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7

      灵素入凡记 作者:木天道境

    分卷阅读397

    要跟着灵素好好学各样点心吃食的做法,还要跟刘玉兰学怎么经营店铺。这样东西学在手里,跟人合伙也能一起多挣钱,人不想合伙了,自己一个人也能做。技不压身,就是说的这个了。

    齐翠儿就有些挠头,她那些东西都是些小巧的玩意,跟着绍娘子倒是也能学到买卖上的事儿,可这手艺上的东西就没什么现成的了。

    陶丽芬给她出主意:“也不是非得跟沈娘子似的能有神针绣技才叫能耐。咱们就跟自己比。一样是织绒布,今天能比昨天更快点儿,能怎么少出点错,怎么能更匀净。这就挺好。你一个时辰里能比旁人多织出三寸来,你就多挣了三寸的银子,也多涨了一分能耐。”

    齐翠儿听了连连点头。俩人都觉着能有直接下手做的事情,还能有眼见着的好处,又能有益于长远的日子。真是再好没有了。

    她们这里琢磨着要如何多学多做提升自己,那边自觉已经学到了一些窍门的人也得下场比试见真章了。

    姜秋萍找了几家她知道绍娘子去定做过部件的木工行,可她一问起来,都没人愿意同她细说。后来辗转托了人寻着了其中一个木工行的工匠,同她相公一起登门拜访。想要私下问问这个事儿。

    人家碍于中间人的情面也不好不见她,不过也直接说了,这没有什么法子能帮她的,那人道:“那位东家来做东西,都是直接同我们掌柜的说的。商议好了,我们一人做其中一块儿。比方说我就管按着图纸在上头打几个孔,张三就负责楔缝,李四管掏边弧……人人手里的图纸都只有自己要做的那一步,整个长什么样,这一块还跟哪一块要怎么接榫卯,咱们都不知道的。你要非想问,我可以告诉你我在一块长板上掏了哪些洞,问题你知道了这些也没什么用吧?”

    姜秋萍彻底绝望了,她没想到绍娘子把前头的事儿做到这个程度。原本还想着自己能拼出个五六分来,加上又做了那么长时间了,不用织那么复杂的花样,只做卷草纹流水纹哪怕素的都成。如今看来却是别说什么五六分,连一两分都拼不出起来!

    难道就这么放弃了?想想若是没拆伙,自己这钱一个月还能生出多少来,她心里就跟百爪挠着似的,哪里还能得半分安宁。

    她相公劝她:“你当初不是只投了十几两进去么?这都回来快十倍了,还不知足?既是不成,就算了,看看做点旁的什么的吧。”

    话是这么说,可是挣过这样一个月十两八两的银子,你再叫她回去挣一个月一两二两的,她不甘心啊!

    过了几日,跟她相公道:“我去一趟丽川吧。”

    把她相公吓了一跳,劝了两天没劝回来,最后道:“那我同你一起去。”

    姜秋萍的相公这回考试也没过,不过他也不打算再考学了,想趁着如今势头好,找个商行当管事去。他们的娃儿都是姜秋萍婆婆在带,俩人出一趟远门倒也没什么不行的。

    想着耽误一天就是一天的钱,姜秋萍恨不得立时就奔去丽川才好。匆匆出门到码头上寻着了去丽川的船,谈好了价钱,没过两天就夫妻双双乘船南下了。

    只是事情远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容易。姜秋萍跟着绍娘子这么些日子,自觉听了许多同人打交道做买卖的事情,可她没有真的做过,也没有在这个行当里攒下来的人脉。到了丽川两眼一抹黑,倒是满大街都是新鲜料子,可怎么织出来的那布商绸缎庄的可不知道。

    想要寻织坊挺容易,随便问一声,都有人给你指大织坊去,那也没有陌里陌生就让你进去瞧的。尤其远远看一眼,晓得绍娘子那织机上的木壳子都不是她新想出来的,人家这里就有这样的。倒是也有不遮挡的,——恨不得有二三层楼高的提花织机,你想琢磨?你琢磨去吧!不晓得得有几百上千个配件,你喜欢就慢慢看好了。

    姜秋萍想着要不先去在招工的织坊里做一阵子活儿,得空跟人套套近乎,或者能问出点儿来。再不成就趁边上没人的时候,打开那壳子瞧瞧。

    自然也没成功。活儿倒是干了,她一问那些话,就有好心的本地人告诉她打听这些东西犯忌讳,要是还想做这份工就趁早别提了。至于抽空亲自看看?嘿,那木壳子根本就没有什么能下手打开的地方。且她这里还没怎么着呢,就被不晓得哪个眼尖的瞧见了,给告诉了工头。转天工头寻了个由子就把她打发走了,还少给了她一半的工钱。

    姜秋萍现在算是知道绍娘子的厉害了。她单枪匹马跑这地方来,能带回去配件和图纸,还能同这里长久保持着联系,这里还有人愿意给她寄新的图纸去,真不晓得她是怎么做到的。

    可是也不能白来这一趟,最后姜秋萍弄了一个最简单的单面割绒织机的图样,这机子织出来的绒都是短绒,也没什么复杂的花样。不过德源县如今并没有这样的织机,总算有点收获,先回去试着织出来卖着看吧。

    第247章 新官上任

    就在作坊和食铺这些人都各自努力奔命的时候,天也越来越热。然后那位紧赶慢赶过来的新任知县就趁着暑天正式走马上任了。

    老百姓闲来说个笑话:“这位要烧的三把火只怕阵势大,来的时候就赶着最热这会儿来的!”

    府衙下来的知事终于可以走了,面上的官样文章一做完,众人都等着瞧这位知县老爷又是何种行事路子。

    有几个司的司长一半试探一半表忠心地带着自己司里的事务去见了主官,想看看知县老爷大概要在什么地方动手。结果什么也没瞧出来,这位对那些事务就没细问,只说都照着常例处置即可。倒是问了许多前任知县的事情。想想也对,毕竟那位是半路上被带上京城了,除了他们官府邸报里能看着的东西,很多事儿自然得问这当事县衙的人才能问清楚。

    光问这些主动上门来的还不够,知县老爷的几位幕僚也都四处走访起来。有拜访司衙里的人的,也有走街串巷随便寻人唠嗑的,还有专门往热闹地方一坐、什么话也不说光顾着听的。

    这么过了几日,知县老爷就做了他上任以来的头一件大事,——官祭遇仙湖。

    娘咧!端午那会儿是天刚开始热,去湖边待一待还挺舒服。这暑天时节,顶着毒太阳在湖边念了大篇古奥的祝祷不说,还要乘船去之前被“荼毒”过的岛上颂经文净化消解。一同去的大小官员都叫苦不迭,那船在水里,人都跟蒸鱼一样,可这主官的头一件大事,总不能就托病吧?唉!

    燕先生几个自然都没露面,这回也没什么大祭桌,也不用苗十八出面扛着。几个人躲在鲁夫子家花园里的大槐树下吃茶顺便往遇仙湖上看戏。

    燕先生头一个开始摇头:“这位瞧着还不如之前那位脑子清楚

    分卷阅读3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