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

      七零年代淘金记 作者:甜饼

    分卷阅读44

    七零年代淘金记 作者:甜饼

    分卷阅读44

    这不,让我过来一趟,您帮我递句话,成吗大叔。”

    “行,我帮你问问。”大叔心里其实有点瞧不起这小姑娘,别是看人家郝主任心好,就故意拿一个鸡蛋过来感谢,然后闹得郝主任不仅不好意思收东西,还得又往里添吧。

    说话的时候,门卫大叔也是这么跟郝主任说的,“您不知道这些老农民,外表看着憨厚,心思可深着呢。就没有他们不占的便宜,看看,爹妈都离婚了,这能是什么好孩子。”

    郝主任有些无语,不轻不重道:“我去看一眼好了,小姑娘家家的,也不容易。我倒是觉得,她和你想的不一样。”

    怎么形容呢,她的眼神很干净,不管看什么都大大方方。好奇也许是有的,但并没有贪婪和**。

    “郝主任。”叶悠悠看见郝主任,隔得老远就冲她挥手。

    神神秘秘的把她拉到拐角的树后头,上班时间,这里没人。从背篓里拎出十个鸡蛋,和一大**蜂蜜。

    “您别嫌弃,鸡蛋是自家鸡下的,蜂蜜是掏了一个蜂窝,搁了一天,滴出来的。也不是啥好东西,就是表个心意。您千万要收下,您这回不收,下回我妈和我姥就得亲自来送了。其实这一回他们也想来的,可是请假就得耽误工分。您知道的,咱们农民种地是本份,不能耽搁。”

    “你这孩子,话都让你说完了,我还能说啥。行了,东西阿姨收下了,跟我上楼,带点点心回去尝尝。”

    “不行不行,我家也有点心,还没吃完呢,真的,不骗您。”叶悠悠一边说一边往外退。

    瞅着个空就跑出了厂门,只留下在她身后笑着跺脚的郝主任。

    十个鸡蛋就不说了,虽然稀罕,对郝主任也不是很难得的东西。但是一大罐的蜂蜜,可就金贵了。现在的糖票多难得呀,拿着糖票也不见得买得着。更别提蜂蜜了,听说只有大城市有得卖。

    家里的大人孩子多久没吃甜的了,再看看这蜜,晶亮晶亮的看着就馋人。

    多纯朴的好孩子,郝主任的心彻底偏向了叶悠悠。

    叶悠悠从厂子里出来,就去了汽车站,从镇上坐车去沐东市,她已经算轻车熟路。

    先去供销社,直奔二楼的自行车柜台。里头就有她常坐的,夏国安的那一款自行车,标准的二八大杠,结实耐用。

    但二八大杠以叶悠悠目前的身高根本骑不了,眼睛自然而然的落到了二六的飞鸽上。清秀漂亮,再适合不过。

    其实淘宝里各种各样的自行车很多,不管永久还是飞鸽都是一直存在的经典品牌,但她一来找不到七十年代的款式二来自行车一栏全是灰影想买也买不成。所以,只能作罢。

    想办法从供销社里买吧。

    看看时间,在背篓里装了些东西,她现在谨记,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慢慢在沐东市里转悠,专门挑看起来生活过的不错的居民区走。

    眼瞅着一对慈眉善目的老头儿老太太,说说笑笑拎着菜篮子往家里,便悄悄跟了上去。没走几步,就被老头儿回头给瞪住了。

    等发现是个小丫头,自己也愣了一下,老太太赶紧扯了一把老头儿,对叶悠悠说道:“小姑娘别怕,我家老头儿面重,可不是坏人。你是跟我们同路吧,怎么往常没见过你呀。”

    真是警觉啊,叶悠悠有点骑虎难下,干脆硬着头皮上前,小声道:“我家里有亲戚从上海回来探亲,您晓得吧,上海那边的东西可多了。”

    老太太眼睛一亮,拉住叶悠悠,“我当然晓得啦,上海的东西质量最好了。你们亲戚一定给你们带了不少好东西吧,有没有用不上的,咱们换呀。”

    当真是上道的不能再上道。

    老头哭笑不得的看着他们,干脆扭过头,一脸别扭的帮他们望风。

    背篓里五斤面粉,一斤白糖,二斤花生油,和五斤面条。

    果然全是好东西,老太太的心“呯呯”直跳,“小姑娘呀,你想要什么?”

    “我哥一直想要一辆自行车。”

    老太太懂了,这就是要钱咯。两个人比比划划,最后二十七块钱成交。

    老头儿回去取的钱,还顺便拎了个空篮子把东西装上。心里对这种行为还是有点看不上,便一直板着脸。

    叶悠悠本来就有点害怕,现在更是一直低着头,不敢吭声。

    老太太笑嘻嘻道:“丫头,咱们啊这叫相互帮助,我们得到了我们想到的,也帮助了你哥哥得到他想的,对不对。”

    “对对对。”叶悠悠点头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

    交割完毕,老太太才偷偷指点她,“傻丫头,以后少往这里来,这边啊,都是离退休老干部住的地方。虽然说工资都不低,但是老顽固也多。你往西城去,那边都是厂矿和企业,不光人多也活泛。”

    我滴个娘啊!

    叶悠悠总算知道,为啥这老头这么警觉了,简直就象个老刑侦,敢情就是啊。亏得她遇着的老太太是好人,不然今天她算是栽了。

    看小姑娘汗都下来了,老太太哈哈大笑,伸手给她抹了一把汗,“不管什么时候,人都是要吃饭的,特别是咱们人老了,啥都不讲究,就讲究口吃的。”

    叶悠悠都傻了,拔腿就往城西跑。她之前乱走乱闯的纺织厂,就在城西,这一片好几个大厂。偷偷走了几家,凑够了快二百块钱和几张工业票,才赶到纺织厂,敲开张霞家的大门。

    现在是中午,家里没人。叶悠悠等了一会儿,才等到张霞和他老公回来。

    叶悠悠还没吱声呢,张霞一眼认出她来。一边把她往家带,一边埋怨,“这孩子,咋这么长时间不来呢。”

    “得等机会呀,有些东西不是总有的。”叶悠悠笑嘻嘻的编瞎话。

    这倒时,张霞也理解,粮油店都没有供应的,找关系都供应不上的东西,要是小姑娘能天天搞来,才是神了。

    张霞家的单元楼门洞里,叶悠悠藏了一个大口袋,被张霞的老公扛了上去。

    虽然口袋扎得紧紧的,可是路上遇着邻居,还是一眼认出来,绝对是粮食,一脸羡慕的摸了一把,“这是上哪儿倒腾来的呀。”

    “家里亲戚送来的。”张霞应了一声,张霞的老公也加快了脚步。

    到了张霞家里,张霞的老公负责做饭,张霞热情的留叶悠悠在家里吃。

    “不用了张姨,我吃过了才来的。您看看东西,我这回想的东西,也有点难。”她没先说要自行车票,而是先把口袋解开。

    整整五十斤的面粉,纯白的,一级精粉。

    张霞激动的嘴都哆嗦了,这么好的面粉,这一口袋就值一百多块,这孩子要是收钱就好了。

    “你这回想要什么?”豁出去了,说啥也不能把五十斤面粉放走。

    “想要工业票,买辆自行车

    分卷阅读44

    -

    分卷阅读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