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6

      炮灰奋斗史[清] 作者:玄北

    分卷阅读186

    炮灰奋斗史[清] 作者:玄北

    分卷阅读186

    完全可以数据化,教授给年轻人,让年轻人会后也能应用。总比一些摸不着看不见的经验,被带入地下来的好。”

    梅文鼎激动了,起身一拜,“若是夫人真愿意资助,那老夫在这里就感谢了。”

    敏宁起身忙扶起他,“先生,不需如此多礼,妾最钦佩像您这样的民间高人,以一己之力来研究这些高深的学识,许多瑰宝就是这么传承下来的。可惜现在的朝廷看不见这些,完全因为来自西学就看也不看。”

    对于这一点梅文鼎是深有体会,他之前在京城冒出的那点烟火,不就被儒家之道给熄灭了。

    这些年他就是看不见希望才想着著书,把所学流传给后世。

    两人说定后,就开始商讨地址。

    “不如就定在先生的老家宣州?”

    梅文鼎却自己否决了,“还是放在天津,天津是我好友李光地老家,那里不仅距离京城近,且我那些徒弟也多在天津。”宣州虽然是他老家,但当地的官员可不睬他面子。

    敏宁一听也同意了,放在其他地方就怕当地官员就给湮灭了。满大清都是儒家学者,儒家跟传教士天然就敌对,这些年也没少打嘴仗。

    这些年京城中当官的洋人,要不是皇帝护着,早被官员赶出了京城。

    “我准备建一座大型的天文观测台专门观测天体。”这个时代,皇宫里的天文仪器并不比国外天文台少,这些传教士想要来大清传教,总得露出一手让皇帝相信吧,这些西方的器具以及学识就是这么传过来的。

    可惜皇帝虽然有见解,但虽然从小学习儒家文化,这些外来之物不看重。

    他不像敏宁来自未来,自然懂得这些知识有多么重要。

    何况那些传教士,带来的知识器具只是附属品,他们最重要的任务还是传教。

    传教所宣传的学说,可是跟儒家天热然对立,想当年,皇帝年幼时,那几位宫中的传教士可差点被朝臣给怼的砍了头,要不是地震证实了汤若望的历法更加准确,那么他也逃不过那一劫。

    只是自那以后,大清官员对于西方的学说那是更加排斥,不仅对于西方的学说排斥,连梅文鼎这种将西方学说融入到古代历法中的行为都有所打压。

    敏宁有些庆幸,庆幸自己先弄出了报纸,定下了基调,那些文人不得不接受。

    再后来医学院,也只弄来了西方的器械,打开新世界大门,一下子唬住了那些中医,这才有一部分有进取心的中医研究起了西方医学。不过西方医学太脆弱,连黑死病都没有扑灭,敏宁自然不敢让人全面吸取,只挑选几样出众吸收进中医来。

    至于庄子里,多是未读过书的匠人,既然是敏宁说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就算后来学字,学的书本也是关于工匠的知识,没有沾过儒家思想,不然她非得哭不可。

    她现在有些明白了,难怪皇宫中那么多好东西却都没有流传出来,不是皇帝不愿意,而是民间那些文人抵触。

    不然也不会任由敏宁弄出来转化为商品,皇帝可是从没有怪罪过。

    敏宁开始深思,回头她若是改革,肯定也会遭到儒家的反抗,要不学学当年太祖干过的事,来一次文革或是知青下乡?凡是反对的统统去劳改去?

    商定好后,敏宁就将梅文鼎送离,他表示会去信给其他徒弟,共同来打造这个学院。

    送走了人,敏宁又在德州这边的码头绕了一圈,考虑这边的商机。

    好吧,已经都快成了她的职业病了。

    到了某个地方,就得考察一下当地哪些产业可以汇聚起来?

    德州靠近直隶省河间府,过去一点就是天津,河间府武风盛行,对于武人,敏宁还有什么好想法,毕竟在现代社会,功夫都变成了把表演性质,不像现在功夫是真功夫,可以将人打死!

    敏宁思考,最后还是选择这个问题放一放,等以后想起来了再说。

    在山东一带待了十来日后,终于在月底赶回了京城。

    回府之后,敏宁才感觉到已经看腻了的景色是多么亲切。

    结果没待上几日,皇帝又要北巡,准备在热河建立避暑山庄。而这次很有可能在蒙古多呆上一段时间,甚至有可能行至到外蒙互市。

    敏宁还能怎么样?

    自然是跟上,互市是她目前最重要的工程,自然又要去巡视一番。

    这一次就没有带上两个格格了,怕路途奔波,连元宝都送去宫里,让德妃养一段时间。

    端午节后,圣驾启程,刚走出京不远,敏宁突然发现车队停了下来。

    她这是自家产的马车,下方安装了弹簧,一点也不颠簸。

    车停下后,还是四爷过来她才知道。

    “爷,外面发生了何事?”她说着从旁边的小炉里给四爷倒了一杯茶。

    四爷不愿意喝热的,将杯子放到一旁,敏宁从旁边的一个小桶里舀了一块冰放入茶碗里,又兑上一些蜂蜜和橙子皮。

    等冰化了四爷才入口,温温的水喝进肚子里,酸甜津口,让他心里的热气也消散。

    “还不是京城那边,来了一个叫做多罗的传教士,干涉教堂内的大清教民不准尊孔祭祖,还把民间的一些习俗视为异端,简直是不知所谓!”

    敏宁心里咯噔一下,前段时间才想过传教士是事,没想到这么快就发生了。

    难道前明时发生的事,那些传教士都没有吸取到教训吗?

    利玛窦死后,那群激进的传教士,就因为反对中国的习俗,干涉明朝的朝政,遭到明朝的大势驱赶,莫非这次又要来一次?

    这里可不是西方,神权立于君权之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在这里搞这一套简直是找死!

    那些成功的传教士和满族贵族都达成了一致,想要传教可以,只有遵循利玛窦规矩,万万不能碰触整个中原的文化。

    当年为了不剃发宁愿赴死的百姓不是没有。

    “爷,万岁爷怎么说?”

    敏宁倒不担心那些传教士,她担心的是自己的产业,很多都是采用西方的知识,可不希望一切被皇帝推之门外。

    不用想,敏宁就知道这一次胜利的肯定是儒家。

    满族原本就是异族,想要名正言顺的掌控统治权,就得遵从儒家,说天下他是名正言顺。

    前朝时传教士一些行为早就令儒家不爽,这回简直是将自己的把柄往对方手里递。

    那些儒家不乘机落井下石才怪呢!

    “汗阿玛已经传了谕意给多罗,让其先将定例晓谕弄明白,以便后人遵守法度,不致违反。以后,西洋来人不再回去者方准到内地居住,如果今年来明年去,此种人不许居住。”

    敏宁了然,那简直就是告知对方,先将规矩搞清楚了,若是再乱来,慢走不送!

    虽然欢迎西洋人,

    分卷阅读186

    -

    分卷阅读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