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67

      灵素入凡记 作者:木天道境

    分卷阅读567

    还给上不起学的孩子们开了学堂。他们这样可比我们拼两个拳头厉害多了。”

    正儿到底才十来岁的人,寻常哪里会考虑这些,这会儿听灵素说了,想想好像也是这样,便不说话了。

    灵素又道:“你说刀和剑,谁是好的,谁是坏的?”

    正儿乐:“这俩哪有这么说好坏的,得说剑里面有宝剑,刀里面有宝刀,您不使兵器不懂这,没有这么比的!”

    灵素笑道:“就是这个话了。刀和剑只有按着自己锋利不锋利比好坏的,没有说刀这个东西本身就是坏的。读书也一样。读书学的东西多了,长能耐了。这本事能拿来做好事,也能拿来做坏事。可这不在读书身上,这都是人的缘故。

    “正儿,你既然有除暴安良、行侠仗义之心,那上学读书就好比你的另一把刀、另一把剑,照样能成为你的神兵利器。是你在用它们,不是它们规定了你,对不对?再说了,不是还有‘神剑书生’的嘛!文武双全,这可厉害得紧了!”她这都是打方伯丰那里听来的故事。

    陶正儿听着这话低了头看地上不说话了,灵素也没有再多说,拔了两颗菜又往前头去了。

    第356章 官行清库

    过了一阵子,陶丽芬挺高兴地跟灵素说,正儿如今都肯乖乖上课去了。虽有时候回来做作业,还一边写一边不知道嘀咕些什么,功课也不见得有多好,可总算不逃学了。说完了陶丽芬又笑:“瞧瞧,我如今就这个出息了。这孩子不逃课我就觉着挺不错的。”

    大娘们便道:“正儿机灵着呢,从前是不爱学,这会儿入门了,往后准定就学起来快。绝差不了,你也不用再操心了!“陶丽芬笑:“借你们吉言吧。”

    陶丽芬是吃过“读书人”的苦头的,可她不是小孩子,不至于因为这个就恨上了读书这回事儿。且撇开季明言做的那些事情好坏,只说他后来能到那个地步,还不是靠的读书?!尤其想想自己当年的情景,她更希望正儿能好好读书,多学点本事。往后最好能考上科考典试什么的,有一口安生饭吃。

    至于什么大富大贵的,她倒没想过。

    福儿真的去作坊里干活儿了,有一次在米市街上碰到灵素,还说了几句。她说现在都缺人手,许多人都去织布行做活儿了,那里工钱比纺线的高。可织布的人多了,线就更紧俏了,偏偏天冷了许多人家家里事情也多了,更缺人了。“东家说等到进了腊月,只怕更多人不来了,现在接货都敢随便应承人家。我说我没事,我家离得近,干到年三十都成!”说了这话自己也乐。

    又道,“现在东家都给我们涨了工钱,我有时候晚饭都不回去吃的。”

    灵素听了挺惊讶:“晚上还干?”

    福儿笑着点头:“可不么?!点了灯接着干呗!好在我从前跟着我娘暗夜里打络子练出来了,不消眼睛盯着看,手里能作数。我现在挣得比那些婶子大娘们还多呢!”

    灵素见她真的高兴,便也替她高兴着。

    晚上回来说给方伯丰听,又道:“从前受的累,这会儿又成好处了。还是真是料不到啊。”

    方伯丰笑道:“我们这里也有想不到的事儿呢。”

    一说起来,却是知县大人把方伯丰叫了去,问起他们家那小书楼的事情来。连里头如何抄书,抄书钱如何付的话都问了。最后对方伯丰道:“你这事情我已经上报京里了,只是他们那里丁点事儿都要掂量半天的,好处未必立时能下来。不过你这个是好事,只是花销也有些太大了,也不能叫你们一家子顶着。这样,年下我从官帐上拨一笔给你们那书楼。不过这么的话,你得先把你们做这件事情的花费和细账好好捋一捋,到时候我这里才能交代得过去。”

    灵素听了不解:“知县大人要给我们钱啊?”

    方伯丰点头:“大概是听说我们开了抄书这个事情,觉着一天天的也不少银子,怕我们花销太大吧。”

    灵素一拍手:“嗐!湖儿一转身就从别处给赚回来了,哪儿用得着官府给钱!”

    方伯丰忍不住笑:“天下也只一个你吧,会这么说!”

    结果两个小的听说了这事儿,也过来掺和,湖儿就道:“我有个主意,不如把衙门给的这笔钱算作给抄书人的奖励,反正之前他们谁抄了多少都有记录的,就挑抄得最多最好的几个,赶过年的时候给他们当奖赏得了。又有衙门的名义在,更像回事儿。”

    岭儿跟着点头:“可以发烧鸡烧鸭、酱蹄子卤肉……和白水羊头!”

    当爹娘的还得一碗水端平,只好在那里点头答应:“好,好,是个主意,有点意思。”

    他们也不怕知县大人只嘴上实惠,钱都没到手呢,倒把用途打算得挺好。

    那几个几乎天天跑书楼里抄书的娃儿,如今还正在忙活过冬的事情。只是他们可不晓得什么奖励的事情,不过便是知道了也没用,明儿的厚衣裳也挡不得今天的寒!

    毛哥自己出来的时候连个随身的铺盖卷都没有,小毛弟和果子更是几乎就光身一个,一个小包袱里头装的是几张干饼子和一把咸菜,后来要上学堂了,衣裳都是毛哥现买的。

    这阵子他又得空就往估衣铺跑,等着什么时候他们“上新”,好给家里几个买两件厚实衣裳。

    之前凑巧买了几件夹衣和袄子,都是前些年的老样式了,花了不到新做一半的钱。尤其小孩儿的衣裳,专有一堆是上头染了颜色污渍的,有的有指甲盖儿大一块,有的更惨,半个袖子花了。这样的多半料子挺好,要不然也不值当拿出来卖。不过因有那么个差处,价格自然便宜许多。

    毛哥给小毛弟和果子买了几身,那铺子老板还送了他两套罩衫。——粗布料子,七八成新的,看着挺结实。

    一股脑儿拿回去重新洗了洗,有几块也不知道吃的什么东西,浓油赤酱的滴上头了,实在洗不掉。等晾干了,毛哥摸出一叠子零头布来,挑个颜色剪吧剪吧给缝那污渍上头了。

    瞧着还挺新鲜,因他剪的像片叶子或者像个花似的,颜色也配得不错,猛一看还以为故意那样的。

    良子看了直赞:“你这手艺厉害了,你还会这个呐!现在满城的织坊、线坊都缺人,你很可以去试试,保准比抄书赚得多!”说了哈哈直笑,又把衣服一件件拿来细看,一边看一边赞,还忍不住打趣两句。

    毛哥淡淡道:“我娘身子不好,这些事情我不做谁做。要不然她就得趴床上缝了。”

    良子这下笑不出来了,闷声半天,叹道:“怎么学个能耐,后头都不是什么高兴事儿好事儿呢!”

    毛哥说他:“少给自己找话,现在咱们读书认字怎么不高兴了?这里头可没谁逼着我们非这么干不可。”

    良

    分卷阅读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