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

      将军家的小夫郎 作者:桃下蹊

    分卷阅读35

    将军家的小夫郎 作者:桃下蹊

    分卷阅读35

    天。第二日,天晴了,只半上午,这场冬雪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孟里正召了村里几个管事的,开了个会,决定趁着天气好,把村上那口公共的鱼塘给清理了。这消息一出,村里便沸腾了。

    干塘,这可是难得的好事。虽然冬日里下水遭罪,可捞出来的鱼虾,每家每户都有份,又有哪个会不乐意呢?

    因此,当孟固上门来说这事的时候,孟泽二话没说就答应了。眼看就要过年了,鸡鸭鱼肉什么的,样样都要有才行。

    “那我就先记上了,到时你家得出个人!”

    孟泽指了指魏霆均,笑道:“就他吧!”

    孟固极少跟魏霆均打交道,这回上门,还是他爹事先吩咐的。眼见着人点了头,顿时有些受宠若惊。

    “那敢情好,魏兄弟能来,可是帮了大忙了。”

    这一天很快就到了。干塘干塘,顾名思义,就是放干池塘里的水,好捉里面的鱼虾。但这水也不能全放干,还要留一部分,免得塘里的鱼苗虾苗缺了水,干死了,来年就没得鱼吃了。

    孟泽去的时候,池塘的水已经去了三分之二,露出嶙峋的石壁和漆黑的淤泥,几个青壮年各自拿着竹竿制成的捞鱼网,慢慢向塘中央的水域靠近。

    捞鱼网是用竹竿制成的,竹竿串着渔网架成一个四棱锥形,前后左右上下都用网子封死,只留一个入口。这东西虽然看着简陋,实际使用起来,却高效得很。

    潭水虽然只剩三分之一,但也有1米多深,能没过人的腰。加之又是冬天,水虽然不到零度,但半个身子泡着水里,那滋味确实很不好受,也坚持不了多久。

    因而,每人在捞了两三网鱼之后,嘴唇发青,随后哆嗦着上岸来,换新一队人下去。

    岸上,生了好几个大火堆,每个火堆上吊着一口铁罐子,里面熬着热气腾腾的姜汤,是准备给上岸的人喝了驱寒气的。姜汤若是不够,还温着酒,高粱酿的烧刀子,烈得很,一口下去,胃就暖和了。

    魏霆均排在第二队,他穿着一身单衣,因为个子高且挺拔,在人群里越发显得瞩目。孟泽随意扫了一眼,周围好几个年轻些的姑娘小媳妇都在打量他。只是,这种打量非常隐晦。

    但年长一些的妇人就不同了,也许是儿子孙子都有了,不必顾忌男女之间的大妨,不但能光明正大地打量,有几个胆大的,竟然还品头论足起来。

    孟泽站在后面,听这些婆娘说“瞧这身漂亮的腱子肉”,又说“若是年轻时,村上有这么号人物,拼死也要嫁”之类的话时,忍不住默默吐槽。

    果然,不管到哪儿,都有颜狗这种东西存在!

    刘腊梅在人群里帮忙,还有一月,她就要嫁人了。也许是因为娘亲的警告,也许是自个儿想通了,整个人都沉静了不少。

    虽然她也往魏霆均站的地方看了几眼,但这眼神很淡,让人看不出什么来。

    因为魏霆均下了水,孟泽也没有闲心看其他,聚精会神地看着人捞鱼。

    与其他人初下水的瑟缩不同,魏霆均像是一点儿都没有觉得冷,抓起渔网往前推进,觉得差不多了,就猛地往上一提。

    渔网一出水,孟泽就看到一片白花花的肚皮,那是鱼儿在网中翻滚。这怕是下水后捞得最多的了。

    “好!”岸上有人喝起彩来,孟泽也高兴,冲着人打了一个呼哨。

    魏霆均听到了,顿了一下,接着面无表情提着鱼上来了。

    孟泽冲过去,打量着网里的鱼。

    说实话,这鱼比他前世看过的小很多,网里蹦跶得最欢也是最大的那条草鱼,估摸也就十来斤重吧。

    而且,这儿鱼的品种也少,大多是鲤鱼,鲫鱼、白鲢之类,鲶鱼、青鱼、草鱼也有,但数量就少多了。

    “个头太小了,去了骨头,都没几两肉!”孟泽说道。

    “不小啦,这鱼都养了两年了,能长这么大就不错啦!”有人出声。

    “是啊,我还是头一次看到这么大的草鱼呢。还是里正安排得好,两年干一次塘,鱼果然长得大!”

    孟泽听人议论,猛地回过神来,这回还真是他错了。

    这个时代,没有水产的概念,也没有专业养殖技术,连鱼苗都是从河里捞的,能长这么大已经是极限了。

    他前世所见的鱼,哪怕是极其普通的“四大家鱼”,那也是研究所培育改进后的品种,个头和长势自然非野生种可比。

    “是我想岔了!”孟泽笑着承认了错误。

    魏霆均倒是没说什么,任由岸上的人将鱼倒了,接了空网子又准备下水,孟泽拉住他。

    “不是一人轮一次么?你先上来烤烤,免得冻着了!”

    “我还受得住。里正说了,捞得多的,可以多分一些鱼。你不是说要做新菜么,我多捞点,到时挑几条大的回去。”魏霆均露出一丝笑意。

    孟泽还真不知道有这回事,见魏霆均脸色正常,嘴唇也没有发青,也就放心让人去了。

    第55章 来邀

    这次干塘,捞出来的鱼足有1000多斤。孟里正带着人挑了几百斤出来,送到镇上去卖,剩下的,全村人平分。

    说是平分,其实也不确切。首先,出力多的,自然能多分一点。其次,家里富裕的,若是嫌弃分到的鱼少,不够吃,也可以拿钱买。

    魏霆均身体素质好,下塘的时间长,分到的鱼比别家多一些。但孟泽还嫌不够,出了钱买了几十斤鱼,又另买了七八个比手掌还大的河蚌,林林总总,装了一小筐。

    孟氏看着筐子里的东西,眼热得很,厚着脸皮迎了上去。

    “家里才五口人,买了这么多,怎么吃得完。好歹分我一点,也让你爹尝尝鲜!”孟氏说着,弯腰就去拿鱼。

    可惜的是,她的手还没伸出去呢,魏霆均就将篮子从孟泽手里接了过来。

    “我说孟氏,你这是想干嘛?”刘婶子见状况不对,赶紧过来帮腔。她嗓门本身就大,加之带了几分故意,倒真吸引了一帮子人朝这边看过来。

    孟氏眼一瞪,叉腰回道:“这是我们自家的事儿,你一个外人掺和什么。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刘婶子却不怕她,嘲笑道:“哟,这时候把阿泽当自家人啊,以前怎么没见你这么大度呢!这又是想占什么便宜呀!”

    “我能占什么便宜,孝敬父母,不是理所应当么!”孟氏一不做二不休,拦着孟泽不让走了。

    孟大有那个死鬼不在家,家里根本没有劳力下塘,所以鱼也没得分。小宝嚷着要吃鱼,她今日就是豁出去也要从这小子手上弄一条鱼回来。

    “拿去吧!”孟泽从筐子里挑了一条两三斤重的鲤鱼,丢给孟氏。

    孟氏手忙脚乱地接住,又道:“这鱼也太小了点,不够吃!”

    分卷阅读35

    -

    分卷阅读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