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6

      七零年代淘金记 作者:甜饼

    分卷阅读296

    七零年代淘金记 作者:甜饼

    分卷阅读296

    样。

    “生个女娃娃,跟悠悠这样懂事听话的,咱们以后就享福了。”叶胜利脸上一直保持着傻笑。

    柳满红愣了一下,低头抹了一下眼角,王桂花连说几个“好”字,“不管男女,生个皮实的。”

    只要健健康康就好,这是王桂花的心愿。

    “这些日子我就住这里了,悠悠周末也到这里住。”王桂花的东西都带来了,打算好好伺候女儿把孩子生下来,再加上坐月子,这个年纪生孩子,可马虎不得。

    一家人吃了个饭,王桂花又给叶悠悠包了一包自家炸的花生米和一包卤肉,“家里没啥事,赶紧回学校,这些东西带回去给同学吃,以后要一块住四年,关系得好好处。”

    “知道了,姥姥。”这回是叶胜利开车把俩人给送了回去。

    送到学校门口,叶悠悠便不让叶胜利再送了,“同学看到了不好。”

    虽然不是什么好车,但这年头有车接送的,都得引起议论。

    “那小辛记得把悠悠送到宿舍门口。”叶胜利把他们放到学校门口掉了头,一路上哼着歌,恨不得走路都带风。

    叶悠悠主动牵起辛墨浓的手,“你知道吗?大学里头有件什么事是必做的,不然会遗憾一辈子。”

    辛墨浓抚额,“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爱你是必做的。”

    叶悠悠笑的肩膀直抖,“算你过关。”

    “大学里头必须要谈一场恋爱,不然简直辜负了大好时光。”叶悠悠抱住辛墨浓的胳膊,小鸟依人般歪在他的身上,走在学校的林荫道上,时间仿佛都变得更加从容精致。

    半个小时后,他们坐在台阶上大啃卤肉,“真香,晚上净顾着高兴,都没吃多少东西,你多吃点。”

    “你同学怎么办,不是给他们带的。”辛墨浓嘴里塞着卤肉,含糊道。

    “还有花生米呢。”说起这事,叶悠悠终于想起来了,“中午的茶叶蛋哪儿来的呀。”

    “买的,学校东侧门出去有条小路,有附近的居民在那条路上卖东西。”辛墨浓说道。

    “嗐,现在可以自由买卖了?”叶悠悠一喜。

    “政策上没松绑,但是快了,反正现在没人抓。偷摸着卖,也没人管倒是真的。”

    “真好呀,不过,你才来一天就把这种地方摸清楚了,也太快了吧。老实交待,咱们学校有多少漂亮女生,你是不是也摸清楚了。”叶悠悠用脚去踢辛墨浓的脚。

    “摸清楚了。”

    “你还真摸清楚了?”叶悠悠眼睛都瞪了起来。

    “嗯,有个大美女,天字第一号漂亮的那种。”辛墨浓甚至吟了首诗小小形容一番。

    眼看叶悠悠手里的花生米有当头扣下来的危险,才语气一顿,“这位大美女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这还差不多。”叶悠悠在他脸上“啵”的亲一口。

    “我送你进去。”辛墨浓把她走到女生宿舍楼下,在宿管阿姨的虎视耽耽之下,目送她上楼。男生是上不去的,只有开学第一天送行李的家长例外。

    “还没睡呢?”叶悠悠回去,看大家跟茶话会似的说的正热闹,把自己的花生米拿了出来,“加餐。”

    “哟,这个可香,你家条件可真好。”有同学抓了一把,扔到嘴里一嚼,那个香啊。

    “我家有喜事。”叶悠悠嘻嘻一笑,她跟同学同事相处的原则是,先好好相处,别用预设立场看人。有人刀子嘴豆腐心,有人蜂蜜抹的嘴刀子做的心,处得来便处,处不来便敬而远之。

    “呀,啥喜事,恭喜啊。”同学七嘴八舌的问起来。

    “我妈要给我添弟弟妹妹了,你们说是不是喜事。”

    “哟,还真是喜事。”大家嘻嘻哈哈又道一轮恭喜。

    “对了,今天你不在的时候,田清清来找你了,听说你们以前是同事呢。”宿舍里的大姐好奇的说道。

    “以前是同事,现在是同学,你俩可真有缘。”年纪最小的那个塞了一嘴花生米,嚼的正香,好容易腾出点空说了一句话。

    “咦,她找我干什么?”叶悠悠有些奇怪,对于田清清和她同班,她是有些奇怪的,听说她原本考虑的不是这个专业,后来才改的。当然,她也许最想改的是跟辛墨浓同专业,但是不好意思,那个专业分数线,她田清清达不到。

    “没说呢,看你不在就走了。”睡在叶悠悠下铺的大姐江洪年纪最大,主动把东西收拾了,催着大家上床睡觉。

    第119章 生意经

    “小岗村的事你们知道了吗?”学校也是社会,比起一般人, 他们更关心国家大事。

    “知道了, 胆子太大了, 不知道会怎么样?”

    “我觉得是好事。”

    “这怎么能是好事呢, 我看是坏事恶事, 还是大大的恶事。这是万恶的私有化,应该把这几个人抓起来。”

    “叶悠悠,你笑什么, 你觉得呢?”江洪在宿舍里和人激辩,看到只有叶悠悠不说话, 相反还嘴角含着笑意,干脆点了她的名。

    “我们宿舍里这么多人, 有没有人在农村呆过, 种过地和农民一起生活过。”叶悠悠问道。

    有人举了手,正是刚才说是好事的那个女生,蒋红梅今年二十六岁,是下乡的知青, 在农村呆了八年。

    其他人都是城市里的女孩,最次也是居住在县城, 和种地八竿子打不着关系。最多也就周末的时候,被学校组织起来, 去大队里帮着干点活。

    “我就是农村出来的, 我父母都是干农活拿工分的, 这话我说最合适, 大锅饭只会滋生懒惰。”其实何止种地呢,不管干什么,大锅饭都会滋生懒惰。

    “你怎么能这么说农民兄弟。”江洪有些生气。

    叶悠悠用手势压住她的话,“我自己就是农民的女儿,我有什么不能说的。不管是农民,工人还是学生,本质都是人,是人就有自己的心思和想法,脱去这层身份,就是形形色色不同的人。你不能因为单个人的好或坏,去定义这个群体,这是前提,你认同吗?”

    江洪仔细想了想,“我承认,这段话是有道理的。但我还是不认同小岗村的事,承包到户,简直不可理喻。”

    “因为人都是复杂的个体,有勤快的,就有偷懒的,如果大家不管干的好坏都是平均主义。时间一长,干的多的就会有怨言,干的少的不会反省自己,只会觉得自己聪明占了便宜。长此下去,谁会愿意当个勤快的傻子,都愿意当个懒惰的聪明人。”

    这其实是最浅显的道理,人人都看得明白。

    “难道村支书不负责监督吗?这么多人,不会批评教育吗?”江洪还是不肯轻易放弃自己的观念。

    “村支书自己还要种地呢?一个村子里一半都是村支书的亲戚,还有一大

    分卷阅读296

    -

    分卷阅读2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