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4

      江湖对我误很大 作者:沐雨聆音

    分卷阅读144

    江湖对我误很大 作者:沐雨聆音

    分卷阅读144

    吧, 我保证不把斗笠丢掉, 总行了吧?”

    石桐宇神色稍霁, 叮嘱道:“我们打马疾行, 离得不远了,很快就到。你小心点, 别淋雨了又流鼻涕, 更难看!”

    被他这句话戳中了死穴, 梁少爷果然一路都没再试图掀掉那个朴素的斗笠……

    等两人到了汤王庙, 雨势更大。

    大雨滂沱, 秋寒阵阵, 视野里灰蒙蒙一片, 如同一幅泼墨山水, 一路上行人绝迹。仿佛世间只剩下他们两人并骑,来到了天地尽头。

    梁御风催马又前行数步, 看清了眼前景象, 不由目眩神迷。

    汤山一带山清水秀,雨水冲刷下更显得林木明净, 翠色'欲滴。

    东南坡的汤王庙附近, 聚集了九个温泉泉眼,终年泉水汩汩, 热气腾腾。传说中上古英雄后羿射落的九个太阳,就落在了这片土地上……

    大雨倾盆,水花飞溅, 露天的泉眼上热气升腾,乳色如沸,云蒸霞蔚美不胜收。

    汤王庙始建于唐时,红墙青瓦,高大恢弘,在茫茫雨幕中若隐若现。庙后三棵古老的银杏树,龙盘虎踞,巨冠参天,怕不有千年以上的树龄。

    绵密雨势中,扇形的黄叶蹁跹如蝴蝶,坠落地上,铺成厚厚一席叶毯。被雨水浸润后,色泽愈发鲜明,灿亮如金,竟给这雾雨霏霏的天地间平添一抹亮色。

    他在那里看得发呆,石桐宇已经下马前去叩响了庙门,向知客僧道明了来意,又回身过来,冒雨牵着梁御风的马进了寺门。

    从伙计那里打探来的消息没差,唐龄等人果然寄居于此。提到杏林春暖,连庙中住持都忍不住露出钦佩之色。这位蜀中神医仁心仁术,早已誉满江湖。

    梁御风他们都被大雨淋了个透湿,无奈没带换洗衣物,只能借了干净手巾草草擦干头发,一人捧着一杯热茶,等着唐神医到来。

    “唐神医,你的金针我们带来了!”

    甫一见到唐龄出现在门口,看见他那张熟悉的清秀脸庞,梁御风喜不自胜,站起来就挥手。

    可惜,他们等到的不仅是唐龄,还有一脸冷肃的贺云阳。

    梁少爷将锦盒殷勤送上。

    唐神医刚一接过,贺云阳就在一旁道:“好了,东西送到,大家就此别过。”

    石桐宇闻言,怫然不悦。

    外面雨势未停,这人就下逐客令,什么意思!

    如果只有他自己也就算了。可梁少爷穿得单薄,衣衫又都淋湿了,当然不可冒雨离开!

    他冷脸道:“重阳之会前夕,人人都在为比武做准备。我们却不惜冒雨为唐神医送还金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这就是阁下的待客之道?”

    他这话说得很不客气,但贺云阳肃然道:“借地避雨一事,你们问住持就好。出家人慈悲为怀,不会拒绝的。恕阿龄不能奉陪!我们先走一步。”

    他干脆利落拉起唐龄,掉头就想回厢房。

    梁御风见状,立马明白。

    这人是把他们当洪水猛兽提防着呢,生怕纯良的唐神医又被骗了!

    他眼珠一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把攥住了唐龄的手腕,叫道:“唐神医!”

    唐龄哭笑不得,顿在当场。

    贺云阳拉着他的右手,梁御风拉着他的左手,两人还都抓得紧紧的,各自使劲,当是拔河呢!

    他再是性情温柔,也没兴趣被两人扯来扯去,衣袖一振,示意他们松手。

    贺云阳依言放手,道:“阿龄,此人轻浮无赖,尤擅花言巧语,你莫再被他骗了!”

    这位天山剑客,明明年纪不大,又生得一副英俊相貌,却总是板着脸,开口也是极其标准的官话,拿腔作调,方正又无趣。梁少爷觉得简直是暴殄天物!

    唐龄倒是见惯了,含笑点头。

    他们两人相交莫逆,他当然不会不重视贺云阳的话。

    何况自从两人相识以来,天山剑客就自发产生了一种大哥照拂小弟的责任感。

    ——虽然他一再告诉对方,长得矮一点不等于年纪小。

    ……明明他才是年长的那个好吗?

    转过头,他对着梁御风歉然一笑。

    随即就垂下眼帘,目视手中的锦盒,当他迫不及待打开盒盖,看见那排失而复得的金针,不由眼露笑意。

    这是当初传授他医术的师尊留给他的唯一信物,他一直很珍惜地使用,当然不希望丢失。

    他羽睫微颤,掩不住惊喜之色,转头向贺云阳看了看。

    贺云阳会意,不情不愿地替他向梁御风两人道谢:“阿龄多谢你们两人将金针送还于他。”

    梁少爷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们两人以目示意。

    这可真是奇怪,这两人居然心有灵犀,根本不用语言沟通!贺云阳只是看了唐龄一眼,就猜到他想说什么……

    难怪江湖上传说这两人形影不离,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呢。

    唐龄收起金针,端端正正向他们行了个礼。

    梁御风他们赶紧回礼。

    贺云阳冷眼旁观,见他们互相施礼已毕,立刻道:“既如此,事情已了……”

    竟然打算旧话重提,将唐神医与这帮无良的骗子立时隔绝开来!

    可是——

    他话未说完,梁少爷忽然鼻子耸动,狠狠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唐龄的行医之心立刻被激发,他马上伸手,搭在了梁御风的腕脉上。

    贺云阳暗道不好!

    他知道,现在他就算摆出千百个实例,再是苦口婆心,也无法说服唐龄离开病人了……

    两刻钟之后,他们几个已经一起泡在了汤王庙中的温泉里。

    汤山多温泉,泉暖而香,可以浴,浴则体浩,淑则齿洁。

    汤王庙里的这两口泉眼,一口是沸泉,温度极高,把鸡蛋放到里面很快可以煮熟。

    另一口是温泉,温度适中,清澈透明,具有健身、益体、治病的功效。南北朝萧梁时期还曾被皇帝封为“圣泉”。

    这眼温泉就在庙后,整个汤池修砌成长八角形,长约十五丈。

    汉白玉的池壁清润无瑕,衬得池中水更显清澈,热气升腾,如云似雾。池底的泉眼仍在缓缓涌出热水来,涓涓淙淙,池壁四面留有八个孔窍通流。

    这泉眼出自地下,源远流长。因此温泉周围数里的土地都受其影响,四时如春。

    虽是已近深秋,附近的竹林仍是竹叶滴翠,当真是一气无冬夏,三秋永注春。

    池上修建了平顶的亭廊,让泡汤泉的人无须顾忌这样落雨的天气。

    亭廊的屋檐下,横放着承接雨水的竹管,竹架上斜斜悬着竹筒。此物名曰僧都,又名惊鹿。

    竹管引水落下,每当雨水溢满竹筒,啪地翻转,流入底下的石钵水池中,无水重又上翘。这样重复地接水、出水翻转,发出连续的清脆声

    分卷阅读144

    -

    分卷阅读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