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6

      皇家媳妇日常 作者:华卿晴

    分卷阅读416

    皇家媳妇日常 作者:华卿晴

    分卷阅读416

    “此乃好事。”

    “皇家添嗣,这是吉兆。”

    “也是父皇庇佑。儿臣添得一个孙儿。”朱高熙脸带笑意,拱手一礼,道:“这是父皇的头一个曾孙辈儿的孩子。还请父皇给这个孩子赐一个大名。”

    永和帝想了一想后。

    “这孩子洗三时。朕会则下名字。”

    永和帝给了明确的答案。然后,当着太子的面,还是吩咐了贴身太监总管魏谨行,让其开了库房,给太孙妃和皇曾孙一起赏赐皇恩。

    这皇恩浩荡的,肯定是赏下来的好东西,也是不少的。

    太子朱高熙自然是代他的亲孙儿,又谢了父皇永和帝的恩典。

    于是。

    孙英娘生下了皇曾孙的当天。不管是毓庆宫有了赏送来。永和帝那边也是给了赏赐。

    永和帝给了赏刚,后宫的嫔妃们自然是人人不落后,皆是送了礼物,送到了皇子所的正元殿。便是朱瞻元的弟弟妹妹们,也是给嫡亲的小侄儿备了礼物呢。

    第292章

    皇曾孙洗三日。

    这一回的洗三,福娘亲自安排的,那叫一个热闹。

    燕京城的外命妇来贺,勋贵家的夫人们也是一起来贺。正元殿的太孙妃替儿子是收了不少的好礼。

    孙英娘坐月子。她娘家人这一天自然进宫来探望她。

    孙母瞧过了皇曾孙,那是喜极而泣。连拉着太孙妃的手,说道:“如今你膝下有了小殿下在,娘放心了。”

    “娘,您啊,说的哪儿的话。”太孙妃望着孙母,忙是笑道:“这等大喜的日子,可不能哭。”一边说话,太孙妃孙英娘就是给她娘递了手帕子。

    “您擦擦泪。”

    有太孙妃的话,孙母自然忙是用帕子拭了泪。

    孙母回道:“我这是高兴,高兴啊。”

    孙英娘也是点头,回道:“这是喜事儿。女儿心头也高兴。”

    对于膝下有一子,还是皇曾孙辈的嫡出头一个孩子。孙英娘贵为太孙妃,那心头也是欢喜万分的。

    这个孩子不光是应味着,她和夫君的感情好。同样的,更是意味着,她的太孙妃的位置稳如磐石。

    “禀太孙妃,洗三吉时到了。”

    收生姥姥这时候来禀话儿了。

    太孙妃孙英娘自然是摆摆手,示意同意了。于是,收生姥姥和奶嬷嬷一起,护持着今天的主角儿,皇曾孙小殿下是被抱出了太孙妃坐月子的屋子。

    “娘,您可得去瞧瞧。您是这孩子的嫡亲外祖母呢。”孙英娘劝话。

    孙母受用了,也就是跟着出了屋子。

    孙英娘这会儿坐了屋里,听着外面的动静。

    外面的洗三,福娘是太子妃,又是皇曾孙的嫡亲祖母。这一回,自然由得她主持,也是坐在首位上。

    就是添盆了。

    这洗三正是热闹时。

    永和帝的圣旨来了。

    除了给皇曾孙又赏赐了一回外,还赐了名儿。

    按着辈份述的字。

    名字叫朱晰玉。

    这个名儿,福娘听后,觉得不错。

    那传圣旨的小内侍自然是得了赏。不光福娘赏了,太子朱高熙也是欢喜,也是赏赐了。

    在屋中,孙英娘这位太孙妃很快就是知道了。她的嫡长子有名儿的,当今圣上赐的名儿叫晰玉。

    “晰玉、晰玉。”

    “朱晰玉。”

    孙英娘连连念叨了这个名字。那是越念了,越是喜爱。

    皇曾孙有名儿。圣上所赐,这个消息自然是没瞒了人。整个燕京城中,应该知道的全数是知道了。

    又是过了半月的时间。

    南边。

    南征大营中的皇太孙朱瞻元亦是知道了,他的长子出生了,还让皇祖父赐名朱晰玉。

    一听到这个消息时。

    朱瞻元微是愣神。最后,还是颇高兴。

    在大营之中,当了一回东道主,做主邀请了军营内的熟人们,在不当值的日子去县城里一起喝酒庆贺此事。

    不过。

    在夜深人静之时。

    朱瞻元还是觉得颇奇妙啊。

    前一世,前一世的他的孩子不是这时候出生,可名字也叫“朱晰玉”。而这个名儿,是他给取的。

    这算不算一种缘分?

    他和皇祖父所见略同呢。

    朱瞻元倒是乐得笑一回。

    永和七年。

    秋。

    朱晰玉的满月宴,没有大办。

    因为洗三大办了。这满月宴就是准备压一压。

    当然,这是永和帝的意思。福娘夫妻自然是听从了长辈的意思。对此,福娘专门给长媳解释了一翻。免得长媳多想了。

    孙英娘倒是善解人意的。

    “娘,您放心,儿媳明白。皇祖父是好意,晰玉年纪小,正是积积福的好。压一压,那是为他好儿。”

    孙英娘一点不介意,这满月宴没操办。

    在孙英娘看来,只要儿子能平平安安长大,就是天大的喜事儿。其它的,那些个外在的由头,争了一时有何好处?

    还不如孩子平平安安长大了,将来只要这个孩子长大了,可是皇家的嫡系继承人啊。

    这未来的前程远大,何苦认了一时的风光?

    “好孩子,好孩子,你是一个懂事的。”

    福娘瞧出来,长媳是真个心思通透的。连连夸赞了话。

    这时候,孙英娘的月子已经结束。她装着秋季的宫妆,整个人是浅妆淡淡,却是周身上一袭的温柔。

    福娘瞧着长媳,越看越顺眼了。

    日子如此过,倒也算得平淡。

    毓庆宫与皇子所,还有后宫都是平平静静。

    倒是太子朱高熙最近很忙碌。因为,顺天府的蕃薯种植,一直在他在负责了。这秋季都收获完了。

    朱高熙这个太子自然要去查探一翻。

    秋赋是收上来了。

    朱高熙却是心头挂着事儿,那就是蕃薯的情况如何?

    顺天府的百姓们种植了,那觉得这蕃薯是好是坏?家中的收获是多?还是不多?

    这些个后绪的事情,不是光推广,就万事大吉。

    一个新作物,想要全面铺开,还要百姓们觉得种植划算了,这都是需要大功夫的。这不,太子朱高熙就是亲自化身为殷勤的管事者,那是在顺天府四处查寻情况。

    这不要书面的报告,而是第一手的真实资料。

    十月初十日。

    朱如意小郡主的四周岁生辰到了。

    这一天,太子朱高熙特意没外出,给小女儿过生辰呢。

    至次日,他才是又恢复了忙碌。

    到底顺天府又不是一亩三分地,这可是大着呢。他得一处一处的亲自走到了,看到了,寻问到了。

    十月中旬。

    南征之地。

    朱瞻元这一日午后,领着诸算子去领略了新占下来的安南小邦的北边这一部分的民土风

    分卷阅读416

    -

    分卷阅读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