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

      重生恶婆婆 作者:暮序

    分卷阅读35

    重生恶婆婆 作者:暮序

    分卷阅读35

    ”

    “故而,虽明知母亲此番决定全然出于慈母之心,更是为了魏氏嫡脉相互扶持,同气连枝。只儿媳仍会不同意,不同意母亲将我儿院里之事托于大嫂。”

    大长公主静静地凝望着她,神情平静让人瞧不出情绪起伏。

    沈昕颜对上她的视线,眸中泛着泪光,只里面洋溢着的坚持却是让人无法忽视。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终于,她听到了大长公主一声长长的叹息。

    “罢了罢了,既然你如此坚持,我也不愿作那吃力不讨好之事,此事便到此为止。只我年纪也大了,再没有精力理会旁的,霖哥儿院里之事便交由你这个亲生母亲作主吧!”

    沈昕颜总算是松了口气,感激涕零地向她行了个大礼。

    “儿媳多谢母亲!”

    额头伏在手背上那一刻,一滴眼泪缓缓滑落。她飞快地用袖口拭去掩饰住,只是心里却无来由地生出一股悲凉。

    她成功了么?这辈子她终于阻止了方氏夺去儿子了么?

    原来只要坚持,不管过程如何,结果却未必不会如人意。

    那上辈子她都做了什么?她明明有一手好牌,世子夫人是她的,国公府未来最出色的继承人是她的亲生儿子,可她到底是怎么混到了最后那种众叛亲离的结局的?

    ***

    “霖哥儿,怎的傻站在这儿不进去?”当杨氏气喘吁吁地赶来时,却发现魏承霖呆呆地站在门外。

    也不知是不是她眼睛花了,好像见他的眼睛有点水光?

    “祖母在里头说话,三婶,我先回去了!”魏承霖很快便掩饰住自己的情绪,朝她行了礼,头也不回地迈着大步走开了。

    杨氏是想借着他来探探沈昕颜与大长公主冲突一事内情,哪又料到这不过一会儿的功夫对方便改了主意走人,想要将他拦下,奈何魏承霖走得太快,而她又不敢在此处大呼小叫,唯有恨恨地跺了跺脚。

    她满脸无奈地打算离开,只转念一想又有些不甘,便也想着伏在门外听听里面的谈话,忽听身后有脚步声,心虚地缩了缩脖子,飞也似的便跑开了。

    沈昕颜从大长公主处离开时,抬头望了望天空,碧空万里,清风徐徐,整个人终于彻底地松了口气。

    “夫人!”几道同样充满惊喜的叫声从不远处传了过来,她迎声望去,见不远的青松树旁,秋棠、夏荷、春柳三人扬着欢喜的笑容望着她。

    三人往旁边让出一条道,一个挺拔的身影便缓缓地露了出来。那人迎着洒落在地的金光,朝她遥遥地伸出手,笑容温和:“夫人,我来接你回去了!”

    “嗯,有劳世子!”她深深地凝视着对方良久,忽地展颜一笑。

    假山后,方氏惊讶地望着前方相携而去的夫妻俩。

    沈氏怎的从佛堂出来了?难不成……

    她的心里‘咯噔’一下,蹙眉沉思片刻,轻咬了咬唇,足下方向一改,便往大长公主所在宁安院而去。

    “殿下,大夫人来了!”

    第26章

    大长公主抬眸,揉了揉额角, 吩咐侍女将装着“宁禧宫”的锦盒收好, 这才让人将方氏请了进来。

    “你怎的过来了?骐哥儿呢?怎不把他也带过来?”

    “骐哥儿今日念了好些时辰的书, 方才用了些点心,我便让他先回去休息片刻。这会子想来还在屋里睡着吧!”方氏笑着回答。

    “合该如此!他年纪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读书虽然重要, 但也不能误了身子, 那可是得不偿失。”对这个长子唯一的血脉,大长公主一向也是疼爱的, 闻言不放心地叮嘱。

    方氏应下, 又陪着她聊了好一会的家常, 这才故作不经意地问:“昨日仿佛听说二弟妹惹恼了母亲, 却是不知是怎么一回事?”

    大长公主脸上的笑意有瞬间的凝滞,双眸微眯,眼神锐利。

    方氏被她盯得浑身不自在, 正想说些什么圆过去, 大长公主已然缓缓地回答:“不是什么大事,她年轻不懂事说错了话, 我训了她几句便让她回去反省了。”

    方氏心中一突。

    不是什么大事?都闹到了那等地步还不算什么大事?

    只是她关心的不过是那事的最终结果, 过程如何却丝毫不放在心上,如今听大长公主这般回答,心中当下一沉,顿时意识到自己想得太过于美好了。

    瞧着大长公主这般态度, 看来那事是不成的了。

    若是她不知道有这么一件事倒也罢,如今知道了却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心里难免对大长公主生了几分怨言。

    还说什么事事处处替长房考虑周全,事到临头向着的还不是二房?果真是人走茶凉,夫君去了这么多年,他曾经的那些好只怕也没几个人还记在心上了。

    她努力压住心底的怨恼,故作轻松地拍拍胸口:“如此就好,初时听到下人们那般议论还把我吓了好生一跳,只想着这是不可能的啊!二弟妹为人最是温和不过,待母亲也是极为孝顺的,怎会做出那般不孝之事。”

    只是,到底心中生了怨,就算是努力克制,可又哪里瞒得过精明的大长公主。

    大长公主静静地睇着她,眸中闪过一丝失望,只不过很快也就掩饰了过去,不愿再提此事,遂转移话题问:“碧蓉的亲事你心里头可有了相中的人选?”

    她虽然怜惜故人之女,但也分得清内与外。方碧蓉再怎么也不是魏氏之女,她的亲事自己着实不适宜插手,故而也不过是拿捏着分寸替方氏参详参详罢了。

    方氏定定神,听她提及亲妹,不由得便起了早前百花宴上方碧蓉与那齐柳修一事,不由得心烦。

    这一个两个就没一个让她省心的。

    “首辅夫人所出的幼子今年十八,年纪与碧蓉倒也相当,只是怕他们家门第太高,未必瞧得上平良侯府。徐尚书府上三公子年方十七,品行端方,如若能成,倒也是一桩好姻缘。”

    “还有理国公府六公子,如今二十有二,年纪虽大些,倒也是一表人才,也不失一个好人选。”

    她深深地吸了口气,将早前便相中的几家人选向大长公主一一道来。

    大长公主听罢眉头微不可见地皱了皱。

    周首辅府、徐尚书府、理国公府,个个都是炙手可热的人家,首辅和尚书便不用说了,一个是当朝首辅,一个是掌官员升迁任命的吏命尚书。

    而理国公府较之前两府的权势虽是弱些,但理国公庶出的女儿三个月前却封了淑妃,如今又身怀龙嗣,正是得宠之时。

    “你挑的都是些好人家。”她淡淡地道。

    方氏没有察觉她的言下之意,只心中一动,忙不迭地道:“母亲也认为这三位都是好人选?既如此,不如着人探探他们的口风?毕竟碧蓉

    分卷阅读35

    -

    分卷阅读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