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9

      林小满的古董杂货店[快穿] 作者:冰川鱼

    分卷阅读59

    林小满的古董杂货店[快穿] 作者:冰川鱼

    分卷阅读59

    。双方谈定了下价格,小满便做主,收了一件8万的明朝瓷碗和一件3万的清末首饰。由秦泽护着,送回来小满的杂货店里。小满小心把货物放到姥姥常用的锁箱里。

    杂货店的门打开,招呼了几个客人。小满去到房里端了一壶茶出来,给秦泽倒上了一杯。自己也坐来茶台前面。

    秦泽翻出自己的手机,上面是之前记录下的蒋明的银行账号,“诶,蒋明那边等着钱用,咱把那5%算一算,然后把钱给他打过去?”

    小满觉得也对,拿着手机算了一下35万的95折,便打开手机银行,从账户上划扣给了蒋明。这也算是成了第一单生意。虽然第一单生意是慈善业务,可也二人毕竟跑通了业务流程。钱上是亏了些,可这经验上算是赚了不少。

    小满则从手机里翻出来自己拍的那几张砚台的照片,递给秦泽道,“你看看,我在北京接了个生意,这是大买卖,如果能做成,我们直接赚200万。”

    “200万?!”秦泽惊讶着,拿着小满的手机翻了起来,“就这一块石头?”

    “这砚台是宋徽宗用过的,主人是千里江山图的主人王希孟,我看过了,保存完整,砚台后面的刻印都是宫廷的东西,”小满拉低了声音,凑来秦泽耳边,“估价两千万起。”

    “卧槽,小满你这次可真是要带我飞了。”

    小满递给秦泽那张自己和房一晗签好的代理合同,“这是合同,如果能卖出去,分成10%,可越贵的东西越不好卖。咱得拓广一些路子,拍卖行要开始打打关系了。”

    秦泽有些为难,“这黑道儿上的关系,我还能打点打点,可这高大上的场子,不是我强项啊!”

    小满道,“这事儿我也就先提一提,难是难了点儿,但咱也得想想法子,不然生意做不起来。”

    “行。听领导的!”秦泽打趣完,却支支吾吾起来,“诶小满,昨天说的,我们今晚一起去吃个饭?”

    小满摇了摇头,“在外面浪够了,这几天想补补看书,在家里静一静。吃饭的地方都太闹了。”

    “那这简单,我们就在杂货店,我让咱王大厨来做个饭!”秦泽就想约这姑娘好好处处,这姑娘还真不领情,只好顺着她来。

    “就别麻烦人家了,”小满道,“我今晚想回学校,去图书馆查查这砚台的考据资料。”

    秦泽被拒绝,用手挠着脑袋,笑嘻嘻道,“那…那没事儿,等下回我们再吃。”

    小满可不是说假话,真是想要去图书馆查资料的。等得秦泽走了,便到了傍晚。小满见游客散尽,这便关了店门,搭了公交车回去学校。在图书馆找了半天,翻出几本宋徽宗时期的野史正史,却真是没有什么王希孟的考据。

    小满又上了图书馆的论文网,调出了几篇关于千里江山图和王希孟的论文,却也都大同小异。正苦于没有进展,手边上一本不知被谁落在桌子上,没放回书架上的《宋朝书画史》被小满拿了起来。

    里面惊现对千里江山图的记载,还有宋徽宗赐给老粽子砚台的事情。这砚台被当时汴京才子徐骏使用,曾在砚台旁边雕刻过一匹骏马。如果是这样,那砚台上有骏马的事情能坐实了,这两千万的价格就跑不了了。

    可这本《宋朝书画史》能经得起推敲么?小满翻开章节后面的参考文献,对这砚台的记录,目前正藏在剑桥大学的中文历史书籍“书画概要”里。看来,是有考据的。

    小满几次看到那砚台,其实都不敢亲手触碰,有没有骏马还真是不知道,看来得跟房一晗求实一下。

    打开微信,小满敲了一行字过去:你那块砚台底部,有没有刻上什么骏马啊?

    几分钟后,老粽子发回来一张砚台底部的照片,上面果然一批骏马的模样。

    小满:太棒了。

    老粽子:怎么了?

    小满:我找到这砚台的考据了,真是宋徽宗因王希孟作千里江山图,赏赐给他的!

    老粽子:这么厉害呀?

    小满:上回的报价坐实了!

    老粽子:嗯。对了!

    小满看着屏幕等他打字。

    老粽子:我明天上午的飞机到西安,有没有什么好吃的好玩儿的可以推荐的?

    小满有些欣喜:这么快?

    老粽子:怎么,不欢迎我?

    小满:不会,你正好把砚台也带过来,我拿去学校实验室出个碳十四报告。

    老粽子:学校?你还在上学呢?

    小满:不然你以为呢?

    老粽子:上学不认真学习,交什么男朋友?

    小满:……

    小满将刚才的宋朝书画史中提及的部分,复印了一遍,加上书后的考据书名,这东西便算是落实了些。这才出了图书馆,坐车回了小雁塔。

    第二天开了店门,小满将昨天进货的那两样古董,摆进了玻璃柜台里,又拿钥匙锁了起来,好让来往的客人可以看到。十点的时候,寥寥几个客人参观完小雁塔,进了店里来看展览品,倒也有那么一两个留意到了柜台里的古董,可都不敢多问。

    这卖古董,几近都是卖给懂行的人。门外的人看一看,也就当热闹看过了。

    刚才送走一波,门外便进来了个戴眼镜儿的瘦高个儿,一眼便定在了柜台里的那样首饰上。那首饰是个发簪,小满鉴定的时候,是清末光绪年间,女子的头饰,年限不长也不是官家的物件儿,但讨喜的地方就在这东西的手工,实在是太精致了。上面镶刻的一颗玉石,虽是不大,可成色翠绿,是上品,所以小满才给了约莫3-5万的估价。

    “小姑娘,这东西卖不卖?”眼镜儿敲了敲玻璃柜台,正指着那个发簪问道。

    小满点了点头,“卖的。”

    “你们家老板呢?我找他谈谈价格。”

    小满道,“我就是老板,跟我谈就行了。”

    眼镜儿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怀疑道,“你能做主?”

    小满给自己留了条退路,“我可以给您介绍介绍这东西的来历,您开个价。如果是我能做主的价格,就成了。”

    眼镜儿冷笑了一声,“哼,你给我介绍这东西的来历?”

    “怎么了?”小满奇怪。

    “这东西本来就是我家的东西,前些年家里穷,才卖了换生活。你这东西,是从典当行里收来的吧?”眼镜儿道。

    遇到宝贝的旧主,便是不好谈的生意。一方面人家知根知底不好抬价,二来这物件儿是从典当行里出来的,旧主多少积累了些怨气,“您这东西都卖了,怎么现在是想收回去么?”

    “这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总不能传到我这儿就掉了。”

    小满觉得气氛有些紧张,“可这价格可跟以前不一样了。您当初是多少钱当的?”

    “一万五。”

    分卷阅读59

    -

    分卷阅读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