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70

      灵素入凡记 作者:木天道境

    分卷阅读570

    毕竟山上的野猪实在太多了,群豺息战后整个族群元气大伤,野猪们更逍遥了。她这回是正经用陷阱逮的,正经自己拾掇的,就为了来这里热闹热闹。

    毛哥早听说过德源县遇仙会的名头,这阵子又天天听良子念叨。照他说的,那几天许多人都会赶过去在湖边烧香祝祷,有钱的去食街上买点吃,既得了实惠又做了善事。没钱的去棚子里领身厚衣裳,吃一顿好的,也是过冬至大节的意思。

    闹得毛哥还罢了,俩小的真是天天盼着那一天。

    总算到了日子,两大两小一早起身,预备走过去。结果到了码头,恰好姚瓦匠划着自家的船出来,见了他们便招呼他们上船。他那船是平时打鱼使的,不算太大,这几个人一上去,刚好满满一船。

    杏妮儿年纪同果子相仿,俩小姑娘白日里上学的时候也挺说得话,——学堂里的姑娘可没几个,这下更有的说了。听良子说早饭都没来得及吃,杏妮儿还拎出一篮子热乎乎的饼子来,笑道:“早上刚烤得的,你们尝尝,这馅儿是我跟码头饭铺的婶子们学的,看我学得对不对!”

    面是杂合面,馅儿是青菜老豆腐的,加了擀碎的油渣,又香又热乎。

    良子同毛哥几个起初还不好意思,经不得小姑娘和姚瓦匠一个劲儿地让,一人吃了仨,要吃起码还能再来仨,良子愣忍住了,挺不好意思地道:“不,不吃了……一会儿那边还得吃呢……”

    第358章 真遇仙会

    到那里一看,棚子搭得都快连成城了,两旁林子里的食街更是热闹。掌柜的们一边操持着自家的买卖,一边还不忘问对边左右的邻居换买。

    豆干如何,饼又如何的,热闹得很。还有卖豆腐脑的发现,边上拌面的料配自家的豆腐脑味道更好,索性从人家那里匀了一锅当卤过来卖。那卖拌面的则把他那边原预备炒卤的料接过来,切丝、切丁当拌料使了。

    康宁府城是兴盛了多少年头的地方,各个行当都有一篇规矩,毛哥几个何曾见过这样混不吝的热闹,一时都看呆了。再问起各样吃食的价钱,都只寻常一半左右价钱。知道这些摊子都是贴人工贴材料,到手的银钱也一分不拿的,细算来相当于一半便宜了买吃食的人,一半捐给了穷苦人。

    毛哥忍不住叹道:“一个摊子或者有限,这许多摊子!这边的买卖人真是热心肠得很了。”

    良子已经托着一个包子啃上了,一边还没忘给小毛弟和果子一人买了一块油糖糕,听毛哥说这话,便笑道:“这是遇仙会,祈福的,神仙都看着呢!就是我们村里,虽没有拿得出手的买卖,逢着年成好,也得拿点米啊菜的来这里帮帮人。”

    说了把另一个包子递给毛哥,毛哥借过来谢了他,叹道:“难怪这里老说什么‘湖边饿不死人’的话,我起先怎么也闹不明白这话什么意思!敢情是这样。冬里是最难捱的,一冷起来,要么多穿,要么就得不断吃热食,要不然真熬不住。这里的人好,风气也好……”说着说着又想到落户的事情上去了,便停了话头。

    良子接了道:“所以你从前老说的那么玄,纯是唬人的!瞧瞧这里,这么些人伸手帮忙,哪里就饿死谁了!”

    他这是被毛哥换着花样吓唬了大半年,这回得给自己壮壮胆了。

    毛哥却笑道:“一样是助人,咱们怎么就不能加把劲儿,做那个能伸手帮人的,非要懒沓沓等着人来帮呢?若是果然自己尽力了,时运不济,得人相助还有句话说。自己都没使点力气,就等着不成了会有人来帮,这成个什么话了!”

    良子没话说,只好闷闷道:“你就是一堆道理!”

    毛哥大乐:“我这刚认了几个字的人能说出什么道理来?你还真看得起我!”

    姚瓦匠的船舱里头还带着些鲜鱼,杏妮儿还带了一筐自己烘的鱼干,要先往棚子那边拿去给人。几个人就没一路走。

    这里毛哥同良子带着俩小的,一路走一路看,偶尔停下来买点什么吃。毛哥感慨的是德源县的民风人心,良子则一路念叨着:“这个好吃,这个肯定好吃!你闻那味儿,准没跑儿!”

    一边不时掏钱买了,不止自己买,也不落下娃儿们。

    闹得果子都劝他:“良子哥,别买了。这些都是热食,咱们又吃不了那么些,一会儿凉了不好吃了,不是太可惜了么!”

    良子嘴里还嚼着酱肉呢,只好含口糊涂地道:“哎,吃不完就带回去吃嘛!晚上省的做饭了!”

    果子同小毛弟就对看着叹气,小毛弟道:“良子哥,你再这么买下去,晚上你记账准定又想不起来钱花哪儿了。到时候又要翻衣裳扫地看有没有丢钱。这回咱们还是坐船来的,你要疑心船上给弄丢了,还得下水捞去!……”

    毛哥听得哈哈乐起来,良子刚看到一个卖葱花羊肉饺儿的,正要掏钱呢,听了小毛弟这话,把手收回来了,愤愤道:“买给你们吃,你还埋汰我!臭小毛!”

    小毛弟缩着肩膀乐:“良子哥,我是不忍心看你存钱的时候那难受劲儿。翻着账本得念叨一天的‘早知道’‘早知道’,我就趁着果然还‘早’的时候,尽早叫你知道了吧!”

    大家听了都笑,良子对毛哥道:“我觉着小孩子还是不要读书认字的好,读书多了嘴巴厉害,更讨人嫌了!”

    正笑闹,边上一个摊子上忽然有人跟毛哥打招呼:“这边儿!这边儿!”

    毛哥一回头,见一棵落尽了叶子的大银杏树上挑着一个旗,风吹卷了,只看得到“饭庄”两个字。底下铺排着好大阵势,一个小缸似的锅边上放了一张高凳,上头坐着一小孩儿,这会儿正冲他乐呢。

    “这是……你怎么来看食摊了?……”毛哥笑着过去打招呼。

    小孩儿一脸淡定:“有什么法子呢……”又招呼毛哥,“来,来,你坐我边上来吧!”

    毛哥看看边上忙活着的几个人,还有后头大方桌边上背对着路,不知道正埋头吃着什么的另一个小孩子,迟疑着道:“我过去?”

    小孩儿点点头,又往他身后看看,招着手道:“进来,进来,都来里头坐吧。坐一坐,歇会子。”

    这食摊待客的桌椅板凳都是放在边上,或者外头的,这招呼的却在柜台里头,肯定是人家自己用的啊。这小孩儿这么招呼,他们家大人知道吗?!

    良子和小毛弟、果子几个也认出来那小孩儿是书楼里头的,没想到在这里碰上了。

    这时候小孩边上大铁鏊子跟前站的一个妇人转过脸来,见这情形,便笑道:“都是湖儿认识的,进来坐会儿吧。一会儿人多的时候刚好给我们帮把手!”

    ——这娘儿俩都挺自来熟啊。

    毛哥听说一会儿要帮忙的,反不犹豫了,谢过了

    分卷阅读5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