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9

      灵素入凡记 作者:木天道境

    分卷阅读79

    听了呵呵乐,却又问:“那你若受冻了你骂人不骂?”

    方伯丰认真想了一回:“不会吧,心里肯定会不舒服,不过不会像前辈那样站起来骂天骂地的。”

    灵素道:“哎呀,若是骂骂人能暖和点的话,骂了倒也不错。”

    方伯丰失笑:“就是,这世上抱怨了也无用的事儿太多了,怨也无用,不如想想如何暖和些才实在。”

    灵素便笑道:“我这里正有个暖和的法子呢,来来来。”

    说着把方伯丰拉进后屋里,只见一个半高木桶里正往外泛热气,灵素笑道:“我拿艾草煮的水,你这腿脚准定已经受了好几日的冷了,赶紧泡泡这个,浑身暖和。”

    方伯丰洗漱了,真就脱了鞋子坐在骨牌凳上泡起脚来。那里头的水偏烫了些,脚刚放进去时有些发麻刺疼似的,只忍过那一阵,就真是舒服了。一会儿,就觉着一股热气上来,连近日有些发僵的膝盖也暖和起来。不禁长吁一口气,又觉着今日这凳子坐着也不同往日,用手一摸,却是铺了层毡子。不由失笑,却又长叹一声。

    回了房间里躺下,发现被窝里也是暖暖的,灵素在一旁笑道:“不错吧?我拿汤婆子先烘过的,这主意可真好,就是汤婆子太小了,一次只能烘那么大一块地方!”

    方伯丰忽然叹道:“唉,这日子真是太好了。”

    灵素跟着点头:“我也觉着好得很。”

    说完人就开始往方伯丰处靠,自从入了冬以来,她畏寒,对方伯丰这个热源挨挨蹭蹭的时候就多起来了。方伯丰如今也渐渐习惯,夫妻一体,有什么不好亲近的!只他正迷迷糊糊要睡过去,就听灵素在他耳边问道:“怎么才能生出娃儿来啊?你知道不知道?还是也得看书才能学呢?”

    方伯丰脑袋嗡的一声,那瞌睡虫都羞跑了。可自己若是不答,难保明日她就去书行问了……只好咳嗽一声道:“那个……那个倒不消看书的。”

    灵素大喜:“你会?”

    方伯丰差点没被口水噎死,却也只好老实答道:“嗯。”

    灵素更高兴了,赶紧央求:“要怎么生?你教教我吧……”

    方伯丰觉着今日泡脚那药材实在霸道,这会儿都快热到脑瓜顶儿了。斟酌词句,勉力维持着语调,含糊道:“好,等……等开春再说吧,如今……如今太、太冷了……”

    灵素一听到时候就可以生,就高兴了,赶紧答应着。

    方伯丰又不放心,嘱咐她:“这……这事儿是夫妻之间的事儿,不、不可同旁人说起,亦不可去问别人。你可记住了?”

    灵素一笑:“这我当然知道了!都是爹跟娘生的娃嘛,要不然我干嘛都问你呢。我都没问过别人!”

    方伯丰听着这意思还是哪里不对,只她记着不同别人说起这话就好了,旁的,还得慢慢来吧。忽然想起自己答应大舅哥的话,“会好好教她的”。

    还真是什么都得教啊。

    第53章 过冬节(一)

    方伯丰狠狠忙了几日,到冬节这日总算歇了,能前后歇两天,进了腊月基本上就没什么事儿了,衙门里原有的人手也够,到时候便不再需要他去帮忙,他这一场“公务”也就结束了。

    前一日晚上,两人就商议开了。从前在方家时候,伯丰娘还在时,冬节是个大日子。因这一日要祭祖,伯丰娘就会在家里祭大房,虽不过香烛纸马等物,却是每年让王氏及二房那边自觉无立足之地的时候。一般到了下晌,方赟也会带了二房众人回老屋祭奠去,只多半天没黑就回来了。

    等伯丰娘去了,当年的祭祖就给改了,改成了都去宗祠祭祠。在那之前,方家只有各家家长在除夕这日去祭宗祠的,也不知族长方赟是如何说服众人的,就给改了例,改成了冬节祭祠。

    这就没方伯丰什么事儿了。且伯丰娘去世前告诫过伯丰:“人死如灯灭,我在的时候,在家里祭祖,那是年年一耳光叫他们不敢轻视我们母子。我若去了,他们必定要使法子的,你还小,通不用管此事,只要记得保全性命用功读书。他们要如何便如何,你只作不懂便是。待得日后考取功名,立身成家了,再说此事不迟。”

    方伯丰牢记此话,只二房虽使法子混过去了祭祖一事,到底在多少人眼皮子底下活着,冬至仍会往老宅去叩拜一回。

    今次算起来,却是方伯丰“立身成家”后头一回正经过节。

    他便对灵素道:“咱们晚上也祭祖。要的东西我都记得,明日再置办不迟。”

    灵素道:“‘冬至酒放到九月九’,明日还要做酒,我们就做一百斤米的,可好?”

    方伯丰初时还嫌多,后来听说灵素连糯米都早就买好了,便同意了。两人又连夜淘米浸水,这浸米的水却被灵素掉包成了山上的山泉水。她早听说这酒好不好,三分米七分水,是以才使了这法子。

    都做完活儿,洗漱躺下,又说起肉的事,她灵境里还收着些野猪鲜肉,竹屋里挂着三只后腿三只前腿拢共六只腌腿子。最开始两只只用了盐腌,后面几只她先收在灵境里,后来学的多了,配了几样料炒了盐再腌的,还加上许多辛酒。只是没听说谁家用野猪肉祭祖的,故此明日还要另割些猪肉才好。

    两人又商量一通。

    都快睡着了,忽然一激灵,想起七娘说过冬至要做冬至团的事儿来,正待说给方伯丰听,却听着他轻轻鼾声,只好自己先记着。

    第二日一早,灵素醒来,想先去街上买两碗馄饨回来,哪知道走了一圈,竟没一家开门的。幸好她脚程快,最后在后街上一个馄饨摊买到了,却是生的。问起来,老板娘笑道:“今天家家要过节,哪个出摊呢?我这儿还是因街坊邻居央告了,自家擀皮子麻烦,都要同我这里买,才做了这些出来。一会儿都来买走了,我也收摊了。”

    灵素想起来问道:“那过年时候岂不是没地方买东西了?”

    老板娘道:“怎么你不晓得的?过年要等灯节前后才重新热闹起来。那之前,家家都忙着拜年,谁个去做买卖?!只大酒楼里有定了年酒的,要些新鲜菜蔬,才有近处的菜户们赶早送来。街上可是连根菜叶子都买不着的。”

    灵素道:“那要买菜的可怎么办?”

    老板娘道:“这不是前阵子腊前集?进了腊月里,还会有一趟官集,一趟年集,要买什么都赶紧买了。到腊月二十六七,真是叫花子都不讨饭了!”

    灵素回家里做了馄饨,同方伯丰吃早饭时说起此事,叹道:“我都不知道这事,没听哪个提过。”

    方伯丰道:“在村里时不觉着,这县城里还真是要尽早打算才行。家里的米够的吧?”

    灵素点头:“你这一回就领了快两石回来,尽够了,倒是盐还要

    分卷阅读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