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9

      我的老师是首辅 作者:剪笛

    分卷阅读249

    我的老师是首辅 作者:剪笛

    分卷阅读249

    ,放多少,百姓又得到了多少,这其中的可做的文章就大了。

    山东承宣布政使司不仅包括山东,还包含了辽东半岛,是个大省,这丰收和欠收相差的粮食,可不只是百石千石……

    赵其然此时去了山东,一定也是因为这件事。而他,向来是听宋越的。

    那她要不要去找宋越问清楚?

    与感情没有半点关系,纯粹为了公事,为了大明,为了吃不上饭的黎民百姓……

    可是,只要看见他,心里又会疼得不得了。

    *

    有一封信打山东寄到了宋越的府邸。

    是赵其然来的。

    ——山东六府,两府欠,四府丰。

    宋越派赵其然去山东,就是让他查山东今年粮食所得情况,果然,与他料想的相差无几。

    山东今年虽经历了几次小灾,但对粮食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今年总体而言是丰收的!

    而他们报给朝廷的情况是欠收,很显然,是有人中饱私囊。

    山东省那么大,下辖近一百个县,虽赵其然是都察院佥都御史,对于查探这些事情经验丰富,人脉也广,可查得具体情况并不容易。其一是各县亩产不同,有丰收的,也有欠收的,不好统计,其二是官府对百姓征税的比例也不同,无法按所征之税倒推粮食产量。这么多的县,要是一个个统计再精确计算,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得到的结果还未必准确。

    因为,无法保证没人造假。

    有人既是要贪,况且贪得还不少,那势必需要自上到下的相互配合。山东省的大部分官员,早已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利益链条。身在这链条中的人,骄奢淫逸惯了,谁也不愿意将到手的利益再让出去,故而一个个嘴里的话真假难辨。

    赵其然之所以能了解到情况,那是因为原本处在这个链条中的一个人——郑贵妃。

    郑贵妃来自山东,郑家是山东的百年世家,祖辈许多人曾任山东的官员。现在,郑家虽已不是这链条中重要的一环,但还是了解了很多情况。

    这就是宋越当初要与郑贵妃合作的原因之一。

    郑家能从这里面分一小杯羹,有利可图,按说郑贵妃不至于如此。可对于她而言,钱财不是最重要的,那大明的皇位才是。

    又因为宋越手中握着她曾写下的情诗,所以她只能先为他办事,以表合作的诚意。

    对于她来说,徐延太老,且太过老奸巨猾,他的势力盘根错节,是个很不好掌控的人。就算他日徐延扶持她儿子上了位,到时候这朝中是她说了算,还是徐延说了算,那都是未知数。

    况且,徐延是惯贪,是奸臣。他日她儿子当上了皇帝,这天下所有的财富就都是她儿子的,徐延要贪他们娘儿俩的钱,她不允许。徐延想要坏了娘儿俩的社稷,她也不允许。

    与其这样,她不如选择比徐延聪明,比徐延年轻,又没有徐延那盘根错节的势力的心系天下的宋越。自从宋越以情诗反将她一军起,她就知道,她没有选错人。

    还有就是,宋越有欲望,他想要扳倒徐延,想要大明海晏河清,甭管是为公还是为私,有欲望的人最好利用。

    郑贵妃不知道,对于宋越来说,同样如此。

    在他眼里,她一样是个充满欲望的人。

    山东以丰报欠的情况,其实不是第一次了,早在三年前,他就已经察觉了这个情况。只不过在今年之前,山东确实接连大灾,没有给想要贪的人多少可乘之机。今年就不同了,今年风调雨顺,可贪之财只多不少。

    所以,郑贵妃这枚棋子,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而至于山东的贪污与徐延有何关系,如何利用这件事扳倒徐延,郑贵妃与赵其然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全盘计划,只有宋越自己清楚。

    如今已经摸清了山东的情况,接下来他还需要办一件事,这件事也需得郑贵妃帮忙才行。

    把信笺搁到了灯盏上烧掉以后,宋越就站了起来。

    他要见郑贵妃。

    ……

    宋府门口,青辰犹豫了很久,还是叩响了大门,“麻烦通传一下……我找宋大人。”

    第158章

    看门的小厮进去通报了,不久后出来,道:“沈大人,宋大人出门了,不在府里……”

    “不在?”青辰回头看了看门口的马车,“可宋大人的马车还在这……”

    她告诉自己,今日来找他,只为了公事,再无其他。

    既来了,就得见上面,问清楚。

    “噢,”小厮有些措手不及,但还是很快答,“大人……大人今日是乘别的马车出去的。”

    别的马车?他方才明明不知道宋越出去,又是如何知道他乘了别的马车?

    种种细节,实在不是她想留意,只是真的漏洞百出。

    青辰苦笑了一下,不想见她,所以从不曾撒谎的他也撒谎了吗?

    也罢。

    那一个“好”字,于他来说,应该就是话已说尽了。

    是她着急,失了分寸。

    不过就是绝情二字,倒叫他演绎得如此认真,如此细腻。

    “多谢,那我先走了。”青辰对那小厮笑笑,转身上了马车。

    马车里,她一言不发。

    沿途的银杏早已变成金黄,只等有缘的风一刮,叶子就四散飘零。

    过了一会儿,她撩开车帘,对车夫说了声:“去镇抚司衙门。”

    马车启动,驶离了这一处熟悉而又陌生的府邸。青辰想,他们足足用了近三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一段“擦肩而过”。

    真是让人心力交瘁。

    宋越,如你所愿,从此以后,你我再无瓜葛。

    ……

    此后不久,宋越出现在了门口。小厮见了他,只道:“大人,已按您的吩咐跟沈大人回了。”

    “她可还说了什么?”

    小厮摇了摇头,“沈大人听说大人不在,就走了。”

    宋越的睫毛眨了一下,轻轻应了声,“嗯。”

    这样最好。

    自在赵其然家别过以后,他们已经有快一个月没见了。现在这个时候,就更不能见了。

    走了就好。

    很快,他也出了门,给郑贵妃的人递了消息,约她尽快见面。

    ……

    北镇抚司衙门。

    陆慎云在官署里处理公务。青辰见到他时,来找他,心头不由高兴。

    这些日子锦衣卫上上下下都很忙,他都没有时间去找她,两人也有半个多月没见了。

    今日黄瑜不在衙门里,没有了嘻嘻哈哈的调侃声、嗑瓜子和剥花生的声音,倒让青辰有些不习惯。黄瑜当值喜欢摸鱼,锦衣卫有个一怪,那就是指挥使常在外头跑,副指挥倒常在家里坐。

    青辰坐下,对陆慎云微微一笑,“今日黄大人不在?”

    陆慎云亲自给

    分卷阅读249

    -

    分卷阅读2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