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7

      妙步生莲 作者:青木源

    分卷阅读137

    妙步生莲 作者:青木源

    分卷阅读137

    着宫里的赏赐和封地上的赋税。王府里还没有女主人,所以是罗夫人管家。

    “……萧二娘不敢漫天要价,何况不过只是这点小玩意儿,阿娘也太节省了。”猫儿不管家事,也不知道府上进项开支到底如何,不过那几个东西还是能买得起,银耳贵重,就是因为物以稀为贵,既然萧二的庄子上都量产了,那么售价再和以前一样,那就说不过去了。

    “毕竟是萧家,面子好歹都要给。”罗夫人擦了擦嘴角。

    “那也是燕王一系,博阳侯都算个甚么玩意儿!”猫儿大步走到榻上坐下来,“他女儿都被逼的做这活计了,能让人高看到哪里去。”

    “……你这话可别在外面说。”罗夫人当初以为自己命快没了的时候,敢称呼太皇太后为萧氏,如今安享富贵倒是没那么大的胆子了。

    “儿有那么笨么?”猫儿都不知道母亲到底是担心些甚么。

    “你呀,好歹懂事点。”想起上回的事,罗夫人都止不住的生气。好好的和那些贵女建个面,要是觉得合适正好做王妃,谁知道自家儿子当着那些小娘子的面把那些血淋淋的猎物挑给人看。

    哪家娘子受的了这个!

    罗夫人顿时气不打一处来。那里头被吓的正好有她的娘家侄女,大嫂胡氏一心想自己女儿做王妃。结果小娘子被表兄那么一吓,回去就起了低热,将爷娘吓的不行。

    胡氏后来还到她这里来哭诉自家女儿的不容易。

    猫儿才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他撇了撇嘴,“反正不是这家就是那家,到时候定下来了,东宫会直接说的。”他蹬了脚上的锦履,夏天里穿这个太热了。

    “说不定啊,太皇太后会给你萧家女。”想起这几年来太皇太后给高凉王和天子萧家女,说不定自家儿子也会是这样。

    “……”猫儿撇了撇嘴,没有说话。

    **

    萧丽华最近很忙,庄子上的事一件跟着一件,银耳被种出来之后,她第一想到的便是献给宫中的太皇太后。

    银耳金贵,可是在宫里未必有多少见。皇太后和太皇太后基本上每日都会服用,献给东宫说是侄女孝心,说起来还是想要吸引那些贵妇。

    太皇太后口中的东西,能有多少是差的?

    下面的管事娘子将账本拿上来,萧丽华看到账房上记下来的数,嘴角微微勾起一些。

    “二娘,你说想要在洛阳买地?”小慕容氏这几年手中充裕了一些,那些胡商没有了被官吏层层敲诈,身上负担轻了许多。加上有萧家的便利,其中利润自然是比以往要多出许多。

    “嗯。”萧丽华点头,日后皇帝是要迁都洛阳的,平城再好也待不了多久,等到太皇太后双脚一蹬,皇帝就要建造新都了。到时候平城的一切都要搬到洛阳里。

    “阿娘,我让人去问过了,洛阳如今的地价也不高,买了正好。”要是日后等到迁都,那才是真的一寸田一寸金,赶紧趁着现在早准备。

    洛阳是汉晋旧都,可是这么多年下来,北方打成一锅粥,洛阳也早不复当日的风采了。萧丽华琢磨着,不如趁着地价还低,赶紧入手一片,就算到时候再卖出,其中的差价也足够了。

    “可是买了地又有甚么用?”小慕容氏知道女儿有想法,可是这要是买地,还是要仔细考虑一下,“你阿爷又不是洛州刺史,买了我们一家子也不可能到那里去。”

    “最近二娘不是说庄子上的地不够用么?”小慕容氏听女儿抱怨过,说庄子那些地方太小了,养殖蘑菇银耳之类的占地不少,还别说另外要地方来给佃户播种,“不如到城郊看看,有没有好地。”

    “阿娘,如今平城里的好地都被那些人给抢走了。”萧丽华有些不知道怎么劝小慕容氏了。

    现在要去买,不但是高价,还得看人脸色不知道别人愿不愿意。更重要的是,皇帝几年之后的改革太铁血了!平城内的贵族不但要连人带家当的迁去洛阳不说,连死了都不准人葬回去的啊。

    就算买了也根本没有用!

    “阿娘,买了又不会掉块肉。”萧丽华叹口气,这买地有时候真的靠的是运气也眼光,“这会那边的地也不贵,选几块好的,就当时为将来着想,万一阿兄有了出息,也好作准备。”

    不过这是不可能的了。

    “嗯,阿娘再想想。”这事终究不是小事,小慕容氏需要想想。

    萧丽华点点头,她叫过贴身侍女,让人送最近出产的银耳和其他的东西到燕王府去。原本萧丽华是想直接给常氏的,不过考虑到长公主这会还在,要是直言点名那就是打脸了。别到时候又结下长公主这么个梁子。

    ☆、第58章 雨夜

    清晨,晨光已经完全出来,将天际完全照亮。

    秦女官袖着手,看着那边坐在席上的萧妙音。萧妙音寅时三刻就起来了,然后就是背书,如今小皇帝已经十五岁,这年纪已经可以去朝堂,而不是一味的读书了。李平自然是不用再来专门教那对双胞胎。

    双胞胎兄弟太皇太后已经派另外人去教导,至于萧妙音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她原本就是捎带的,既然这会没叫上她,自然也是没有她的事。

    幸亏这会主流是学那些尚书曲礼之类的东西,这些没有师傅教,但是拓跋演看的那些书上还留着他的一些注释,萧妙音靠着那些,看懂也不成太大问题。

    宫廷中除了锦衣玉食之外,就是这些典籍了,实在是丰富。

    “三娘子,该休息会了。”秦女官瞧了瞧那边的漏壶,算算时辰,外头的天已经大亮,估计也不是很早了。

    “嗯?过的这么快?”萧妙音将手里的书卷放下,喝了一口蜜水润了润喉咙。

    “是呀。”秦女官笑道,“这时候,恐怕朝中诸公都已经上了朝堂了。”

    贵族们尤其是身上有官职的,早上寅时二刻摸黑起身,“诸公每日天不亮的就要起来,曾经还有过因为冬日清晨太黑,看不清道路摔下河去没命的都有。”

    萧妙音一听顿时捂住嘴。

    “……”饮过蜜水,接着上来的是银耳粥。这东西对女子有很好的作用,听说两宫更是每日服用,银耳此刻多是靠入山中采集,产量不多多处于蜀地,珍贵的很。只是一小匣子,就要好十几车的布帛。

    不过这在宫中也算不上是什么太稀贵之物。

    自从萧妙音来了初潮之后,负责她饮食的女官就更加的注意,虽然没有让御食曹里过问,但也小心翼翼的厉害。

    银耳粥是混了梨子煮好的,不知道炖

    分卷阅读137

    -

    分卷阅读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