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80

      桃华 作者:朱砂

    分卷阅读480

    桃华 作者:朱砂

    分卷阅读480

    又陪着人往京城来的,对崔知府的病情知道得最为清楚,听小妹这样说,便摇头道:“郡王妃说,若是不试试这法子,父亲也——拖不了多久……”

    “她说什么就是什么吗?”崔幼婉呼地站起来,“她难道是神仙不成?可是细算算,她有多少治不好的人?竹青还不是死了?就是在西北,听说她也没治好那什么炭疽和天花啊!”

    崔敏皱眉道:“妹妹,话不能这般说。当时福州城里所有的郎中都不敢下药,院使也……”如果不是院使也表示只能准备后事,他们兄弟两个也不能让郡王妃动那个手术啊。

    崔幼婉眼里却迸出冷光来:“院使?院使怕跟她是一伙的吧?当初在西苑行宫承恩伯暴病,院使开始也未治好,后来忽然改了方子人就活了,听说是收到了一张纸条。”

    崔夫人怔了一怔:“你怎么知道的?”

    崔幼婉窒了一窒。她当时是为了打听沈数的行踪,拿自己的私房买通了行宫的宫人,纸条的事儿是那宫人无意中看见的,因为拿了崔幼婉的银钱,又说不出什么有用的消息,便拿些别的来充数。

    说起来这件事也是无巧不成书,宫人的确发现院使收到一张纸条,可这纸条是从哪里递出来的,她并不真的知晓,只是凭着当时桃华就住在附近,随口臆测,应付崔幼婉罢了。横竖空口无凭,就算崔幼婉拿这事儿去说,她也可以不承认。

    然而事情就是这么巧,这宫人臆测的答案居然就是真的。而崔幼婉又恰好真的相信了她的话……

    “妹妹,此事口说无凭……”崔敏还是觉得不对,“毕竟郡王妃从京城赶去为父亲诊治,是一片仁心……”人家是王妃,不是郎中啊。

    “那是皇上有旨意,她才去的!”崔幼婉立刻反驳,“当时在郡王府里,她根本就不想去。母亲那样求她,她还不是先要治竹青那丫头?结果怎么样?竹青根本治不活!”

    “别再提竹青了。”崔夫人瞪了女儿一眼,竹青的死跟崔幼婉脱不开关系,这避都避不及呢,还一个劲儿地提,“不过,郡王妃当时确实并不热心去救治老爷。”

    “母亲——”崔敬叹了口气,掏出一张纸来,“现在说什么也无用,郡王妃做那个手术之前,跟我签了一份契书。”

    ☆、第191章 死胎

    福州倭寇侵袭事件,惊动了京城。以于阁老为首的官员们普遍是指责陆大将军失职,而称颂身亡的崔知府,说他力战不退,保一城平安,堪为一地官员之楷模云云。

    “于家是想把陆大将军拉下来。”沈数做为一个并无实职的郡王,还是被皇帝所“忌惮”着的,理所应当地没有朝堂上站班论事的资格。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知道朝堂上的消息,包括那些官员们说出口和没有说出口的。

    这是在城外的一处皇庄上。皇帝专门划出这个庄子,用来饲养挑出的牛,制取痘苗。

    这样的事情,桃华当然要亲自动手。因为皇庄离京城略有些远,且为防万一造成传染,她索性收拾东西准备直接住到皇庄里。她手下现在有从惠民药局和太医院挑出来的十二名助手,等到正式开始种痘的时候,还可能再招收和培训一批人。

    “于家不会是盯上了陆大将军手里的兵权吧?”桃华拔出最后一根银针,抹了抹额头的汗,给沈数按摩起四白穴来,“陆大将军那里可是抵御倭寇的,他在东南沿海带兵多年,跟倭寇作战经验丰富,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顶替的。”

    这就跟定北侯府是西北不可或缺的一样。这么多年于家难道不想把定北侯府拿下来吗?可是与北蛮作战不是什么人都行的,京城里也有武将,可并没跟北蛮打过,万一推上去却指挥不当吃了败仗,北蛮踏破边关,那是可能一路直冲关内甚至打到京城的,谁也不敢冒这个险。

    倭寇比北蛮说起来情况略好一些,主要因为他们人少。毕竟中间隔着茫茫大海,能坐船漂洋过海冒着生命危险来劫掠的亡命之徒还是少数。然而也就是因为隔着茫茫大海,所以他们行踪不定,比北蛮骑兵更难以捉摸。跟他们打交道,需要更多的细心、耐心和经验。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走路,桃华不打仗也知道不是人人都能做指挥官的,哪怕你有绝世武功也不行,“万一出了事,倭寇可是杀人不眨眼的!”从古至今,倭人都是这个样儿,一脉相承,从未改变过。

    沈数冷笑:“于家眼里又何曾有百姓了。”于阁老年轻的时候不知是头脑还清醒抑或是更需要个好名声,为官还是不错的,到了年老之后争权夺利之心渐盛,已经盖过了为国为民的公心,行事也越发的不择手段了。

    “陆大将军上了个折子,那日倭寇上岸,疑似沿海的一个千户所有所懈怠。那个所里的千户,与于家来往甚密啊。”

    桃华悚然:“他不会是有意放倭寇登岸的吧?”

    沈数笑得更冷:“这可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这意思就是说,绝对是有故意的嫌疑。桃华不由得愤怒起来:“他怎敢如此草菅人命!”倭寇上岸就意味着死更多的人,“于家如此,别说做官了,就连人都不配做!”

    “山东之事,难道他们就配做人吗?”沈数冷冷地道,“于阁老已经有些丧心病狂了。这半年,他将于铤送去了东南卫所,只怕打的就是陆大将军的主意。当初陆大将军婉拒了与于家联姻,只怕于家早就记恨上他了。”

    党同伐异,这是政客很喜欢做的事,至于百姓要为此付出的代价,他们并不考虑。

    “这些年来他们都没这么干,怎么现在突然对兵权如此急切?”桃华想了想,还是问道,“他们难道是想……”拥兵作乱?

    沈数摇摇头:“太后和皇后还在,于家其实不必如此。”只要将来皇后做了太后,将太子掌握在手中,于家就可以将富贵权势延续到第三代帝王,并不必干什么拥兵作乱的事。

    但是,不必做,和手中无兵权想做都不能做,那是两回事。尤其是如今于阁老年纪渐大,于家后继无人,而皇帝却渐渐不如从前那么易于掌握的时候。当然,也因为皇后到现在都无子,将来的太子花落谁家,尚未可知。

    “于家,是渐渐慌了。慌了,就要出错。”沈数缓缓地说,“皇上花了十余年的工夫,终于要等到这一天了。”

    皇上虽然贵为帝王,手里握的却是一副烂到不能再烂的牌。没有母家的支持——皇帝的生母是个宫女,早就死了,家人更不知在哪里,就算知道也没用。没有妻族的支持——他娶的是于家女,于家对他的支持仅限于登基之前,登基之后就成了控制。没有兄弟的支持——成亲王闭门不出,沈数远在西北,何况天家无父子兄弟可言,真要细

    分卷阅读480

    -

    分卷阅读4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