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6

      重生好莱坞名媛 作者:庄姜

    分卷阅读156

    重生好莱坞名媛 作者:庄姜

    分卷阅读156

    本的范围中。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观众的喜欢呢?

    没错,剧情很棒,很精彩,也用了前所未有的叙事方法,尤其里面的一些设定更是精彩得可以被直接放入经典殿堂之中。一想到导演还是个未满二十岁的女孩,所有的惊讶就要再被翻上好几倍。

    但再怎么精彩也只是恐怖片而已,在很多自恃甚高的影评人眼中根本不能算是真正的电影。有教育意义吗?能给人带来深思吗?连这些都做不到算什么电影?

    可观众不那么想,他们看到精彩的故事,从电影里得到满足,这就行了。

    毫无疑问,这又是一次成功的首映式。

    电影结束后,莱拉和剧组成员还有众演员们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也回答了不少粉丝的问题。这其中被提到最多的当然还是约翰·丹佛以及他的歌。

    对此,莱拉早就已经把应对的话交代了出去,那就是无论对方说什么都要绝对否认那件事的真实性。

    诅咒什么的太搞笑了好吗?只是讲述空难的电影里用了一首歌就把原歌曲的歌手给唱死了,如果是真有这种诅咒的话,那以前空难的电影难道就没用配乐了?还有灾难片什么的,难道给异形的配乐歌手也被异形给吃掉了?根本就是一派胡言!

    在一开始听到诅咒什么的传言时,剧组和演员们也当成笑话来看待。如果真遇到诅咒,他们这些在电影里死于死神之手的人才是被诅咒机率最高的好吧!

    本来他们真不相信那些报道,可被莱拉千叮咛万嘱咐地交代一遍,他们反而开始感到毛骨悚然了。

    如果报道都是些不可信的东西,她为什么要一再吩咐否认这件事?配合着炒作不是更有利于票房吗?

    这么联想下,可能真有诅咒的念头就开始在剧组成员的脑子里打转了。

    于是在接受采访时,这些人里不太会隐藏情绪的就不免把担心显露出来。能跑出来做记者的个个都是人精似的人物,又怎么看不出他们的异样?

    为什么在动摇?肯定是知道了一些什么啊!

    大众对这类话题向来很感兴趣,自从话题爆出来已经一两个月了温度都还没有降下来多少,可见围绕着这件事还有许多潜力可以挖掘,那必须继续往深里挖啊!

    但占据了第二天娱乐版面的,更多还是对《死神来了》这部电影的评论。

    露易丝选择了一个很好的档期,没有碰上什么厉害的对手,那艘沉默的大船也在狂赚了几个月后渐渐平稳下来。再加上围绕着死神展开的诅咒话题,使得各家媒体对它的关注也达到一个极高的地步。

    用了最大篇幅报道的自然是莫兰传媒集团下属的《娱乐家报》,在为未来老板造势上,他们绝对不会吝啬手中的能量。

    “一场源于未知的恐怖盛宴”——就是娱乐家报为死神撰写的点评文章。

    文章中说——“一个权威的研究证实,人类对死亡的恐惧排在第一位,紧接着是黑暗、鬼怪、疾病等等。可见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因为它们的无从知晓而被人恐惧着。

    我们不知道死亡什么时候到来,所以我们恐惧。我们不知道黑暗里藏着什么危险,不知道鬼怪是不是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是不是会对我们造成什么伤害,所以恐惧。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染上可怕的,无法治愈的疾病,于是我们恐惧。”

    第173章 一场源于未知的恐怖盛宴

    “在电影里,我们看不见死神,但又无时无刻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每一个死亡情节被安排的合情合理,可看过后又觉得毛骨悚然。

    在面对死亡的威胁时,人类的生命是如此脆弱。可能是浴室的一根绳子,也可能是一根通电的电线,然后生命就那么无声无息地消亡了。

    生命是伟大的,也是不堪一击的,看过电影之后,每一个人都应该深思自己是否珍惜了自己的生命。

    导演莫兰将前两部作品的精华融合在了一起,创造出如今登峰造极的新片。

    在死神里,我们可以看到和女巫布莱尔一样的未知恐怖。同样是看不到的藏身于暗处的“存在”,同样至始自终都没见到伤害了我们的是谁。可那种如影随形并且深达骨髓的恐惧被狠狠地揭露了出来。

    在死神里,我们又看到和saw的机关一样精妙绝伦的死亡创意,也感受到直接面对死亡时,那种无法逃脱的绝望和无力。”

    在夸完死神后,评论文章接着举了一个希区柯克曾说过的例子。

    希区柯克是影史上最伟大的悬疑惊悚导演,他的作品直到几十年后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电影人。

    他有一个很有趣的理论。说三个人在椅子上聊天,椅子下有一枚会在五分钟后爆炸的炸弹,怎么才能把这个故事讲的一波三折,更加精彩呢?

    第一种,在镜头里什么都不提,直接让炸弹爆开。这样一来在爆炸的瞬间会让观众感受到冲击。

    第二种,告诉观众椅子下藏着炸弹,三人继续聊天,然后炸弹爆炸。这是一种显然没有任何激情,最差的讲述方式。

    第三种,告诉观众椅子下有炸弹,然后浑然未觉的三人聊了三分钟准备要走,其中一人说不行,要再聊一会。一分钟后又有人提出离开,结果另外的人还说不行,还没有聊过瘾。

    这样一来,清楚知道炸弹还有一分钟就要爆炸的观众们就会被情节吸引。无论炸弹最后是否炸了,在等待的这一段时间内观众们的注意力完全投入在了电影之中。

    这就是希区柯克著名的“炸弹理论”。

    娱乐家报的评论文章认为莱拉在拍摄时也运用了这种手法。

    “《死神来了》的关键不是人物各种新奇的死亡方式,而是死亡前的慢性折磨。在莫兰导演充满引导和暗示的悬念下,人物在日常的环境中,每一步都可能造成死亡。观众的心也紧跟着悬在高处,心惊肉跳地等待死亡的最终来临。

    死神里一共有四男三女,七个人物。电影里死的人不多,但营造出来的恐怖效果却是卓绝的。就因为导演用了特殊的手法将他们的死亡延长,让每一个人都死很长一段时间。在这种慢性的死亡时间中,观众享受到了恐怖带来兴奋观感。”

    莱拉看着报纸,对自家报纸的评论也有些眼前一亮的感觉。她觉得写这篇报道的人说的很对,那正死神来了成为影史恐怖片经典的关键之处。

    其他报纸虽然也有赞美之词,可要说分析最透彻的还得是娱乐家报的这篇。

    要说还是自己人好办事呀!莱拉感慨着将看完的报纸放到一旁。

    死神莱拉在周五上映,三天时间顺利拿下4000万美元,毫无挑战地拿下一周票房冠军。而电影的口碑也在影迷口耳相传下燃遍整个美国。

    不少

    分卷阅读156

    -

    分卷阅读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