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6

      家养小首辅 作者:假面的盛宴

    分卷阅读196

    家养小首辅 作者:假面的盛宴

    分卷阅读196

    了药,并交代一系列不要沾水、不要吃辛辣之类的等等。其实赵金瑞的伤并不重,也就是胳膊被黑子咬掉了一块儿,其他处都是轻伤。

    赵金瑞并没有跟家里人说是怎么伤的,只说自己是不小心被薛家二房的狗给咬了。包括薛翠娥,他也严词交代过她,不准说漏了嘴。

    可嫌隙还是生了,赵金瑞被咬成这样,薛家连个屁都不放,连最起码的请医问药都没做,洪氏闹着要去赵家讨个说话,还是被赵大舅给拉住了。包括赵金瑞也劝她,说这事就算了罢。

    洪氏满心憋屈,自然清楚男人儿子在顾虑啥,说来说去还不是因为赵氏,还不是因为薛翠娥。

    赵氏远在薛家,她拿她没办法,可不代表她拿薛翠娥也没办法!

    洪氏的一腔恨怨都朝薛翠娥撒了去。洪氏这人做事最是两面三刀,怕人说她刻薄儿媳妇,她就变着法子折腾薛翠娥。

    天还不亮,就说赵金瑞要吃豆腐,拿了豆子出来让薛翠娥起来磨豆子。

    磨豆腐这活儿最是累人,寻常人家轻易也不自家做。一来费力,二来做少了不划算,做多了吃不完。豆腐这东西不能放,一天吃不完就馊了,一般都是直接买了豆腐来吃。

    薛翠娥一大早就被折腾起来推磨,心里的那股憋屈感别提了。

    她的男人偷人被抓受了伤,家里人怨她,婆家人也怨她。她憋着不能说,还要忍着冤受着气地背黑锅,若是赵金瑞知道心疼她些也好,可自打从薛家回来后,赵金瑞就不愿意跟她说话了,眼里就好像没她这个人。

    薛翠娥心里那个苦啊,苦得比黄连水还苦,心里也觉得冤,比窦娥还冤。可极品之所以叫极品,就是因为脑子里想的东西和人不一样。

    她没有恨上赵家,倒是恨上一切的始作俑者招儿姐妹两个了。

    若不是王招儿爱管闲事,喜欢出风头,表哥也不会怨了她这么久,婆婆也不会迁怒她。若不是王招娣是个狐狸精,表哥也不会因为她被黑子咬,被爹娘厌弃,赵家也不会这么对她。

    所以都是这两姐妹的错!

    再一次洪氏以赵金瑞要吃蕨菜,赶着薛翠娥一大早上山挖野菜,她因为没看清路狠狠地摔了一跤后,她扔了锄头摔了背筐,一路奔下山,偷偷离开了赵家庄。

    另一头薛庭儴在将信递回家后,就静下心来一门心思读书。

    每日他都会做时文两篇,并去向六师伯吴明吉请教一些关于《春秋》治经方面的问题。在其的指点下,他对《春秋》的理解日益增进,甚至延伸出自己的种种见解。让潜心研究春秋多载的吴明吉为之大喜,夸赞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闲暇之余,还不忘研读诸如《皇昌乡会试二三场程文选》、《二三场鸿宝》、《后场备考汇典》、《皇昌策程文选》之类的书籍,为之后乡、会两试做着准备。

    这些书大多都是会针对乡会试后两场的,也就是俗称的举业用书,乃是民间刻坊所印,每逢到了乡、会试前夕,这种书总是在市面大行其道。

    薛庭儴本以为像北麓书院这种地方,是不会有这种功利性太强的书,谁曾想竟是让他在藏书楼找到了。不光找到了,且新旧都有,最新的薛庭儴看了一下刻印时间,是最近两月刻印出来的。

    至于旧的,甚至可以追溯到宋明年间。

    薛庭儴环视这座藏书楼,这座藏书楼占地面积宽广,处在北麓书院的正中心处。事实上这座藏书楼也确实担得起这个地位。

    北麓书院之所以名声在外,不光是因为拥有鲁桓卿这个士林中颇具威望的泰山北斗,不光是北麓书院在朝中的特殊的地位,还是因为北麓书院有一个享誉四海的藏书楼。

    这栋藏书楼里的藏书,无所不包无所不含,这对因战乱失传了许多珍贵典籍,尤其显得珍贵,许多人前来北麓书院求学,甚至求教,也恰恰是因为这些书。

    这才是北麓书院立世的根本,包括鲁桓卿也是这么说。

    刚来的时候,薛庭儴对这个藏书楼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欣喜感,哪怕在那梦里,他也是好书之人,可穷其一生所藏,却不足以这里的几十分之一二。而此时这种感觉更甚。

    对于四书五经制艺文章之类,他自诩虽不是手到擒来,但也不算难事。唯独后面两场,是他目前所欠缺的。

    即使是在那梦里,他在乡、会两试的表现也称不上出色,名次也只能算是中等,俱因后面两场拖了后腿。

    所以这些书对现今的薛庭儴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恰恰可以让他申明自己的不足处,再从前人的经验中拾遗补阙。

    当然,如饥似渴研读这些书的同时,薛庭儴也有一丝疑虑藏在心中。

    北麓书院素来以不重功名利禄而著称,整个书院里薛庭儴来之后观察了一下,虽身负功名者不少,但俱是偏学术方面的。谈起学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可谈起为人处事做官治世,那些师伯师兄们说是门外汉也不为过。

    而北麓书院给人的观感也就是如此,不过是一群悉心研究学问的痴人。当然在朝为官者也有,但数量极少,虽位高却并不权重。

    说白了也就是清贵的官职,并不掌权。薛庭儴想了想,这大抵就是北麓书院一直能保持中立名声的原因所在。不是紧要位置,才能超然物外啊。

    可为何藏书楼里竟有这种书?难道真是为了无所不包的名声,所以才会连近两月印制的各种程文墨卷都备齐了?

    按下不提,时间过去的很快,转眼间离乡试也就只剩半个月不到了。

    这日,陈坚来找薛庭儴,说是林邈找他。

    两人一同去了林邈的住处,毛八斗和李大田与二人差不多是同时到的,之后林邈带着几人去了鲁桓卿的无名斋。

    此斋无名,所以就叫无名斋,乃是鲁桓卿在北麓书院的住处。

    不光是几人来了,还另有其他人,这些人都是这次乡试打算下场的。

    鲁桓卿对他们说了些话,大多都是些勉励之言。其实用白话点儿来说,就是让他们不要太看重结果,重在参与。

    一众徒子徒孙们俱是称是,行过礼之后,就退下了。

    鲁桓卿留下了林邈说话。

    不同于面对其他人,鲁桓卿在面对林邈的时候,宽和中又带着关切:“你勿要得失心太重,为师早就说过,人之所学并不是需要用外物来证明。北麓书院不同于他处,纵观举朝内外,世人无不以功名作为重中之重,为外利所困扰,殊不知……”

    这个‘殊不知’之后,只是一声长长的轻叹。

    旁人不知,林邈却是知道为何,不过他却讳莫如深。

    半晌,鲁桓卿才望向林邈道:“你且去吧。”

    “是,老师。”

    次日,以林邈为首的一众

    分卷阅读196

    -

    分卷阅读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