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吴庄( 二)紧急集合

      走出吴庄 作者:超级版主

    走出吴庄( 二)紧急集合

    走出吴庄 作者:超级版主

    走出吴庄( 二)紧急集合

    <style&/bsp;{ -bottoe-height: 120%;&-align: justify;&ern {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size: 10pt; }p.bsp;{ font-family: "宋体"; fo; }p.bsp;{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size: 10pt; }</style>

    二</b>

    陆文景还在睡梦中,隔壁的慧慧就在她街门口擂门,喊文景出工。

    慧慧的喊声还没落定,大队的高音喇叭也响了起来,噗噗几声后,便是吴长红的二哥吴长方的喊声:“下河滩的青年突击队员们,现在、马上、立刻到十字街井栏边集合,整队!……”紧接着又是饲养员吴天保砸铁轨的声音。

    ——生产队的隔壁是饲养处,饲养处大院的南边有棵歪脖子老榆树,歪脖子上吊着二尺长的一截铁轨。

    抗日时期,有了紧急军情是吴天保的爹用锤来砸,如今紧急集合时,便是由饲养员吴天保来使锤。

    陆文景听到钟声就象接到军情一般,一翻身爬起来,一骨碌蹦到地下。

    朝窗外看看,八月的黎明太阳还没有出,家中的物件需眨巴半天眼才依稀可辨。

    陆文景的第一件事是往兜里塞小红语录本儿,第二件事是系好军绿腰带。

    ——自从下河滩垦荒以来,她晚上睡觉都不脱衣服,必带的物件总是放在手边。

    陆文景的娘脸色蜡黄,病歪歪的,但见女儿风风火火着急的样子,把腰带又结下那幺紧,就一边捂着自己的肚一边给她端饭,一边还磨磨叨叨:“结下那样紧咋放饭?晚上不能早点儿回家早点儿睡?——娘身体不好,你爹是一遇点事儿就跑肚,你再把身体弄坏,一家子就完了。

    ”陆文景的爹陆富堂则是在院里的磨石上替女儿磨锹,噌噌的响声碜得人耳朵疼。

    直到陆文景说“快告诉慧慧先走一步,点名时替我喊一声‘到’”,老富堂才想起该给女儿的好友开门。

    然而门口早不见慧慧的踪影。

    只见门槛上放着个纸条儿,上面草草写道:“文景,快!我先走一步。

    ”

    陆文景正喝下口滚烫的米汤,米汤热辣辣地穿过食道进入胃里,烧出两眼生泪;她爹递来这小条儿,文景一看就急忙放下碗,掏出手绢儿来包了块玉茭窝头,夹在腋下,啪哩乒啦就朝十字街跑。

    她爹见她着急得忘了锹,追出来朝着女儿的背影喊:“锹!不拿锹了?”陆文景头也不回地摔给她爹句话“有人给借下了!”。

    十字街口的井台上,民兵连长兼青年突击队长吴长红正点名。

    青年突击队队员们人人肩挎军用水壶,腰系军用帆布带,明晃晃的铁锨立在身体右侧,个个威风凛凛、英姿勃勃、整装待发。

    陆文景不敢正视井台上训话的吴长红,象鼠窜般挤到陆慧慧身边儿,小声儿问:“替我喊‘到’了没?”慧慧身体挺得笔直,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吴长红,绷着脸儿摇了摇头。

    陆文景见慧慧那故作严肃的样子,心中便老大地不高兴。

    因为青年突击队员赚高工分,中午还吃集体灶,所以纪律严明。

    点名时不在场的名下要打叉,两个叉扣一分工。

    累积十个叉就开除出队。

    开除出队后就只能随婶子大爷们去大田里劳动,挣普通工分了。

    这既与经济待遇相关,也关系着政治前景,你一旦被青年突击队除名,那就入团入党也没望儿了。

    所以要求上进的年轻人都想进青年突击队。

    但进青年突击队是有条件的,首先是贫下中农子弟,其次是直系亲属和社会关系没有任何政治问题的中农、上中农子弟,再其次是家庭出身虽然不太好,但本人的父母是革命干部和党员的,也可以加入。

    慧慧的娘是地主家庭出身,耳朵又炮打不通地聋,慧慧的姥姥又有病,慧慧是家中的长女,常常替她娘去送东送西,这种划不清界限的状况就弄得慧慧没有一点儿亮堂气了。

    慧慧本来不具备进入青年突击队的资格,还是陆文景看在同学加朋友这友谊的份儿上,在吴长红耳边说了慧慧无数的好话,吴长红又在他二哥吴长方那里据理力争,才把慧慧提拔进青年突击队。

    ——理由当然是冠冕堂皇的:慧慧在中学读书时就加入共青团,一直在要求进步靠近组织。

    家庭出身不能由她自己选择,追求光明却是她一贯的选择。

    划清划不清界限,不能看表面,慧慧有一次还与陆文景说看了红色娘子军很受感动,由南霸天联想到了她的老爷……。

    可进了青年突击队后,这慧慧的表现也太扎眼了。

    那天晚上收工回家时,暮色已笼罩了田野。

    挑了一天的河泥,人们累得都不想说话了。

    一个个筋疲力尽,口干舌燥。

    一路上只听见空箩筐和着扁担的呻吟。

    陆文景恨不得一步跌回家,撂下挑子就喝口水拨口饭躺上炕。

    晦气的是一进村口,她一脚踏进堆现屙的稀牛屎里。

    气得她一边擦脚一边骂:“真倒霉!回了家还得先清洗它呢!”谁也不曾想慧慧竟然俯下身来,拾根柴草棒儿,小心翼翼把那牛屎一点儿不剩地刮在锹里,又返身走出村口,一直送到村外的试验田里。

    就这件事,吴庄的团支书赵春玲大会讲了小会讲,还在高音喇叭上表扬慧慧思想境界高,把个陆文景倒比得一钱不值了。

    联系到今天早上的表现,慧慧倒真把自己当成布尔什维克了!陆文景便也平了脸儿,故意挺起胸脯昂扬地站在慧慧的前边儿。

    学过语录、宣过誓后,吴长红喊一声“向左转,齐步走!”,垦荒的队伍才踏着整齐的步伐出了村。

    “下定决心——”吴长红紧接着又用他那雄浑的男中音起了歌,大家便踏着露珠,穿过晨雾,一边唱一边向河滩挺进。

    一会儿,整齐的歌声中突然出现了叉音,队伍中出现了女孩的嬉笑声。

    而且,这嬉笑象传染病似的迅速蔓延。

    原来是团支书春玲发现她前面的红梅花屁股上吊着个小孩的屁帘似的东西。

    春玲好奇,俯身细看,发现是红梅花起得着急,腰带里结上了她娘贴身穿的红腰子。

    但红梅花唱歌投入,浑然不觉,依然高昂了头,一手扛锹,一手还认真地象军人般甩着。

    她娘那红腰子便跟着她的步伐也有节奏地一闪一闪的。

    春玲忍俊不禁,便让她身后的一位男队员看。

    那男队员是最爱插科打诨找寻笑料的,这一乐如获至宝,便把身子一斜,指点给他身后的陆文景和慧慧们看。

    文景本想上前提醒红梅花,却被那男队员和春玲挡住。

    低声呵斥她“急什幺”。

    这样队伍就显得凌乱不堪。

    前面领队的吴长红发现纪律涣散,便威严地停下观看。

    见后面笑逐言开,十分恼火。

    喊个“立——定”,从前至后巡查一番。

    “红梅花!”吴长红吆喝道,“出什幺洋相!”

    红梅花晕头胀脑不知所指。

    春玲这才将那红尾巴拽到她面前。

    红梅花一急,忙分辩道:“报告队长,我不是故意破坏。

    我起得早,想争第一。

    ”

    春玲便做好人,忙解劝道:“快别批评她了,说不定她娘正赤身裸体满世界找腰子哩。

    ”

    那喜欢恶作剧的男队员也找补了一句:“还以为腰子被一个好色的耗子精拉跑了呢。

    ”

    惹得突击队员们一阵哄笑。

    把红梅花羞得恨不能钻到地缝儿去。

    “齐步——走!”吴长红一声断喝,那队伍再一次整齐划一,庄严肃穆起来。

    吴庄是一个只有一千多人口、二百来户人家的小村子。

    但因为南面和东面被山环抱、北边和西边被滹沱河环绕,背山面水,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不错,所以历朝历代都被所属辖区府衙重视。

    抗战时期,连日本鬼子还在村南设过据点哩。

    可是,因为山是石头山,没有树木没有植被,堪称穷山;河是泥沙河,一到雨季就涨水,河水跑马般裹了泥沙、裹了两岸的庄稼,水土流失严重,堪称恶水;因此,红旗公社就号召吴庄革命委员会向英雄的大寨人学习,以阶级斗争为纲,大搞治山治水的生产斗争。

    造梯田向山坡要粮,战恶水向荒滩要粮,争当晋北农村的小大寨活典型。

    来到河滩,确切地说,来到工地,吴长红才让突击队员们自由散开,解手的解手,喝水的喝水,小憩一会儿。

    这时,河滩浓密的雾气遭遇了初升的太阳,才逐渐升腾、逃匿和瓦解,捉迷藏一般逃到了东山,变成了团团白云。

    因此这些青年男女们的头部便在红彤彤的朝阳的照耀之下,而下腿部和脚跟却仍在黎明的阴影之中。

    清新的空气、急行军后的振奋突然唤醒了在家中没来得及吃饭的女娃们的好胃口,她们便选择了河滩的被砍伐过的柳树墩作为自己的餐桌,并把新冒出来的柳条折下来作为桌布铺好,然后三三两两围拢来吃自己随身携带的早餐。

    而起得早的在家中吃过早饭的青年男女们,则在湿地的土壕边打斗嘻闹。

    大河滩里有了青年男女的点缀,突然就有了生气。

    尤其是女性,她们的动作,她们的声音,很快就融入自然,成为广袤河滩阴阳交割中的一景了。

    所谓早餐,也不过是各种各样的窝头和咸菜。

    有黄色玉茭面的,有玉茭面中掺了高粱面和其它杂面的。

    不过,饥饿时不管吃什幺都是愉快的。

    所以,女娃们便一边吃一边象小鸟般叽叽喳喳告诉起来。

    “哎呀,忘记带语录本了。

    ”红梅花喷着饭渣子说。

    她突然站起来低头瞅着自身,原地转圈儿。

    一个女娃便打趣她道:“该带的不带,不该带的倒捎了来。

    ”

    大家会意一笑,目光便都集中到她刚才坐的红色坐垫上。

    因为那正是她用她娘的红腰子叠成的。

    她的邻座突然惊恐地跳了起来。

    因为她发现那腰子上有个虱子在爬行,白白的虱卵密密麻麻地排在一个补丁的夹缝边。

    那邻座跟着就觉得浑身痒痒,叫周围人看她身上蹿没蹿上虱子。

    大家便吵吵嚷嚷转移了吃饭地点。

    并且七嘴八舌教红梅花灭虱子的办法。

    有说用开水烫的,有说用六六粉药的,还有说用一种象粉笔一样的新药,在内衣内裤上划道道的。

    那红梅花张开臂提了她娘的腰子远远地埋在一个枯树根底,跑过来对大家说:“瞧你们怕的,人家慧慧还常常到五保户家帮那聋老太捉虱子呢!”小个子红梅花指着远方的慧慧。

    她大约是为了消除自己的难堪,故意转移目标。

    这一招很管用,姑娘们便顺着她指的方向望。

    这时慧慧正把头埋在一位男青年的怀里,替他缀扣子。

    其余的小伙子见慧慧与那男青年亲昵和谐的样子,便大声调笑旁边的团支书春玲,说他们的裤裆破了,问她给不给缝补……

    走出吴庄( 二)紧急集合

    -

    走出吴庄( 二)紧急集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