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8

      桃华 作者:朱砂

    分卷阅读228

    桃华 作者:朱砂

    分卷阅读228

    行房,现在恐怕要致阳绝了。这种症状应该立刻服独参汤补阳气,若是喝治马上风的药却是南辕北辙,能治得好恐怕得祖坟都冒了青烟才行。

    薄荷看看房外无人,压低声音小声道:“姑娘能治得好他吗?”

    桃华笑问:“若是我能治好,你觉得要不要去治?”

    薄荷跟个拨郎鼓似的摇头:“为什么要治,承恩伯那么坏!”想了一想,她又有点犹豫,“那——他会死吗?”

    这个就不大好说了,要看太医们的本事。阳绝之症若一直无人施救,真会死人的。现在院使用药又不对,如果他考虑到先保住于思睿的性命,给他用人参的话,那应该还能活。如果他一心认定是马上风,不敢用参,这事就悬了……

    薄荷半懂不懂地又点点头,想了一会儿叹道:“太后已经把曹表姑娘打死了,若是承恩伯救不活,不知道会不会杀了太医。”

    桃华心里咯噔一跳。这还真是。太后可不是讲理的人,万一迁怒院使,恐怕老头子要不好。

    要不要去提醒院使一声呢?桃华有些犹豫。她不愿意卷进去,可是又不能完全安心地袖手旁观。倒不是为了于思睿,主要是为了院使。说起来如果曹萝在于思睿发病的时候就立刻喊叫,院使或许能看出他并不是马上风。但曹萝拖延时间不说,还收拾了现场,以至于院使只能从她的叙述中追想当时的情形,难免会误诊……

    “我们去看看……”桃华犹豫了半天,到底还是没忍住。

    于思睿被抬进了太后在行宫中的偏殿内,桃华过去的时候,太医院急调来的六名御医已经到了,个个都被快马颠得头昏眼花,还得赶紧过去诊脉。

    “姐姐,里面怎样了?”薄荷看见一个眼熟的宫女,便悄悄凑过去问。

    “在给承恩伯施针呢……”那宫女也是年轻爱说话,压着声音道,“可别往前凑,太后发了好大的脾气。承恩伯到现在都没醒,昨儿半夜已经有两个人因为服侍不力被拉下去打板子了。”

    薄荷惊骇地吐了吐舌头:“何不回京城呢?”

    “太后不让搬动。承恩伯这次被耽搁了,院使都束手无策,太后急了,说若是救不了承恩伯,院使也要处死。这都怪承恩伯那个妾,太后昨儿已经发了话,要把她家里人都下狱。听说她跟靖海侯府是亲戚,太后连靖海侯夫人都骂了。”

    曹萝跟蒋家也有亲戚啊。薄荷一念至此,顿时觉得后背发凉,连忙溜回桃华身边:“……姑娘,怎么办?”

    “得想办法给院使捎句话了……”桃华正琢磨要怎么给院使递话,就见一个官员满头大汗地从外头跑进来,一把抓着一个内监:“皇上可在殿内?我有急事!”

    皇帝也是一早就过来了,此刻听见动静便道:“何事?”

    殿浅屋窄,里头挤了一堆医生,皇帝也只能在门边上坐了。那官员立刻趋上阶去,在门槛外一跪:“蓝田、洛南两县齐发疟症,当地官员有急报上呈,请太医院速派人去除疫。”

    皇帝顿时站了起来:“奏折呢!”

    疟疾是一种恶性传染病,一旦大面积爆发起来十分可怕。不要说前朝,就是本朝也曾有过一次疟疾爆发,当时是在颇为富庶的荆襄一带,因当时新朝初立,当地官员皆是北人,毫无防治经验,竟至相邻两县十室九空。

    此事离如今才三十多年,皇帝是曾在书中读过的,当时也十分惊骇,自是记忆深刻。如今听说又是两县齐发疟症,顿时有些急了。

    那官员连忙将奏折递上,连汗都顾不得擦便道:“太医院惠民药局已然在准备人手药物,只是令人传信来请院使同往。”

    皇帝一边浏览奏折一边道:“为何要院使同往?”

    “只因惠民药局及当地医署都不曾防治过疟症,如今医署中已有几人同样发病,束手无策。而院使当年曾在荆襄参与防治,所以……”已经过去三十年了,如今曾经参与过当年防疟治疟的,眼下也只能找到太医院院使一人了,别人都没经验,不知道该怎么办啊。

    皇帝眉头微皱:“朕去问问院使。”

    ☆、第94章 治疟

    院中众人都被疟症二字吓着了,正面面相觑,就听殿内传出太后的声音:“院使不能去!思睿昏迷不醒生死未卜,他哪儿也不能去!”

    皇帝眉头紧皱:“母后,两县同发疟症非为小可,若不及早防治,扩散开来便不可收拾。何况蓝田旁边便是灞桥,再远一点便至京城了!”蓝田可是离长安不远,若是疟症传到长安,那便是大灾难了。

    太后的声音尖利刺耳,因为没有好生休息已经有些嘶哑:“我不管什么疟症,现在救治承恩伯才是最要紧的,院使若是走了,承恩伯有个三长两短,我就杀他全家!”

    太医院院使站在殿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承恩伯目前情况确实不好,即使他在这里,也不敢保证就没事。如今朝堂都是于家的天下,太后说要杀他全家,那就是真的能做到,就连皇帝也未必保得住他。

    皇帝憋着一口气,转头问其余的太医:“你们有谁能防治疟症的?”

    没人敢吭声。开玩笑,那可是疟疾,治不好是要死人的。别说没有防治经验,就是有,他们也不想去啊。

    皇帝愤怒地走了出来:“太医院其他人呢?难道除了院使,就无人能治疟了不成?”

    官员低下了头。其实惠民药局那些人之所以要把院使推出来,就是因为他们也不想去啊。

    “好,很好!”皇帝胸膛起伏,已经气得不轻,“朕真是养了一群废物!备车,朕亲自去!看看朕到了蓝田,还有哪个敢不去的!”

    “快拦着皇上!”皇后从殿内跑出来,尖叫了一声,顿时一群人都跪下了,将皇帝团团围在中间:“皇上不能去啊!皇上不能涉险啊!”

    皇帝气得一脚踢翻了一个内监:“朕不去,谁去!到时候疟症传到京城,你们就能无事吗?”

    皇后目光一转,突然看见了桃华,顿时灵机一动,抬手指着她道:“有人!蒋家不是世代行医吗?让蒋家人去!让蒋氏去!”

    薄荷的脸唰地就白了,正想不管不顾地反对,桃华已经抬起头来看着皇帝:“皇上,民女可以去。”

    “什么?”皇帝没有想到桃华一口就答应了,“你?”

    “是。”桃华刚才已经在心里迅速思考了一番,“只是,民女需要很多东西。”

    她是参加过疟疾防治的。在她那个时代,疟疾已经没有大面积的爆发了,而且各种药物也更先进,但总还难免有发病的时候,她所在的医院就曾经参加过一次防治,她也去了。另外,她的爷爷年轻的时候也遇到过一整个村庄爆发的疟疾,当时的防治方案和情况,都记录在行医手稿上,她都读过。可

    分卷阅读228

    -

    分卷阅读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