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8

      [综]技高一筹 作者:隐山

    分卷阅读288

    人家的家业罢了,真要得手哪里还顾得上孤儿寡母。石娘子为了躲避族人的纠缠抱着孩儿跑出了小石村,想要渡河回到娘家避难。恩公可知,那条河之所以命名为石河,皆是因为河底铺满了长满青苔的大石块,平日里小心行走都容易滑脚,更何况石娘子当时的处境。”

    “唉,可见石娘子必是活不成了。”

    宋辞已经不忍再问,可又隐隐含着一丝期待,“那孩儿?”

    石二郎独目泛红,“石娘子落水之前拼尽全力将孩儿扔到岸上,又在浮浮沉沉中对着见死不救的石家族人苦苦哀求,求他们给孩子一条活路。那些畜生当时答应的好好的,可那孩子仍是在半月之后不治身亡。听说是落地时震伤了内腹又受惊高热,在无医无药的病痛折磨中生生熬死的。”

    “果真是畜生不如!”

    心中火气直冒的宋辞甩了一下尾巴,搅得屋内尘土飞扬,“我等虽是兽类,却羞于与此等恶贼为伍!”

    “恩公莫恼!”

    石二郎又是解气又是痛心地说道:“那些恶人做下孽事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却不知天道好轮回,自有债主前来罚他!谁也想不到就在那孩子下葬的当晚,小石村怎么也打捞不到的石家娘子,竟然从水里爬出来找他们了!此事本是家丑,若不是我时刻盯防着小石村,也无法从那些坑蒙拐骗的和尚道士口中得知真相。就从当夜开始,每到天明都会有一个石家人被人发现淹死在床上,死人的那户人家也必定会被水鬼抱走一个年幼的孩童。”

    “照你的说法,如今已经过去半月有余,岂不是有十多个孩子生死不知?”

    宋辞不知该说石娘子残忍还是说她命苦,“官府不曾过问?”

    “官府何曾没有派人询问,就连仵作也不知来了多少次。”

    石二郎只做叹息,“乡里的污糟事哪里瞒得过老大人的眼睛,得知是冤鬼索命,那些衙役跑得比道士还快,小石村的命案就此竟无人过问了。依我看来,小石村的人不死绝,石娘子是不肯罢手的。二郎之所以斗胆请恩公相助,一是可怜那些无辜稚子,不管他们的父母如何作恶,孩子总是不知情的;二是不愿眼睁睁地看着石娘子落得怨气滔天、魂飞魄散的下场!”

    这天下既然有假道士,自然就会有掌握高深道法的大能,落到他们手里,纵然石娘子满腹冤屈又能如何?

    不像恩公虽是异类却依然怀有善念,倘若石娘子肯就此收手,或许还能保住再世为人的机会。

    “是啊,无论如何,孩子总是无辜的。”

    宋辞仰头看了看天色,“那水鬼往常都是几时出现的?”

    见恩公肯出手搭救,石二郎喜道:“每日都是三更天左右,不管小石村的人如何防范,一到那时他们都会人事不知的昏睡过去。”

    “既是如此,今晚我们便过去见识一下那水鬼是如何在床上淹死活人的吧。”

    她说完便低头看向身姿挺拔的石家子,“你可敢与我同行?”

    “在下义不容辞!”

    石二郎起身施礼,“小子这里还有石家兄弟留下的遗物,或许石娘子见了能唤回一丝清明也未可知。”

    定下出发时间,宋辞便趴回垫子上闭目养神。

    诱捕石娘子对她来说不是难事,即便无法用竖笛驱使恶鬼,指环里还有许多从马小玲那换来的符咒呢。

    至少为香港人民服务的那几十年她可没有白忙活,不管是捉鬼的利器还是消灭僵尸的法器都攒得够本了。

    现在就只看那些被抱走的孩子是死是活了,若是石娘子没有把事做绝,倒可以给她一次超度的机会;若是孩子救不回来,即便宋辞肯饶她,那幽冥鬼府的十八层地狱也不是说着玩的。

    与其生生世世上刀山下油锅,还不如直接魂飞魄散来的轻松。

    歪在堂屋里的宋辞正闭目养神考虑如何处置石娘子,灶房里的石家儿媳也精神抖擞地忙了起来。

    尤其是石家二儿媳,她怀胎生产之时因为忧心丈夫落下不少病症,这次因祸得福吃了恩公赏赐的丹药顿觉身子变得比在娘家做姑娘时还轻松爽利。

    石家大媳妇虽然没有弟妹那么深的感触,却也觉得只冲着捉鬼一事便不能慢待了恩公,想方设法要从不多的食材中做出几锅好饭。

    “嫂子,只靠家中这些吃食怕是不够恩公填肚的。”

    二儿媳王氏边刷锅边问道:“要不咱们和公爹商量一下,把那只肥羊宰了?”

    大儿媳杨氏伸着胳膊拉出老长一段,悄悄说道:“你没看恩公那身形,只怕你我都不够它塞牙缝的!”

    “我的天爷,快别说了!”

    王氏后怕地拍拍胸脯,“到如今我这心口还怦怦直跳呢!那么个神仙,怎么就让公爹遇上了!”

    “这是公爹的造化,也是咱们石家的造化!”

    杨氏笑得眯了眼,“只要伺候好恩公,便是不求荣华富贵也能混个家宅平安!”

    “不好好做饭在这说什么呢!”

    石老汉背着手走进来,特意敲打道:“关于恩公的事绝不可让外人知晓,哪怕是你们的娘家人也不行!倘若让我知道有人走漏风声做出恩将仇报的丑事,不说恩公容不下,光是我们石家也不敢要这样的媳妇了!”

    老话都说祸福相依,他可不能让这些不精心的婆娘把家里的运势败坏了。

    “公爹放心,奴家晓得轻重!”

    杨氏转眼又问:“只是恩公的饭食该如何打理?弟妹方才说要宰鸡杀羊招待,不知公爹……”

    “不必。”

    石老汉转身从门外拖进来一辆板车,“恩公自带了饭食,你们用心做好就行。”

    杨氏和王氏跟过去一看,那麻袋里不光装着半扇猪肉还有两条牛腿和些许山珍木耳,不管是炖还是烧都足够分量。

    二人也没客气,可着材料炖出了满满两大锅的猪山珍和牛山珍,指使着丈夫用推车送到堂屋去了。

    饶是宋辞如今的饭量不小,看到这洗衣盆似的两个大锅也有些无语。

    她把那锅猪肉顶到一边,还不忘用人家特意留下的大饭勺卷了点牛肉匀过去,“给孩子添点菜。”

    古代宗族讲究抱团,石家里炖了这么多肉飘得半个村子都是香味,要是一点油水也不撒出去日后在亲戚面前也难做人。

    反正她也吃不下,倒不如让他们自己做主。

    石老汉倒没想到一条蛇能为自家考虑这么多,只是愈发觉得恩公不愧是乐善好施的小龙王,往后便是一日三炷香拜起来也值当这份供奉。

    不愿让人家看见自己张着血盆大口进食的模样,宋辞把还要留下伺候用饭的石老汉赶出了堂屋,和讨要了不少松子仁的小红一起共进晚餐。

    吃饱喝足睡过一觉,时间也差不多二更天了。

    分卷阅读2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