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1

      重生之食味天下 作者:鱼妙清

    分卷阅读141

    重生之食味天下 作者:鱼妙清

    分卷阅读141

    。

    之后的一天,父亲和二叔仿佛终于达成了一致, 他们从书房出来之后,就开始教自己厨艺。从基础的握刀到如何翻炒入味, 从冷菜的摆盘到精细的雕工, 父亲和二叔像填鸭似的要一下子把所有的厨艺都教给自己。

    小小的厉茹疑惑了, 为什么之前自己靠近厨房都会被父亲臭骂一顿,现在居然又要逼着自己学习厨艺?

    再长大一点,厉茹知道了,二叔好像生了什么病,不能有自己的宝宝了。而父亲在有了自己以后, 出过一场意外,也不能再有孩子。

    而她,就是厉家唯一的传人了。她需要放弃所有学习意外的时间,用来学习做菜。她将来必须招赘,生一个孩子延续厉家的香火。

    做餐馆的服务员,是厉茹好不容易才求得父亲和二叔的同意,这是她偶尔的乐趣所在,等到服务员的工作结束,她就又需要回到厨房,不停地练习。

    她的人生,不属于她自己。

    ……

    从思绪中醒来,厉茹站到了食味的门口。

    食味的地址是她从厨师协会中查到的。

    到的时候,正好是中午的饭点,叶蓁最忙碌的时候。

    厉茹走进食味,里面大半的位置都坐满了。客人们吃着美味的食味,那满心的愉悦是她没有在厉家菜馆里看到过的。

    厉茹找了个空位坐下,还想着接下来要干什么。

    严亦如已经走了过来,“您好,请出示一下您的预约。”

    食味的预约制,是在手机上确认预约之后,会跳出一个预约单,上面注明预约的具体时间以及人数。几个店员都会在确认预约之后再帮助客人点菜。

    厉茹一听"预约"两个字,就有点慌了,她只是过来看看叶蓁这家店的手艺,没有想到这家店居然是全预约制的。

    仿佛看出了厉茹的为难,严亦如笑道:“是这样的,我们店里实行全预约的制度,您如果想要预约,可以去柜台那边扫一下二维码下载app,等哪天预约之后再来用餐。”

    严亦如表示:……这几天遇到不少来问的人,这段话都快用烂了好嘛!

    厉茹不知道严亦如内心的吐槽,道了一声谢之后,她走到柜台这边,想着:难道还要等明天再来一次吗?

    这时,在里面做菜的叶蓁眼角余光瞄到了厉茹,感觉这个人有点眼熟。

    再仔细一想,叶蓁想起来了:“是你啊!”叶蓁记起这是自己在厉家餐馆吃饭的时候的那个女服务员,“你是来我店里吃饭的吗?”

    叶蓁心里不由的泛起古怪,这姑娘不是厉家菜馆的服务员吗?这么老远跑到食味这边吃饭,是不是有点……奇怪?

    当然叶蓁是不会猜到堂堂一个厉家菜馆的继承人居然会做一个服务员的。她想的是估计厉家菜真的除了几道菜其他的都不咋地,让自家的服务员都不喜欢。

    厉茹尴尬的笑了笑:“是啊,本来想来吃饭,但是没想到你们店里居然是预约制的。”

    既然认识那也算是熟人了,叶蓁沉吟了一下,想着反正今天的食材是多运了几份的,就问道:“那,你介不介意,多等一段时间。今天的食材有多的,我可以在把今天的订单做完之后,为你做一份。”

    厉茹受宠若惊,没有想到叶蓁居然会为一个一面之缘的人开小灶,接着点了点头,道:“好的,谢谢你。”

    然后找了一张靠近柜台的位子坐下——她还记得自己来的目的是看看叶蓁的水平。

    ***

    叶蓁今天也有一道新菜——文思豆腐。

    自从上次做了一道松鼠桂鱼之后,叶蓁对于刀功仿佛有了一种新的领悟。之前,叶蓁的刀功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就一直有点停滞不前,再多的练习也没有增添一丝的经验值。

    但是那天,听了吴瑜和小寒他们的故事之后,叶蓁冲动之下夸下海口,说要做松鼠桂鱼给他们吃。

    其实那个时候,叶蓁的松鼠桂鱼还没有练到位,偶尔在厨艺空间做的时候,仍然会出现鱼皮破裂的情况。

    但是那个时候,海口都夸下去了,叶蓁只能硬着头皮,一往无前,把自己的发挥到了极致,心神合一,反倒做出了自己最好的水平。

    从这之后,就仿佛突破了瓶颈,刀功的经验值迅速就上来了。特别是在叶蓁做那些狮子头、松鼠桂鱼、文思豆腐这类需要高超的刀功的菜品时,两仪刀法的经验值提升的特别快。

    所以这段时间,除了固定的早餐外,叶蓁每天提供的三道菜里面,必然有一道是特别需要刀功的。

    对于突破瓶颈的原因,叶蓁也有自己的想法。估计是之前练习刀功,过于追求稳定,缺乏的就是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直到那天坐松鼠桂鱼,赶鸭子上架,破罐子破摔,反倒是让叶蓁鼓足了勇气,一下子就有所突破。

    文思豆腐这道菜是清朝乾隆年间,由扬州天宁寺僧人文思和尚所创。简直就是为了测试厨师的刀工而生!只有真正练出刀工的师傅,才能在这块柔嫩软滑的豆腐上游刃有余。

    豆腐也不是普通市场上的豆腐,而是叶蓁在协会食材网站上专门订购的手磨豆腐。

    一块水嫩嫩的豆腐,先切片,再切丝。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不容半点闪失。极致的刀功,一块细软的豆腐,通常要用大片刀横切至少88刀,竖切188刀,几分钟的光景,一块易碎的豆腐就成了几千根豆腐丝,放在清澈的水中,根根清晰、粗细均匀、细如发丝。

    豆腐丝细如毛发,在水中慢慢晕开,仿若中国的山水画般美丽。

    配上同样细如牛毛的青椒丝和胡萝卜丝,红白绿相映成趣。

    这样极致的刀功,需要一般的厨师十年以上刀功的磨练,同样需要厨师手、眼、刀的三者合一,成就刀工的最高境界。

    叶蓁的刀功还是不够到家的,现在的她,即使有着两仪刀法厨技,有着飞雁刀的灵巧,也只能在一块豆腐上最多横切60刀,竖切120刀,虽然切出来的豆腐丝乍看之下也很细,但是比起那些真正的刀功大师还差的很远。

    叶蓁在这边叹息这自己的刀功不足,却不知道玻璃的外面,厉茹已经看的瞠目结舌。作为仿膳专精的厉家菜,对于刀功以及雕工的要求本就比一般的厨师要高,厉茹十五岁正式拿刀,经过8年的练习,自信自己的刀功在同龄人里也是顶尖的存在。

    但是今天,她看叶蓁的刀功,叶蓁在这边切着,她在另一边数着。厉茹知道,如果是自己的父亲和二叔,可以轻松的比叶蓁做的更好,但是和自己相比,不得不承认,叶蓁的刀功已经远远超过了自己。

    没有继续再看下去,厉茹觉得已经没有看下去的必要了。她起身,没有惊动任何人,默默的转身离开了。

    除了刀功,

    分卷阅读141

    -

    分卷阅读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