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8

      灵素入凡记 作者:木天道境

    分卷阅读258

    来。

    一路无话。

    转天两人就去官牙把那铺子钱付了,顺便去看了一回。地方样式同七娘说的毫无出入,那个南城塘子边的铺子,路对面就是他们家预备盖脚店的地方,本来沿街还有一溜破败宅子,也叫他们一家家商量了花钱买了。这样一来,他们家这脚店群四面临街,到时候进出都十分方便。

    方伯丰寻常少来南城的,这会儿看了也叹:“真是大手笔。”

    这个铺子出面五间,后头贴墙起的院子,里头还另有两进屋子,一进三间一进五间。中间的地方都挺窄,全铺了青砖,砌着两个小小的花坛,里头连棵草都没有。灵素转着看了看,觉着挺没趣的。地方虽不小,只是没什么生趣。开面五间,做杂货铺小酒馆都太大了,若是搬过来住,又没树没后院的,住起来也没意思。

    方伯丰看她神色就知道她想法了,便道:“到时候再说,你真带娃的话,也看不了买卖了,或者到时候还要雇人。后头两进可以给雇的人住,也可以当库房,你过来也有个地方歇脚。”

    叫他这么一说倒也有些道理。灵素点点头,心里想着大不了到时候卖了。

    河边的那处铺子在尖角上,两边临街,地方不大,拢共就四间房,其中一间砌着几个大灶,看来从前也是做的饮食买卖。灵素倒觉着这个地方不错,做个小食铺挺好,是她喜欢的样子。

    两处的房子虽都不是新的,料材都实在,也不用翻新,什么时候要用了直接来收拾就成。

    换了锁,事情就算办完了。方伯丰想想有些发蒙,自己娶亲的时候在一个裂墙缺瓦的屋子,凑不出半抬聘礼,媳妇也没预备什么嫁妆;一分家,索性连那半间房都没了,得了个驴粪蛋和一座山间荒宅,并一笔随时可能叫自己倾家荡产的税负;这才二三年,怎么就成了有几十亩良田、一座青山的人家,在县里有房子不说,居然还有两个铺子。这照哪儿论起来也是个小墩子人家了。

    细算算自己除了考了个头廪,拿点廪给,旁的什么力也没出过,全是自家媳妇一个人挣下的家业。往后,这长长的一辈子,自己又到底能为她能为这个家做点什么呢?……

    这县里的事情差不多都完了,灵素又照着从前一样开了两袋秕谷喂鸡,就准备跟着方伯丰去府城耍耍了。

    边上苏梅儿还过来跟她打听,说有人辗转托了来问的,他们是不是要搬去府城住了,若是这样的话,如今这宅子打不打算出手,多少钱肯卖。

    灵素便道:“我们没打算搬那边去住啊,也没打算卖宅子呢。”

    苏梅儿听了笑道:“我说也不像,不过问过来了我就白打听一句。”又道,“你家男人真是出息,这都去府学读书了,往后说不定要当丞相呢,那你就是一品夫人了,咱们见了你都得行礼!”

    灵素对这些全然不懂,苏梅儿好歹还看几处戏,她连这点教育都没受过,只好道:“只是去读书,同当官没什么干系的。”

    苏梅儿一脸“你就支吾我吧”的表情,笑笑去了。

    一路船上,灵素就问起方伯丰这个事情来,方伯丰笑道:“她们那是戏文看多了,还丞相呢,咱们国朝早就没这个衔儿了。”想了想又道,“我没打算转科考,到那里再看看规矩,往后若是能成,我还是想到德源县农务司里做事,你说好不好?”

    灵素笑了:“那自然最好不过了。就同从前说的一样!”

    方伯丰见她神情,紧了紧握着的手跟着笑道:“你说好便好。”

    作者有话要说:

    手都还在吗……

    第165章 有人不往高处

    康宁府地处水乡,城里城外都有大湖,城中四水环绕,昼夜舟舫穿行不歇。又是两江一河交汇处,五方杂处之地,立于街头前后左右说话人常常口音各异,一样官话也能说出七八种味道来。

    府城占地极大,因一次次朝外扩建,城池已经说不好形状,这里一个角那里一块凸的,倒是城中居民每常以此为傲。

    官学同县城一样,都与官衙在一处,只是这里就没有状元坊那样的地方了。不管是该的学银还是米面等物、乃至租住的贴补,一概折成银钱发放。这也是府学生员情形使然。

    国朝的规矩,科考只有过了京考的,才能授官。科考合格,得了贡生资格的,若是没能过京考,凭是从前成绩再好,也没得官做。愿意屈尊做小吏去?也行,重新参加典试再说。这全是两条路子的,成绩不能通用。

    可叫这些贡生们再去考典试,多半丢不起这人。这会儿就算考上了,从前同届的考典试的那些位子也已经比他们高了。“当年人不如我,如今我不如人”,这滋味几个人受得住?是以走这条路的并不多。就算有几个,也多是偏僻地方的贡生跑来康宁府、丽川这样地方重考典试。反正就算矮了一头,也不是对从前同窗,好似就没那么要紧了。

    那考不上京考,又不愿典试的这批人怎么办呢?一个是立了心还要再考的,经人举荐,可以在府学里读书,用功两年重新再考。一来这府学里有先生教,偶尔还有大书院里的知名夫子过来讲学,在外头自个儿下苦功可没这条件的。二来么这为官考学,可不是光考学的事儿,最后成不成的,能结交些人,铺些人脉才是关键。且进了府学一个月还有几两学银可领,也算个贴补。

    再一个那些已经不打算再考京考了的,又不考典试,还有一条往六部和太医院等地方去的晋升之路。这就得同另一批人争了,就是各州县专项上的能耐人。这些人在府学里上课不是全天的,只是偶尔有课了才来,要紧是自己得不断做事务,总结写成有说服力的学文。到时候送上去审核了,有被选中的,直接有京里的官员下来面对。过了就直接上京去了。凡这样的,去了都有现成的职务,那些京考合格的还得等选官呢,这些都不用,在许多人看来也是一条极好的路子。

    也有各州县上来的能人,在府学里学一阵子,仍回去的。这些多半回去就是一县某一项上的官长了。只是这都是最下一条路了。人往高处走,自县到府再上京,这才是条朝上的路。谁都到了府学了还能想着回县里去呢?多半要不是年纪实在大了,就是二三年都中不了选,没办法的办法。

    这么一说就知道了,方伯丰这个阴差阳错凭着廪生身份就进了府学的幸运儿,从打一开始打算着要走的这条路,却是条下下路。人各有志,也不好说他什么。

    到了府城,灵素一个急着四处吃去,另一个就急着想看房子。知道这里没有状元坊那样的安排,总不能一直住客栈吧。至于吃,这地方许多德源县见不着的稀奇吃食,她好容易来了总得尝尝吧?

    方伯丰拦了她

    分卷阅读2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