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5

      家养小首辅 作者:假面的盛宴

    分卷阅读445

    家养小首辅 作者:假面的盛宴

    分卷阅读445

    帝诏狱的地方。

    此事引起一片哗然,一些朝臣四处奔走,之后联袂来到宫中求见。

    嘉成帝正是大怒中,又怎会见他们,更是引来一阵恐慌。

    都怕开了这个头,以后人在家中坐,不由分说就被锦衣卫收押。当然,也少不了吴阁老一系人私下活动。

    薛庭儴到了半夜才回来,此时招儿已经睡了。

    两人也没说什么话,便歇下了。

    次日一大早天还没亮,薛庭儴就出了门。

    而与此同时,早朝上正因吴阁老等人为何被收押之事,引起了一片轩然大波。

    谁都没有想到,竟是十多年前的一件事,将吴阁老牵连了进来。虽事情暂时还不明朗,但若没有真凭实据,以嘉成帝的性子也不会动这么大的干戈。

    当然也少不了有些朝臣提出,就算吴阁老犯了大罪,也不该是锦衣卫收押,而是该交由刑部或是大理寺审理。

    嘉成帝也不说话,只是看着说出此言的朝臣冷笑,对方的话自然再说不下去了。

    这么大的案子,牵扯的还是位高权重的阁老,谁敢说刑部和大理寺不会徇私。毕竟吴阁老可是以门生遍天下而著称。

    早朝罢,群臣的心却并不安稳。

    若事情真是属实,这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吴墉他可真敢!

    而同时薛庭儴也进入群臣的视线中,这十年前的案子,他到底是怎么查出来的?难道说陛下这趟派他出去赈灾,就是为了此事?

    这一切,注定是个难解之谜。

    随着刚回京没几日的前浙江按察使叶莒,被一道圣旨派往河南为钦差,拉开了嘉成十九年的混乱序曲。

    河南的一众官员纷纷落马,大至一省巡抚,小至地方县官,牵连甚多,显然嘉成帝是打算彻底整顿此地。

    而随着项竘、姜志毅及吕延寿等人被押解回京,朝野内外皆是动荡不安。

    经过这些日子的缠磨,嘉成帝倒也退了一步,涉案官员还是由北镇抚司亲自审理,但大理寺和刑部可派人陪审。

    此次的案子没有主审,由刑部尚书尹年、大理寺卿王崇耀,协同锦衣卫指挥使杜继鹏、太子少傅薛庭儴,共同审理。

    薛庭儴回京已近一月,这是第一次踏入北镇抚司,也是第一次见到被收押在此处多时的吴阁老。

    北镇抚司的天牢设在地下,乃是前朝旧址,荒弃多年,格外显得阴森恐怖。

    一米多宽的窄道,只供两人并肩而行,两侧的墙壁是一种黑得诡异的颜色,像是经久失修,也像是被血浸透。

    这条窄道很长,似乎走了很久才到尽头。

    到了一处堂中,几人一一落座,不多时就有人带着吴阁老来了。

    吴阁老穿一身青灰色的棉袄,花白的发梳成髻,看得出来之前被人收拾过。曾经也是首屈一指的大员,今日落到阶下囚的位置,难免让人心生感叹。

    “站着回话。”狱卒吆喝道,便去了旁边站下。

    上面的人看着下面的人心情复杂,下面的看上面这些人,何尝不也是。

    “要问什么就问吧,老夫再说一次,此事乃是有人刻意栽赃,与老夫无关。”

    说到栽赃时,吴阁老一双老眼仿若淬了毒似的瞪视着薛庭儴,连连冷笑道:“薛大人,老夫知道你记恨老夫良久,你又何必存了心害老夫。”

    谁都没想到吴阁老会这么说,可转念一想确实也是,河南的事是薛庭儴带回来的,这二人早有宿怨,清楚当下局势的都知道。

    就不提别的,沿海一带受损的朝臣不少,可谁都没有吴阁老的损失大。仅凭浙江一地,他栽了多少门生进去,更不用说还有福建广东两地。

    吴阁老想把薛庭儴生吞活剥了,都不稀奇,可谁也没想到,倒是薛庭儴先把吴阁老给洗了下锅。

    首位一共摆了四张大椅,两张居正位,另有两张分别放在左右处。

    尹年和王崇耀资历最老,也是老臣,自然坐着正位,杜继鹏和薛庭儴则是一左一右。可任谁都知道这次主审以这两人为主,刑部和大理寺不过是个旁观者。

    受审者明晃晃地说主审之一是挟怨报复,这案子似乎就审不下去了,薛庭儴该避嫌才是。

    谁曾想他却是淡淡一笑道:“吴大人所言差矣,本官与你无冤无仇,又怎么刻意去害你。本官也是机缘巧合之下,才获知当年之事,只怪那项竘行事不够谨慎,竟是派人暗杀堂堂一府知府,不小心被本官的手下撞见了。”

    这是表面上的说法,满朝皆知。

    “那薛大人可是敢说你不记恨老夫?”

    “本官又为何要记恨与你,我二人无冤无仇,吴大人常年驻于京,而本官常年奉命在外,既无交集,又无恩怨,吴大人还是切莫再攀扯,这对审理此案并无任何用处。”

    吴阁老语塞。

    是啊,他和薛庭儴虽有宿怨,可这宿怨是不能拿在台面上讲的。难道他说因为薛庭儴连番坏了他许多大事,扳倒了他好些门生,吴家损了数不清的银子,致使江南吴家族人日子过得极为窘迫,所以才结了仇怨。

    恐怕不会帮了自己,还会害了自己。

    看着上首含笑看着自己的年轻男子,吴阁老一阵生恨,恨不得吞他的肉喝他的血。脑子被怒火一冲,他道:“当年我有意招你为婿,可你却拒绝,因此从内阁中书被贬往地方,你心中早已记恨当年我如此对付你。”

    此言一出,尹年等人俱是面面相觑,没想到还有这么一段旧事。

    转念一想,当初薛庭儴六元及第,风光至极,吴阁老有一女守寡在家,世人皆知。如此想来倒是一段好姻缘,一个青年才俊,一个有个好爹,双方联姻,吴阁老也能得个佳婿。

    可若是没记错,这薛庭儴似乎早已娶亲。当年状元公带着儿子跨马游街的事,至今让人提起,都是啧啧称奇。

    这吴阁老因赏识对方,竟生了棒打鸳鸯的心思,还因被拒恼羞成怒对一个晚生后辈下手,可真是为小人一个了。

    其实吴阁老是不是个小人,也许旁人不知,同朝为官多年的谁不知道。只是这人善于装腔作势,一副高风亮节之表象,如今自曝其短,也算是穷途末路了。

    尹年和王崇耀的眼中,含着淡淡的怜悯之光。

    这让吴阁老更是气血翻涌,一口老血喷在心头。可他顾不得这些,与脸相比,自然是性命重要。他心里清楚这次自己完了,嘉成帝既然动这么大干戈,就没想放过他。

    可怎么审,谁人审,却是在很大程度上关系自己的性命。

    好点自己还能落个罢官告老的下场,不好的抄家灭族都是轻的。以吴阁老的性子,怎么可能不负隅顽抗一番。

    “吴大人所言又差矣了,本官又怎可能记恨于你。若不是你的成全,

    分卷阅读445

    -

    分卷阅读4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