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2

      老身聊发少年狂 作者:绞刑架下的祈祷

    分卷阅读212

    心里都是乐滋滋的。他们敢来敲诈大楚的官员,本来就是已经把命豁出去了,这一番这么顺利,多亏了他们的机智。

    看他们那卓绝的预测!那李茂果然是细长脸白皮肤,若不是他们说对了,这武将才不会那么轻易放松警惕哩!

    “你这大官识时务,我跟你说,别看我们就两个兄弟来了,我们人手多得很,藏的地方又隐蔽,若不是我们自己交人,就算你们再有能耐也找不到这李国公。”那马贼笑的颇为快意,“你们先把金子给我们一半作为订金,明日在……”

    张致一听要先给订金,便知道李茂真的不在他们手里,只是来诈一笔钱就跑的。他抽出佩剑就把这马贼捅了个透心凉。

    另一个马贼见势头不对,这武将根本就不像是在乎那个国公安危的样子,连忙掉头就跑。

    这里是哪里?扬武都尉的府上,全府上下大半都是兵丁,哪里能让一个马贼给跑了。没一会儿,他们就把那马贼给抓了来。

    张致一脸嘲笑地拧了拧那马贼的脸。

    “你们莫非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敢跑到凉州都尉府讹诈?连人长什么样都说不清楚,带了一截不知道是谁的手指头就想要赎金?你们还是做马贼合适,这种骗子的活儿,你们脑子不行,还是歇歇吧。”

    “杀了!”

    “是!”

    因为上午马贼刚刚闹过,所以李锐一行人到了武威,亮了信国公府的牌子递上名帖,来都尉府求见张致的时候,这些门将还以为是那些马贼一计不成又施一计,不但不敢让他们进门,连好脸色都没有。

    李锐他们从凉州石窟出来不久,就遇见了那叫小九的孩子带来的官兵,因这些官兵不知道路径,李锐便把杜师父和两个家将留给他们指路,在那大佛四周埋伏,等着瓮中捉鳖。这马贼首领身上可能带着他叔父手上的兵符,不能大意。

    而他则带着蒋师父一行人,风尘仆仆的一直赶路,终于在第二天下午赶到了武威。

    他们这一路从京城到凉州,历经千辛万苦不说,还遭遇了数次劫杀,甚至遇见了马贼,好不容易探得了李茂的消息,带着羯人来了舅舅府上,结果门都没进去不说,还被人热嘲冷讽,像是骗子一般的被对待,就算是圣人也受不了,何况李锐还是正经的国公府公子。

    只是李锐还没有发作,蒋经义就先跳起来了。

    “老子就离了这都尉府两年,连门将都不认识了!妈的,原来的李江李泓两兄弟呢!”蒋经义往里看了看,“张须儿呢!”

    这两个门将确实是这几年才调来,原本的门将已经去了边关的大营。他们一听这人能说出原本门将的名字,又能说出家将首领的名字,连忙惊得站直了身子,不敢怠慢。

    “两位李郎官已经去了大营,张属官去了将军府办事,敢问阁下是?”

    李锐自嘲了一声。“想不到在这武威,蒋师父的名头比我们信国公府还好用。”

    “他们是有眼不识泰山。老子也不懂了,以前也没有这个毛病,都尉府掌管一地军务,若是不给进人,他娘的管什么军务啊!”蒋经义一肚子火,冲着那两个门将喊道:“张须儿不在,叫胡大虎,吕牟新过来见我。就说他们的教头过来了!”

    “蒋经义,这么久不见,你还是没把脾气改过来,难得信国公府没把你给辞了。”张致的声音从正院里传来,解了两个门将的围。

    “小舅!”

    “张都尉!”

    “都尉大人!”

    张致一见果然是外甥,而且身边只带了十几二十个人,心中大为诧异。

    不过他诧异归诧异,面上却没有显现出来,而是热情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大笑着说道:“李锐你长高了不少,颇有你祖父的风范啊。”

    这孩子短短两年不见,昔日满身的肥肉不见了也就算了,又长得这般高大的身材,看样子以后也会如他祖父一般是个健壮的汉子。

    他从小爱习武,后来又入了行伍,是以欣赏的反倒是李硕那般健硕勇猛之人,而非李蒙这样翩翩的公子。待看到这个外甥结合了他祖父和父亲的优点,眉目间又有他姐姐的影子,一时间百感交集,盯着他这外甥左看右看,顿时觉得什么都好,不愧是他姐姐的孩子。

    李锐终于见到了舅舅,也是激动不已,他眼眶通红,喉头一哽,心中有千言万语想要和这小舅言语,最后只化作一声“小舅”,便再也接不下去……

    张致见这孩子似是吃了许多苦,也叹息了一声,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唤了声“好外甥”。

    张致看了看李锐带着的家将,又看了看蒋经义,见都是一身风尘的样子,连忙引他们入府。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你们也累了,还是先进府里坐下说话吧。”

    张致一边带着外甥往里面走,一边在想信国公府到底是出了什么大事,老的连兵符都丢了,小的又千里迢迢来凉州找他。

    李锐已经是累的不行,他再怎么能干坚强,今年也才十四岁,身体虽然还能勉力支撑,脑袋却胀痛的不行,精力也不大跟得上了。

    到了都尉府的正厅,他接过都尉府的小厮递过来的毛巾,随便擦了把脸,便把他身后的两个羯人推到了前面。

    “小舅,外甥此番来凉州是求援的。汾州马场有人造反,我叔父奉旨出京巡视马场,被不明军队袭击全军覆没,只有我叔父一人逃出生天,被羯人救起。这些羯人带着我叔父的手书和兵符来调兵,结果又被马贼帮派所截,兵符丢失,只余手书……”

    李锐已经疲困至极,难得还能条理清晰的说完来龙去脉。“两位羯人朋友,这位就是扬武都尉张致,请把我叔父的信交予他吧。”

    那两个羯人点了点头,其中一个揭开皮衣,又找李锐要了把武器,把皮衣的里子切开,挖出了藏在里面的手书。

    这几张纸颜色泛黄,看起来已经有点发脆,绝不是什么上好的纸,若说是十年前的信都有人信。

    张致心里生疑,担心这些羯人和那帮马贼一样,不知道哪里得了东西就来行骗,待接过信纸一看,却不由得相信。

    这字迹和每年年节收到的信国公府礼单落款字迹是一样的。而且最后还印着信国公府和兵部大印的印记,做不得假。

    这一下他就犹豫起来了。事情涉及到谋反,若他延误了,就不是一点点的罪责了。只是他又实在是想帮外甥谋到这个国公之位……

    “李锐,这些羯人在此我还能理解,你又为何跑来了凉州,又和这两个羯人在一起?你出府,你祖母和家人知不知晓?”张致一边收起书信,一边问他外甥。

    李锐的脸白了白。他带着二十个家将出京,不但没有和家里人说过,甚至还打了家人才冲出的府门。这一路上各种艰辛

    分卷阅读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