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

      家养小首辅 作者:假面的盛宴

    分卷阅读52

    家养小首辅 作者:假面的盛宴

    分卷阅读52

    件?”

    招儿笑眯眯地点头:“这些外衫都是六十文一件,内衫内裤是六十文一套。至于这一堆冬衣则要贵一点儿,一百五十文一件,可您瞅瞅这样式这质地,你买了回去绝对不会吃亏。”

    一听这话,几个眼明手快的妇人当即弯腰捞起自己老远就看中的衣裳。

    有的撑开一看,喜悦之色流于言表。有的则是面露遗憾,因为离得远看不显,就是料子耀人眼,哪知却是男人穿的。

    可有很多颜色一看就是女人家的,大多都是没有失手的。再说了,这般年纪家里怎么可能没有男人,买回去给当家的穿也是要的。

    她们手里拿着一件,就弯腰开始在那衣裳堆儿里刨了起来。

    拿起一件看看,不合适,扔开。

    再拿起一件,还不错,忙抓紧在手里。

    还有的两人看中了一件的,可惜下手没对方快,被对方抓在手里。没抓住的那人就在旁边有意无意的盯着,就等着对方选到更合适的,好把这件让给自己。

    挖宝的心情无疑是愉悦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下面还有什么等着你。充满了新奇、喜悦、期待,甚至兴奋,一种不由自主的血脉膨胀之感,让几个妇人都红了眼。

    而随着这几人的动作,有更多的人已经围了上来,大多都是妇人。她们一走到近前就仿佛入了宝山,再也挪不开眼了。

    “这个合适。”

    “这件给当家的穿正好!”

    “姜武哥,你在旁边看着,我在里面招呼。”招儿道。

    姜武点点头,两人便分工起来。

    很快就有人选好了,脸上还带着意犹未尽:“小兄弟,你这衣裳就不能便宜一些?”

    招儿摇摇头,面露一丝肉疼之色:“您一看就是识货的,这个价钱买回去亏不亏,您心里肯定有谱。多的也就不说了,实在不能便宜,本就是亏本卖,再便宜了我该要亏哭了。”

    “你这小兄弟说话就是夸张,怎么就让你亏哭了。”

    旁边一个妇人插嘴:“就是就是,你便宜一些,我们一家挑几件。”

    她边说边往旁边使眼色,顿时旁边几个互相不认识的妇人都点点头,七嘴八舌说道:“是呀是呀,咱们一下子买这么多,不给少几个大钱?”

    招儿面露一丝苦色:“不怕各位嫂子们知道,咱们本身不是专门卖成衣的,不过是当铺里收的衣裳太多,实在没地方放了,才会拿出来亏钱卖掉。这拿出来送浆洗房浆洗出一道钱,之前收当又是一道钱,还不用说咱们这人马花销。实在少不得,少不得啊。”

    “怪不得我说这种料子的衣裳竟然卖这么便宜。”一个妇人说漏了嘴。

    招儿当即道:“嫂子一看就是有眼光的人!应该知晓这但凡能进当铺的衣裳,就没有那些便宜货,瞧瞧这成色这质地,再说多了未免说我王婆卖瓜,识货的不用我多说。”

    时下可没有什么别人的旧衣裳穿不得的说法,尤其对这些市井小民甚至是乡下人来说,穿一件不打补丁的衣裳就是体面的。这种料子和式样,很多人都是一辈子都没穿过的,若是能便宜买下,以后逢年过节走亲戚就有一身好衣裳了。

    这么想着,就有人上前来给钱了。

    “你这小兄弟真会说,罢了罢了,我就要这两件。”

    “嫂子不再多挑一件?一件六十文,两件一百二十文,三件却只要一百五十文。三十文买一件好衣裳,不是那个人我可不提醒她。”

    “嘿,你这小兄弟!说得倒也是,我再挑挑。”

    就这样,你三件我三件的,大多都是挑了三件买去。人的心态就是如此,一点小便宜就仿佛捡到东西也似。

    很快摊上的衣裳就被哄抢一空,也就只剩了零星几件,还有人站在旁边问着还有没有。

    “有,当然有,等着。”

    一大包衣裳不过一个多时辰就卖了个七七八八,剩下的俱都是些看起来不怎么显眼的。

    招儿也未再继续卖下去,而是很快把摊子一收,就和姜武上车离开了。

    “剩下的咋不继续卖了?”

    “那些我本就没打算在这里卖的,不过是放在一处衬托一二,剩下这些衣裳咱们拉到村子里去卖。”

    姜武起先不明,很快就反应过来招儿的意思了。

    好花都得绿叶配,好角当是众人扶。没有绿叶,怎么显得出花儿的鲜艳和美丽。

    “你这脑子也不知怎么长的。”

    招儿也没含糊,爽朗一笑:“爹生娘养的。”

    话音还未落,她眉宇间闪过一丝阴霾。姜武当即不敢再多说什么,岔开了话题,问她打算去哪个村。

    两人去了平时收菜的那几个村。

    因为和村民还算熟悉,所以骡车驶入村子并未遭人驱赶。

    一般像这种小村子,都有麦场,用来秋收时晒粮食,给粮食脱粒,大多都是在村口或是村中央。

    姜武的骡车就择了村中央的麦场停下来。

    招儿的准备齐全,到了地儿就把摊子给摊开了,然后从车厢里拿出一面破铜锣,开始敲了起来。

    不一会儿,就有不少村民聚集过来了。

    过来一瞅,面熟,有的还认识。

    就有熟悉的村民问道:“这又是咋了?今儿不收菜了?”

    “我想收菜,你们也得有东西给我才成啊。”招儿笑着说。

    这话一说出口,很多人就笑开了。

    还别说,这种时候家家户户菜都接不上顿儿,吃得都是去年秋里藏在地窖里,或者晒好的菜干、腌菜什么的。还得等天在暖和了,才有菜可卖。

    “好了好了,咱说正经的,今儿不收菜,我来卖东西。瞧瞧,就是这些,别说我不照顾老乡们,我特意找路子从县里弄回来的。这些三十文一件,这些二十文,至于这些冬衣八十文,赶紧挑了捡了,我等会儿还要去下个村儿。”

    “卖衣裳?招财小兄弟,你这名字没起错啊,什么都能卖。”

    就有村民和招儿开起玩笑了,她也不含糊,一番有来有往,麦场上一片欢声笑语。

    而就在男人们都和招财小兄弟侃大山的同时,妇人们都在衣裳堆里选了起来。

    这些衣裳镇上的人看不中,可不代表村里人也看不中。

    乡下人寻常穿得都是粗布土布做的衣裳,有身细棉布就是好衣裳了,更不用说这里面还有些绸缎的,就是有些旧了。

    可旧它也是绸缎衣裳,还是没有补丁的。

    “二十文贵了,便宜些。”

    “快别跟我还价,少了真要亏钱,买了绝对不吃亏,我坑谁也不能坑老乡。”

    “这春上手头都不宽裕,用东西换成么?”有人问道。

    “别人不行,老乡肯定行。不要活物,只要死物,鸡蛋、粮食都行,就按平时你们往外卖的价。

    分卷阅读52

    -

    分卷阅读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