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0

      七零年代淘金记 作者:甜饼

    分卷阅读110

    七零年代淘金记 作者:甜饼

    分卷阅读110

    易不了。这年头哪儿有买卖房子的呀,所有的房子都是国家的。统一分配给个人,只能住,没权利再转给别人。”施红一听她的话,就摇头了。

    “一点办法也没有吗?租也可以的。”叶悠悠一听急了,她最迟两年后也要来沐东市念高中的。有了房子,她才能把姥姥接过来,柳满红也不用去挤宿舍,没有房子这一切都成了空。

    “没有租这回事。”施红叹了口气。

    “不过,倒是有一部分房子,也许是可以的。”

    “什么房子。”叶悠悠失望之余,又升起了希望。

    第55章 搬家

    建立新中国后,所有民国时期的房子都被收归国有,然后重新安置。就比如现在这个小院,以前是属于秦大姐家的,后头收归国有,还是允许他们居住,但也按着物尽其用的原则,将施红安置了进来。

    秦家是属于家里有人外逃的,成份不好,才会这样。

    对于普通小老百姓来说,民国时期的房子在重新登记后,还是会回到自己手中。

    “我知道几户,就是这个情况,有一家姓杨的,抗战的时候给军队送过粮,还冒着生命危险给他们打探消息。后来,当年的老首长给了钱,他们就把屋子重新翻新了,老大呢,有好几间空置的屋子。”

    施红掌握的信息真是五花八门,关键时候信手拈来。

    “那他们愿意把房子租给我吗?”基本上叶悠悠明白了,想要单门独户的租间房子,可能性是不大的。就算他们愿意和别人同住一个屋檐下,还要看房主愿不愿意租。

    建国前,大量的老百姓没有自己的房子,建国后,第一件事就是要让居者有其屋。但国家又没有能力建设足够多的住宅,只能将原有的住房,收回来再摊出去,住房面积当然就非常有限。

    想要达成后世的水平,还需要很多年的发展。这个阶段,能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让所有人都有地方住,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谈什么舒适不舒适,那是以后再努力的方向。

    叶悠悠想明白过来,才知道自己以前想的太简单了。以为有钱有粮就能买到房子,殊不知这个时候的房子,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的。

    大量产权都不在个人的手上,就算有产权的,压根没有交易渠道,只能私下写个协议,到了后头谁知道认不认帐。

    “有啥不愿意的,不过对外不能说租房子的话,到时候你一个月交点粮食给他们,说是搭伙。私下里,你们还是自己开火,这解决了。”

    说白了,交点粮食当房租。

    “杨家好打交道吗?”叶悠悠还是有点担心,万一要是不好相处的人,自己一家三口都是女人,很容易吃亏。

    “嗐,看你说的,我特意点了杨家,就是觉得他们一家子还算是厚道人。总之,小毛病不可能全然没有,但不是那种会欺负人,会故意害人的人家。”不然她也不敢介绍给叶悠悠,这可是个大主顾,她还指望着从她身上多捞点好处呢。

    “那我先谢谢红姨了,有空帮我牵个线,看看人家的意思怎么样?”说着拿出书包里的五斤面条当是谢礼。

    “行行行,我一准给你办好。”施红的眼睛都笑眯了起来。

    “还有件事,你上回收的手镯,还有配套的项链和胸针,你收不收。”上回叶悠悠大方收了手镯,那家人很满意,又托她来问,想把剩下的也拿来换粮食。

    “收,不过他们真的不考虑留一件吗?”哪怕留个胸针也是好的呀,用不着十年就能换套房子回来。对于一般的小老百姓来说,可能一家子的生活都会不一样了。

    “你以为他们没留啊,你呀,用不着替他们家操心。”施红笑了。

    她特别喜欢跟叶悠悠打交道,不光是她出手大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是个厚道人。做掮客本来就担着风险,能选择的话,她当然是希望跟厚道人打交道。

    叶悠悠也不过就是提一提,见她这么说自然就不再提了,等着东西送过来,其实并不是配套的,只是同样是奢华的欧洲宫廷风,所以不了解的人才以为是一套。

    胸针是一枚小巧的凤凰样式,这叫叶悠悠心中一动。欧洲是没有凤凰的,他们一般用孔雀,但国内也不会用这么华丽的镶嵌风格。虽然她暂时搞不懂,但不妨碍她欣赏这枚胸针华贵的美感,收,必须得收。

    项链也是繁复无比的风格,感觉上华丽的可以戴上就走进凡尔赛宫参加舞会,也不会有丝毫的违和感。

    “他们这回狮子大开口,我给压了价,五十块钱加五十斤大米。”施红不动声色的提了提自己的作用。

    “多谢红姨,有您把关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除了给卖家的,叶悠悠又单独给了施红五块钱加几斤粮票。

    之前给过面条了,加上长期合作,施红的粮食够吃后,也愿意攒点钱。

    叶悠悠回纺织厂的时候,王桂花早就在柳满红的宿舍里坐着说话了。

    “你咋才回来,刚才东方来过了,赶着上班又走了,这是她拿来的水果,你们带回去吃。”三只苹果,又大又红摆在柳满红的床头。

    “一人一个。”叶悠悠留了一个给柳满红,跟着王桂花准备回家。

    “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好过了,现在都有水果了。”王桂花闻了闻苹果,都有多久没闻过水果的香气了,不刻意去想,她几乎都忘了上一回吃水果,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叶悠悠骑着自行车,听王桂花在后座上说话,不由微笑起来,是啊,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的。她要让姥姥看到她曾看过的那些美好的事物,享受她曾经享受过的美好的生活。

    客车上,叶悠悠跟姥姥小声说着找房子的事,“如果有消息,她会送信给我妈,要是一切顺利,姥姥就去城里和妈妈一起住。我看看能不能转学,就算不能转学,过两年我也要去城里上高中的。”

    总比现在一家就三口人,要分散在三个地方好。

    “你转学我就去,天天给你做饭。不然我还是先呆在村里,干活还能赚点工分呢,养点鸡下点鸡蛋啥的。去了城里,什么都干不成,岂不是成了吃闲饭的。”王桂花有点犹豫,光靠柳满红一个人的工资,可支持不起三个人的生活。

    若是为了照顾外孙女,她倒是愿意,若是过去吃闲饭,她就不太愿意了。

    “怎么就是吃闲饭的,我还怕您去了谁都不认识,嫌没意思呢。”

    “村子里倒是谁都认识谁,有什么用呢。”王桂花叹气,说起来她不是不伤心的。住在小湾村几十年,早把这里当成了自己家。没有冲突的时候还真以为,都是一家人了。等起了冲突才知道,自己永远都是他们眼里的外人。

    这会儿倒是一个一口桂花婶子的,上前套近乎,说来说去就

    分卷阅读110

    -

    分卷阅读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