人去泉州市舶司让他们和大食人打个招呼,到时让大食人上表,一切就都水到渠成了。”

    第二章送到,这几天写书遇到了瓶颈,脑子昏昏沉沉的,尼玛,每个月都会有这么几天,真的太痛苦了,对着电脑不知道怎么下手,浑浑噩噩,额,能两更不,老虎实在不愿意拿乱七八糟的东西来糊弄大家,让老虎好好构思和安排一下吧。

    第三百五十八章:敲断你的骨头

    文渊阁里一片寂静。这一手确实厉害,看上去好像漫不经心,实则却是杀人利器。

    他们料定郝风楼只是敷衍其事,无非是讨好卖乖,先许诺了造船,争取到了宫中的原谅,而下一步则是造出几十条船来随便交差。

    在他们看来,郝风楼这个家伙确实是工于心计,连这样的手段都能想到。

    而解缙见招拆招,将这大食人祭出来,须知这大食的商贾遍布天下,对这航海的经验最是丰富,至少在这个时代算是空前绝后,从大明乃至于英伦都有他们的踪迹,他们垄断了东西的贸易,融汇了世界的各种造船技艺,其海船的建造虽不敢说独步天下,至少也有他们的犀利之处。

    此时邀大食人来南京,将他们的舰船往南京城外一放,那郝风楼还好意思拿那些小舢板来敷衍其实吗这种事最怕的就是比,陛下先看到大食人的船,必定会先是赞叹,旋即心里又有几分羡慕,他可是大明天子,中王之王,至少在这里的认知里,当今皇上理所应当乃是天下的共主,搓尔小国,他们的舰船岂能和大明媲美

    假若这时候,郝风楼再将他的破船送来,后果会如何

    几乎可以想象,这位爱面子的天子第一件事便是羞怒难道,这个面子可是实实在在的丢了,甚至会生出一股对郝家怠慢王命的怀疑,假若这时候,解缙等人再在一旁提点几句,说一些火上加油的话,那么这郝风楼即便是不遭殃,自此之后只怕也得乖乖的回他的安南玩泥巴去了,这辈子都别再想出来。

    解缙一番话道出来的时候是举重若轻,实则却是狠毒无比。

    以至于夏元吉和宋礼二人都觉得过份。

    不过他们素来对郝风楼嫌恶,此次又让他们气得不轻,这时候倒是没有提出什么意义。

    解缙莞尔一笑道:“我依稀记得到了七月。各国的使节就要入京了,哎自大明征安南之后,我大明国力之鼎盛,已让蛮邦纷纷侧目。再不敢对天子敷衍其事,今年要入贡的藩臣实在不少,除了朝鲜倭国之外,真腊吕宋琉球等国亦是打算派遣使节,到时候还真是一番盛会,咱们朝廷固然是要以礼相待,好教藩臣们看看我大明的国运昌隆,使他们生出向往之心,诸位,这事要提早准备啊。”

    他话锋一转。突然说到了入贡的事,看上去和先前说的话没有任何关联,可是这话儿细思恐极,众人一听,旋即恍然大悟。忍不住对解缙的手段更加有了几分见识。

    正好这些使节入京,而这时候,大食人的舰船就在秦淮河,蔚为壮观,郝家若是恰好也拿了他的船来,却是连大食人的船队都不如,使节们一看。会怎样想

    陛下得知使节们看了,又会怎样想天子可是很爱面子的,藩臣对大明什么看法,对他这个天子有什么看法,一直都是陛下较为看重的事,毕竟这关系到了天子合法性的问题。要加强合法性,一方面需要春秋笔法,修改史记,另一方面,也要营造万国来朝的盛世之象。而假若因为这舰船的事,使各国藩臣对大明颇有微辞,甚至是生出讥诮之色,恼羞成怒的天子,就真不知会做出什么事来了。

    这世上的事只要运用得巧妙,刻意营造出那么几个巧合,便能使人对同样的事,看法完全不同,假若没有大食船队,郝家即便送来的真是舢板,只要巧言令色几句,天子说不准也要感动一番,毕竟人家自己出钱出力,虽然他娘的是微薄之力,可终究没花朝廷一个铜板。可是有了大食船队,多半便会心生厌恶,你们是怎样办事的,朕将这样的大事托付给你们,你们就这般敷衍了事你们的心里还有没有朕你们当朕是傻子吗岂有此理,平时待你们不薄,极尽宠幸,你们就这样让朕大失颜面,让朕受天下各国嘲笑

    众人会意了,可是却都一副装糊涂的样子,只是淡笑,自然便有人将话题转到了别处,大家的心情好了许多,少不得提一提明年的恩科,说一说近来一些士林的笑话,相谈甚笃之后,夏元吉和宋礼自是告辞,不经意之间,一场风暴便悄然酝酿,参与这件事的人未必就是铁板一块,可是大家不约而同地在这件事上悄然的推上一把,显然这个新近窜起的郝侯爷已经足以使人忌惮,使人忍不住要狠狠给几分颜色了。

    那边在算计郝风楼,而郝风楼此刻自也不会放过整人的机会。

    得了天子的准允,他很快抵达了诏狱。

    其实和外人所描绘的不同,这诏狱未必那样阴森恐怖,甚至于这里很干净,很整洁,所有当差的校尉力士也绝不是阴森恐怖,天天狰狞的样子。

    他们是人,无论外间的人怎么将他们描绘为野兽,可是大多数时候,他们穿着的是簇新的鱼服,五官端正而且个个相貌堂堂,长得参差不齐的想入选亲军,还真有点难度。

    这里的人犯自然未必都是个个饱受酷刑,就比如那位朱谦朱大人,此时安排的牢房就很干净,此刻的他坐在桌上,桌上有灯,居然还有笔墨,若是人犯有什么需求,便可用笔写下,甚至可以托人送出去。

    当然,前提是你没有受到北镇府司或者宫里的关注,一旦北镇府司或者宫里的人记起了你,找了诏狱地人漫不经心问一句:“那谁谁谁现在可好”

    那么你就倒霉了,这里的校尉力士顷刻间就会变成野兽,如狼似虎的把你拖出去,前面左拐第三进就是个刑房,大到狼牙棒小到绣花针,应有尽有,保证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让你痛恨自己的爹娘将你生出来。

    朱谦自然有些不安,心里在思量外头的人会如何营救自己,萧公公会不会此时帮衬一把

    而这时候,牢门却是开了。进来的不是萧公公,而是郝风楼。

    郝风楼背着手,闲庭散步一般进来,面带微笑,在朱谦面前驻足,不疾不徐地道:“朱大人,是不是久候多时了”

    朱谦一见郝风楼,便立即叫冤:“我冤枉,我犯了什么罪”

    郝风楼笑道:“你自己心里清楚,还不肯认吗”

    朱谦抵死道:“并不知情,你这是欲加之罪,郝大人,凡是要讲证据,莫要拿一群贱民的呓语”

    郝风楼的脸拉了下来,道:“朱谦,事到如今,你还想侥幸吗你有没有罪已经没有干系了,你明白吗你既然进了这里,就是无罪又如何你要明白,今日是我要让你死,是我要让你碎尸万段,要将你的骨头一寸寸的敲碎,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朱谦的脸上总算露出了恐惧之色,口里却还是牵强地道:“我是朝廷命官”

    郝风楼笑了,道:“已经不是了,天子已经有旨,从现在起,你任由我处置,朱谦,事到如今,你有什么话说我给你半柱香,半柱香之后,本官闲着也是闲着,索性和你玩几天。”

    听到天子二字,朱谦几乎瘫坐下去,他意识到自己是彻底完了,落进了这里,又有天子的口谕,那么

    他的脸色变得煞白,道:“你我无怨”他立即住嘴,因为他自己明白,这句话实在是可笑。

    一炷香时间很快过去,十几个校尉和力士直接将朱谦拖到了刑房,朱谦大叫,可是无人呼应,紧接着,他的身子被剥光,再无一点斯文体面,一根根烫红的绣花针扎进了他的体内,他顿时嗷嗷大叫,忍不住道:“饶命,饶命”

    郝风楼一直在旁观摩,他不喜欢以折腾人为乐,可是这并不代表他不喜欢眼前这个人被折腾,他只是笑吟吟地看着,平静得有些可怕。

    朱谦哭道:“我我郝大人,饶了我罢,我当牛做马”

    郝风楼心念一动,道:“那些孩子,他们说饶命的时候,你可曾有过恻隐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如今,你却求我饶命,不觉得可笑吗”

    朱谦猛地想起了什么,心里升起了一丝希望,连忙道:“萧月这是萧月公公的指使,和我无关啊,是萧月公公听了术士之言,说什么吃了心肝大补,能采阴补阳能能使他”

    “萧月”郝风楼眼眸一眯,他顺手直接拿起一旁案上的小锤直接上前,狠狠地敲下去。

    朱谦的肩骨顿时咯咯作响,朱谦自是疼得涕泪横流,嗷嗷大叫。

    “

    公子风流第93部分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