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6

      秦氏有好女 作者:南方赤火

    分卷阅读306

    好像是王府里养的府兵,十几年前在街上抓捕逃犯,那时管他们叫梅花卫。”

    百姓们面面相觑,觉得越王殿下这事做的很不地道。明明都让方氏帮他收银子了,遭到城中居民反对,就欲先下手为强,直接把人给解决掉以保全自己的名声。方氏是商人,贩盐权是天子给的,如果让他把价格调低一点,一来不是藩王的权力,二来对军队也没好处,左右大家对名正言顺调盐价的方氏态度极差,索性来个暗杀,暂且平息众怒。

    “没了方氏,还有张王赵李氏,按照之前的标准,他们愿意降价才怪。”

    刺客虽然死了,但也要被送往县衙。

    徐步阳此刻就在县衙的停尸房里待着,他现在是方氏请的仵作。

    停尸房是牢房里独辟出来的一个小间,玉水县的县太爷看起来是个闲散人,牢中空无一人……当然可能也是这玉水县民风淳朴,治安不错。

    河鼓卫把白布一掀,脱衣服:“劳烦先生在这儿躺上几柱香,某去去就回。”

    徐步阳干笑几声:“要是有人过来,听到咱咳嗽还以为诈尸呢,你可得快点。”

    穿了黑衣、重新蒙上面巾的刺客扶着老腰躺到木板上,嫌弃把面具甩给暗卫:“你把那地上的香多燃几根,我瘆得慌。”

    仵作从牢里出来,说要到厨房添点姜片含在嘴里,尸体剖出来味儿太重。他顺着指点弯弯曲曲地绕过厨房,摸进不远处藏储县志的屋子,果然看到了东西。

    方公子正在后堂和知县煞有介事地谈话,表示不打算报官把事闹大,作为初来乍到的商人,理应对当地尊敬几分,这次就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知县点头如捣蒜,事儿太大,牵扯到越王殿下,他芝麻大小的官,不趟这浑水。

    “传闻王爷要往每个州府征粮,”方公子的潋滟凤眼盯着自己肩上干涸的血迹,脸色如雪,“知县可要做好准备,玉水城外有南安最大的义仓,这几年的年成都挺好,想必足够用。”

    栎州风调雨顺,稻子一年两熟,州治的义仓建的颇为壮观,一百名士兵日夜换班,守备森严。军队出征须开军仓,然而现在军仓似乎不够用,南安多年没有战争,只好拿赈济天灾的义仓顶一顶。

    义仓属于县辖,设计图纸不在知州那儿。

    拿了图纸回来的河鼓卫替了快睡着的徐步阳,白布一蒙,一只惨青的手垂在木板边缘,几个人捂着鼻子,抬着他往义庄去。

    徐步阳写好了验尸的公文,一板一眼地向知县禀报:“这刺客牙齿里藏了毒,是以家丁捉到他时他已经没气了,其人身长六尺四寸……”

    知县头疼道:“好了好了,公子回去修养着,再碰到有人行刺尽量抓活的。我们衙门里都是些没本事的小兵,比不得您那些长随神通广大。”

    徐步阳作为一个医师很敬业:“大人面色不佳,可是中暑了?”

    “仵作还兼大夫看病呢!”知县拍着脑门,“对,本官不耐天热……”

    方氏几个人很配合地出了衙门。

    *

    四月下旬伊始,天气急剧地热起来,越王卞巨的脾气也急剧地坏起来。

    跳江的王妃是找不到了,他昨夜梦见元氏披头散发地走进辕门,要让他偿命,他下令弓箭手将元氏团团围住,可他们不听,反而拿箭镞对准他。元氏背后走出了一个接一个元家人,有先帝的元皇后,还有阴沉着脸的元丞相,他的老丈人……还有那个在狱中自尽的元郎中。

    越王醒来后在椅子上坐了半宿,天明时分手下闯进大帐,慌慌张张喊道:

    “王爷不好了!栎州的玉水仓……被、被庶民攻占了!”

    卞巨如遭当头一棒,“什么?”

    “攻仓的人有几十个,领头的……领头的据说是方琼!”

    越王霍然踢倒长案,大吼道:“早就叫你们抓人,遇上方氏格杀勿论,现在他都钻到粮仓里了,你们才往上报!饭桶,一群饭桶!”

    几日前方琼在栎州的消息传来,他困于眼前的战事,无暇顾忌百里开外的州县,听闻方氏鬼鬼祟祟地进了城,纵然心中急的上火,也鞭长莫及。他分出府兵用最快的速度赶往玉水,发现那里的盐价高的上天,百姓们都在传是他一手谋划,不顾民众死活。方氏只有很少的几个人,任府兵如何找也找不到,眼看着城里喧哗震天,押着玉水县令一问,结果县令说自己头疼脑热卧床不起,什么也不知道。

    方氏早早地入城封锁消息,他得知方琼演了出遇刺的戏码,发出的命令还没到栎州,义仓就被破了。

    “启禀王爷,朝廷军马从南面过来了!”又一名近卫跑进来。

    “南面……南面不是江水吗!他们如何……”越王脸色霎时一变,“南江,南江军!吴邵竟打到南安来了!”

    他眼前闪过梦中女人空洞的双目。

    元氏嘴角裂开一抹森然的笑意,刹那间万箭齐发,直直向他射来。

    “嘭!”

    越王瘫倒在椅子上。

    玉水今日天公作美,碧空如洗,万里无云。

    马匹的辔头在阳光下镀了层金,方琼骑着马,远远看着从木匠铺里借出的几架梯子——价格虽便宜,却着实有用,爬起来也很舒适。

    粮仓坐北朝南,东西长五十丈,南北宽四十丈,东西仓门前那两对石狮子被人凶狠地砸了脑袋。城墙上巡逻的守兵看着底下一群手持木棍菜刀的庶民,咽了口唾沫。

    现在南安境内的物价平民不能承受得起,西边州府一个包子都得花掉小半吊钱,由于战场后方交通闭塞,玉水城市面上的米也快见不到了。栎州几个有权有势的商人向官府要求开放义仓缓解民需,但官吏们装傻充愣,既不想得罪越王,又不想被百姓们骂得狗血淋头。南安一共四州二府,其他的义仓开了部分给民众分发五谷,但玉水仓绝对不能开,军队还要吃饭,只好拿最富庶的地区开刀。

    栎州的百姓过惯了安稳日子,没受过西边的苦,早晨不知是谁在集市上吆喝了一嗓子,义愤填膺地要去粮仓外叫门,竟然没被官府抓起来。县衙睁只眼闭只眼,热血沸腾的百姓越来越多,汇集到一起,最后还多了几匹马,浩浩荡荡地奔往义仓。

    方琼坐在马上欣赏南海剽悍的民风。太阳晒久了头晕,他揉着眉心,也许是太累了。

    化妆成百姓的河鼓卫先是在底下操着一口当地话和守仓的卫兵谈判,卫兵正巧是栎州人,被说得哑口无言,只能拔出佩刀威吓民众。

    突然侧门传来呼声:“截到了!这是要运到太成府的粮食!”

    运粮兵战战兢兢地抱头道:“军队要是吃了败仗,你们也好不到哪去!”

    “老子只管今天吃饱,他们爱打不打,赢了不开仓,输了更不会开!”

    卫

    分卷阅读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