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3

      宠妃 作者:沾衣

    分卷阅读263

    宠妃 作者:沾衣

    分卷阅读263

    “这位姑娘,您有所不知。来素味斋的,多是爱好风雅的文客学子。自是不会随意吵嚷。二楼共十七间雅室,往往有人先起了音,旁人都会自行避让,专注听曲儿。如您所说的情形,自素味斋挂牌算起,还从未有过。”

    “原是如此。”慕夕瑶颔首。眼神儿示意蕙兰给了赏钱,叫人退了出去。

    “主子,这地方好生有趣儿。”蕙兰见识远远不及慕夕瑶,初见这布置,只觉稀奇。从小在慕府当差,哪里见过真正农家趣味。

    “如何?如今方知跟着主子好处多多?”

    “别。您跟着殿下一道来,奴婢更欢喜。”

    慕夕瑶泄气。这丫头也被宗政霖淫威给吓得,时时不忘提点于她。

    待得菜式上齐,蕙兰伺候着给慕夕瑶夹菜。才尝过一口,正要夸夸这味道得宜,却听隔壁雅间丝竹声骤起。

    渺渺袅袅,层层迭荡,清音泉泉,好不舒雅。

    一曲《云鹭谣》仅仅起了个头,已是让慕夕瑶来了兴致。琴艺非凡,境界深远。如此人这等造诣,在她欣赏过的诸多名曲中,也仅一人所奏曲子能与之比肩。可惜当初那人选的,是萧,而非琴。

    这头慕夕瑶闲情逸致,沉浸在琴曲中自得其乐。那边宗政霖已是面沉如墨,凤目中隐隐露了杀机。

    “狗胆包天。”若是他再迟一步,淳于瑶怕是活不成了。一脚踹开地上嗷嗷哀嚎之人,宗政霖缓步来到寝塌之前。

    看着榻上浑身赤裸,目光呆滞的女子,宗政霖怒气陡生。

    “本殿可曾告诫过你,但凡离开书社,必得让护卫紧紧跟随?”

    淳于瑶瑟瑟发抖,身上布满青紫淤痕。尤其胸前,还在隐隐作痛。双手死死扣住身下被单,只默默流泪,呜咽着一个字也说不出口。

    宗政霖眼看面前女子被人欺辱得不堪入目,再生着一张与慕夕瑶极为相似的面孔。火气顿时压制不住,抬脚就踹翻了榻前矮几。

    “混账东西,给本殿拖出去砍了!”

    地上被折断手臂,嘴角尚且淌着血迹之人,见六殿下如此震怒,出口就是取他性命,已是再经受不住,哀叫一声闭过气去。

    “殿下,此人乃冠军侯侯府二房长子。殿下三思。”卫甄自在门外听出里间动静,从始至终不敢抬头。床上女子虽与殿下无甚干系,可那张脸……不想死的,还是避着些好。尤其是碰了这事儿,忌讳大到想想都令人心颤!

    冠军侯……宗政霖杀气更甚。太后娘家人,宗政晖好大手笔。

    “废了他双手,将人带到岳来楼看押。那双狗眼也无需再留。”

    六殿下从来不是温软之人。触了他底线,手段惯常狠厉偏激。

    再看床上淳于瑶目光空茫,竟是连男子面前遮羞都顾不上,显见是生了求死之心。

    “若想寻你那亲弟,便收起作死打算。当真想不开,本殿也不吝送你一程。”

    淳于瑶本是绝望的脸上,随着宗政霖冰冷话语渐渐起了变化。最后终是泪如雨下,蜷着身子痛哭失声。

    卫甄扛着人悄然退下,带门时候,只见得殿下抬手解了披风。经了此事,怕是殿下与太子算是彻底撕破脸皮。依殿下脾气,接下来日子该是清闲不了。

    素味斋中,慕夕瑶意犹未尽。只可惜隔壁之人一曲过后再无声息。正收了心思打算好好用饭,却被隔壁两人说话吸引了心神。

    “殿下,于音律一道,您已是自成一家,少有人及。能于政务闲暇有此功底,在下敬服。”

    “先生谬赞。本殿也只是略得其味。比不得先生所创徽体,于文士中声名远扬,影响颇深。”

    徽体?慕夕瑶眼中精光乍现。今日倒是来得正巧,竟在此处遇了熟人。当先出口那人身份,也是了然于心,无需置疑。

    第二二九章 偶遇

    肖烨亭竟在此处。不知与陶翁不修边幅相较,“北肖”又是如何风采。

    慕夕瑶示意蕙兰莫要出声儿,自个儿竖着耳朵听两人说话,一面不忘津津有味享用吃食。偶尔听隔壁两人说得有趣,便捂了嘴窃窃而笑。如此有失风仪,看得蕙兰止不住叹息。

    主子这模样,分明是被殿下纵得没了正形。

    “殿下,伍大人如今可过了清河渡口?算来到章台还需大半月功夫。这一趟过去,怕是不容乐观呐。”

    “先生所言极是。可惜伍安华走得太过匆忙,许多事情不及交代。”

    “恕在下直言。就怕伍大人刚正太过,听不进您劝诫。”

    隔间静默良久,传出宗政明一声长叹,“若是此案不成,也只能保他周全。”

    慕夕瑶缓缓搁了竹筷,眉宇间带上疑惑。

    章台,案子?她是否错过了什么?能让宗政明做如此打算,定然非同小可。

    闭了眼睛努力回想,好似有模糊记忆一闪而过,快得她抓不住头绪。能让上一世浑浑噩噩的慕夕瑶留有印象,可见这事情已是闹得人尽皆知。

    正烦扰间,目光无意中扫过角落水磨,慕夕瑶身子一震,眸子倏然睁大。

    是它!竟是原本该发生在章和十五年年初,震惊大魏的三州捐税一案!而此案初始,便是自章台拉开序幕。整个案件波折不断,期间落马之人不计其数。直到一年后才由元成帝钦点巡察使陈廷玉赶赴柳州,又经大半年明察暗访,终是抽丝剥茧,将一应涉案官员尽数收押,送盛京查办。

    九百万两税银贪墨,最终落定却是盛京朝堂近三成官员牵扯其中,停职罚俸。直接涉案之人,俱是午门抄斩,九族流放。明面上此案尘埃落定,只半月后,关内侯突然暴毙,太子太傅王崇焕卸甲归田。明眼人一眼看穿其中猫腻,俱是沉默以对,三缄其口。

    只因关内侯乃当今已逝元后,周后娘家兄长,大魏太子嫡亲娘舅。之后元成帝命太子入翰林纂修《魏典》,收回其盛京兵权,这也导致废储之说闹得纷纷扬扬。

    如此重大事件,宗政明竟被牵扯其中?慕夕瑶神色凝重,抚额沉思。

    除她之外,如今恐怕没人能料到章台一事牵扯竟如此之深。宗政明如今打算,显然此事未引起他足够重视。别说保伍安华无事,就是他自身,也是身陷危局。

    上一世宗政晖背后之人设局,本是想强势阻断宗政霖仕途。可惜被那男人看穿,反戈一击逼得宗政晖差点丢了储君位置。而第五佾朝趁势而起,出谋划策,辅佐宗政明渔翁得利。

    这一世,宗政晖竟将矛头直接转向宗政明。是顾忌宗政霖底蕴莫测,不敢妄动。还是想尽早铲除与宗政霖多番联手,同样深受元成帝看重的宗政明?

    慕夕瑶端起茶盏,眸子微微眯起。透过升腾的雾气,看向角落里安静搁置的一方水磨。

    柳州,水磨之乡,汉水明珠。

    分卷阅读263

    -

    分卷阅读2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