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9

      [综]技高一筹 作者:隐山

    分卷阅读109

    繁花锦簇的琼华园,此时园中的报春亭早被四下垂落的层层纱帘围住留作天子与母妹用膳,另在亭下不远处安置一席面款待两位臣子。

    因为宋辞早有准备,席上除了麻腐鸡皮、香糖果子、间道糖荔枝、鹌鹑馉饳儿、蟹黄包子、煎三色鲜、肚儿辣羹、酒炊淮白鱼之类的北宋特色饮食,还格外添加了不少现代出品的冷盘热菜和样式新奇的各色软点。

    这些口味花样新鲜无比的餐食不光让赵祯和刘太后稀奇不已,就连一贯不爱口舌之欲的包拯都忍不住食指大动,更别提惯常打熬筋骨最需滋补的展昭了。

    饮满杯中之物,两腮微红的赵祯不由喟叹道:“御妹府中的厨子真乃天下一绝,朕往常吃着宫中御宴也不曾这般适口,当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

    刘太后也极爱那晶莹剔透的娇艳果子酒,“皇儿该夸的不是那担了虚名的灶房主事,而是你这心灵手巧的御妹,只因这小半桌子稀奇菜式全是她亲手烹饪而成。”

    听闻此话,不单是耳清目明的展昭身形微微一滞,就连深感好奇的赵祯都忍不住出言道:“往常在宫中如何不见御妹施展身手?”

    宋辞假意撒娇道:“以往在宫中人人都盯着天佑,连母后也不许天佑调皮。如今好容易搬到公主府上下再没人敢拦着,自然能够随心所欲一施所长了。皇兄要是喜欢这些吃食,天佑就把菜单抄一份给您,想必宫中御厨会做的更为精致。”

    “那可未必。”

    刘太后望着纱帘之外的模糊红影意味深长地取笑道:“世间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御厨手艺再好,又哪里及得上懿儿的一片真心呢!”

    莫名所以的天子顺着太后的眼神看向那位端坐在包拯身边的红衣侍卫,隐隐约约地觉得好像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要发生了。

    作者有话要说:

    宋辞:丈母娘看女婿,刘太后看御猫。

    每天八杯水么么哒~~

    以下是欢乐小剧场

    ――――公主府的婚后日常。

    王朝: “不好了!公主,展大人受伤了!”

    宋辞:二话不说灌符水。

    马汉: “不好了!公主,展大人中毒了!”

    宋辞:无话可说灌符水。

    张龙: “不好了!公主,展大人失忆了!”

    宋辞: “太好了!终于可以摆脱这个麻烦精了!”

    展小猫: “娘,你怎么把爹丢出去了?”

    宋辞: “乖,你爹去海南岛给你买泥人了,等你长大就会回来。”

    赵虎:……为什么到我这里就停住,好歹给个出场机会啊。

    第68章 5、

    开封府内, 包拯及公孙策、展昭等麾下一干人俱都肃容跪立于大堂之上, 静候身前的传旨太监宣读圣意。

    “门下。朕履皇极之尊, 经人道之大。无德不报者, 古人之甚重。有功而赏者, 当国之所先。帝姬天佑、懿质自持,芳仪日至。虽越在于妙岁, 已积流于惠声。今有开封府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展昭夙怀忠勇, 材资敏达。事不辞难, 尔不顾身。惟帝念功, 朕岂爱赏。昊天有德,成人之合,莫如佳偶,以慰朕心。钦此!”

    事毕,郭淮双手将圣旨捧起,朝仍旧呆立当场的开封府众人说道:“皇恩浩荡, 展护卫,还不接旨谢恩哪!”

    虽然早有期盼在先,可事到临头展昭却还是被这毕生难忘的天降之喜憾住了心神。

    他屏气按捺住胸中激荡翻涌的情潮, 恭恭敬敬地接过圣旨俯身叩首道: “微臣遵旨!吾皇万岁万万岁!”

    看到这一幕,包拯静静地看向好似早已料知后事的公孙先生, 微微颔首示意。

    身兼重任的郭淮笑眯眯地踱着步子来到包拯面前,朝这位颇有几分情谊的旧识感慨道:“当日咱家在宫中初见展护卫,就深觉此等器宇轩昂、英气勃发的好儿郎堪称良配,可惜咱家早年入宫, 未曾有幸得来一儿半女匹配英雄。不过如今能看着公主与展护卫共结连理,咱家也算是此生无憾了。”

    自从二十年前自愿追随心爱的女子净身入宫,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要能让太后此生平安顺遂,即便满手血腥也终不言悔。

    如今爱屋及乌,在侍奉太后之余还能够亲眼看着自己手把手照顾着的帝姬从蹒跚学步长到嫁为人妇,这种天伦之乐,又何尝不是老天爷对他的另一份补偿。

    “承公公吉言!”

    难得露出一丝笑模样的包拯拱手道:“本府见圣旨上并未言明婚期,不知可是太后与皇上母子二人还对那状元府一案心有余悸?”

    此时他不免在心中感慨,幸而家中不曾生女,否则他日落到公主甚至秦香莲的境地,岂不是让父母亲人愁坏肚肠。

    “包大人有所不知,”郭淮朝宫中施礼道:“陈世美一事虽然被极力遮掩住,可始终难免有人在背后闲言碎语。太后和皇上的意思是想让公主独居一段日子,待得来年春暖花开再另择吉日为二人完婚。”

    他说罢看向被一干衙役围在中央道喜的御前侍卫,“包大人如此心急,可是怕事情有变?还是说未来的驸马爷等不及要迎娶娇娘了?”

    “公公莫要取笑!”

    包拯老脸微红道:“本府也是心疼展护卫。自从他立志追随本府以来,无数次出生入死不计艰险,包拯也希望他能有家可回、有亲可盼,不再是形单影只无人嘘寒问暖。”

    郭淮闻言含笑道:“包大人如此儒智,岂不知来日方长、细水长流的道理。”

    虽是面上带笑,可他心里却冷哼道:“好个包黑子,不等成婚就想叫公主为你那只小小御猫嘘寒问暖,也不想想天佑帝姬从小到大何曾受过一点苦楚,哪里会伺候人的活计。了不得就让咱家多找几个精通外伤的太医侯在公主府,到时候自有人伺候那只不肯安分的御猫。”

    圣旨已下,还得回宫复命的郭淮连茶水都未沾口就起身告辞,带着随侍小太监浩浩荡荡地原路回返。

    “大人这下可是安心了?”

    看着仍旧在一旁笑闹的众人,公孙策在上官身后站定道:“如此一来,不光展护卫觅得良缘,开封府也多了一面免死金牌。”

    有了公主在其间缓和一二,哪怕日后自家这位动不动就怒斥金銮殿的青天大人再度因为升斗小民顶撞皇亲国戚,也不怕人家抓住小辫子不放了。

    毕竟人有亲疏,管他多嚣张的王候还能有天佑帝姬的面子大么。

    包拯听了敛眉道:“公孙先生此言差矣,本府一心为公何惧生死?未免展护卫为难,日后府内诸人切不可借着驸马的名头横生事端!”

    暗自苦笑的公孙策不免在心中摇头:“我的大人啊,只怕到时候不管你认不认开封府都会打

    分卷阅读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