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

      九零年代金饭碗 作者:秦直道

    分卷阅读24

    九零年代金饭碗 作者:秦直道

    分卷阅读24

    家的门,秦怀远心想,这个宋晓琪可一点不随她爸,八成是像她妈,那张利嘴和他妈真像。

    没到第三天,张美玉和宋晓琪各自交上了五千块钱。

    不管怎么说,不管怎样,哪怕是个迷也好,这件事总算可以告一段落了。

    这种事情,以前会发生,现在会发生,以后照样还会发生。

    宋晓琪交了五千块钱以后,决定和所里的每一个人进行冷战。

    她沉着脸上班,沉着脸下班,谁都不搭理,连陈姐故意找她说话,她都低垂着眼皮,一副阴阳怪气的模样。

    可再别扭,还得合作共事。

    宋晓琪有的是办法,必不可少的工作交流,她就面无表情地说几个重点字,比如:“结账,钥匙,库存,锁库”,很像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

    张美玉一开始还觉得不舒服,可连着几天宋晓琪都这样,她也就习惯了。既然宋晓琪不理她,她也懒得搭理宋晓琪。

    可是,一个人的情绪不能长久地影响整个所里的气氛,没几天整个储蓄所里的人都对宋晓琪产生了不满。

    宋晓琪不傻,当她发现全所的人都对她有了意见时,不敢继续“作”了,她开始主动跟所里的人说话,甚至对张美玉的态度也好了许多。

    张美玉不是个小心眼的人,既然宋晓琪主动示好,那何乐而不为呢?

    人民医院储蓄所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可是这个时候,因为一万块钱的事,它一下子成了整个营业部最有名气的储蓄所,也是在人们的嘴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张美玉和宋晓琪火了。

    有人说:“一天就干了十三笔业务,都能少一万块钱,这业务能力实在太强了。”

    有人说:“别是贼喊捉贼,一个人拿走了一万块,再和搭档一人陪五千,她白赚五千块。”

    还有人说:“我觉得是宋晓琪,她总觉得自己在银行太亏了,收入又少,缺钱的时候何不从库里拿点使使。”

    还有人说:“那也不一定,挣得多的人就不缺钱吗?”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张美玉有口难辩,她甚至想请一段时间假,等到风平浪静的时候再来上班。

    可越逃避越让人觉得自己有鬼,既然如此,自己心怀坦荡,他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吧。难道我还能堵住人家的嘴不成?

    备受关注的张美玉依然高昂着头上班、下班,收钱、付钱、接库、送库。

    任何一个话题,说上几天,就没了趣味。

    很快,人们就把张美玉和宋晓琪抛在了脑后。不过,营业部又迎来了一个新鲜的话题:群众大合唱。

    第18章 群众大合唱

    周一一大早,秦怀远去营业部开会,带回来一个新消息:营业部将代表工行参加市里举行的群众大合唱。

    既然是群众大合唱,营业部所有职工包括临时工都必须参加,这才热闹。

    所里最高兴的是周丽萍,周丽萍浑身都是艺术细胞,几天不练练嗓子,浑身都不舒服。

    市中心广场有一个戏曲自乐班,纯粹是一些戏曲爱好者自发组成的民间团体。他们每天傍晚就聚在一起,拉拉胡琴,吼几嗓子,过过戏瘾。

    周丽萍喜欢唱歌,喜欢唱戏,一个人在家唱,没有观众,特不过瘾,于是她就参加了自乐班。

    每天下班,周丽萍飞奔回家,做饭,吃饭,刷碗,然后就冲向自乐班过戏瘾。

    自乐班都是一些老头,老太太,他们只会唱戏,不会唱歌,这让周丽萍略感遗憾。于是,一听说要举行群众大合唱,她举双手赞成。

    大合唱由营业部工会负责组织,工会领导在内部会议上提议说“咱们的大合唱需要有一个老师来教大家唱歌,人民医院储蓄所的周丽萍就是现成的老师。”

    周丽萍?凭什么老让周丽萍来当老师?好像就她能?干事小刘坚决反对。

    小刘反对有小刘的原因,只不过这个原因她说不出口。

    小刘的女儿曾经在行里的幼儿园里上学,那个时候周丽萍恰恰是她女儿的带班老师。

    小孩子在一起玩,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可小刘接受不了。

    有一次,周丽萍在给孩子们排练节目的时候,一时疏忽,两个孩子打了起来,受伤的就是小刘的女儿。

    周丽萍慌忙把两个孩子分开,可小刘女儿的脸上已经留下了一道红红的指甲印。

    下午下班的时候,小刘去接孩子,周丽萍一直在给她赔礼道歉,可爱女心切的小刘无法接受这个“惨痛的事实”。

    她不依不饶地对周丽萍大吼“你是干什么吃的?连个孩子都看不住?简直就是个废物!”

    也许因为幼儿园归工会管辖,小刘说话盛气凌人,周丽萍知道是自己的过错,就一直在赔笑脸,一直在忍。

    可小刘不依不饶,甚至上升到人身攻击。

    周丽萍火了,她一拍桌子对小刘说:“你给我滚出去,有本事别把你的孩子往这儿送。”

    周丽萍的怒吼吓坏了小刘,你一个看孩子的阿姨敢这样对我说话,你等着我收拾你。

    于是,她开始马不停蹄地向上级反映周丽萍的问题,只不过最终的结果让小刘很失望。

    这样一个人来给全营业部的人来当老师,小刘接受不了。

    周丽萍没进工行之前虽然多次给工行排演节目,可那个时候,她是外面的人,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现如今,你进了工行,成了自己人,人家就不服了。一个看孩子的阿姨,有什么能耐给大家排节目

    小刘的坚决反对让工会主席很为难,因为工会总共就两个人,一个人反对就代表着百分之五十的人持反对意见。

    既然这样,工会主席发话了,“小刘,那你就去外面给咱们找一个能唱歌的人来当老师好了。”

    找一个唱歌好的人不容易,但也没那么难。重奖之下必有勇夫。

    小刘马不停蹄地在整个小城开始了寻找,没几天,她还真就在军工厂找到了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据说这个小伙子嗓音高亢优美,唱起歌来感人至深。

    小刘亲自跑到军工厂见了这个小伙子,听他唱了一首陕北民谣,当即表态“我们营业部就请你了。”

    周丽萍不清楚自己会不会像以前一样给大家当合唱老师,可这几年在工行的经历也让她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在营业部一些人的眼里自己永远都是一个只会看孩子的阿姨,甚至连孩子都看不好。

    管他呢,不给大家当老师还清闲,只要自己能唱就行。

    高兴的人除了周丽萍还有张美玉,张美玉五音不全,并不爱唱歌,但她爱热闹。

    既然是群众大合唱,自然要经常在一起排练,这多好呀,能认识不少人,还能重温一下上学时集体活动的感觉,这让她充满了期待。

    分卷阅读24

    -

    分卷阅读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