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83

      灵素入凡记 作者:木天道境

    分卷阅读583

    算来,真的“读书做官的”好像也就自己一个?祁骁远得看来年考试,黄源朗是不会再走这条路了。

    若要再比,自己在这里拿一份俸禄,雨多了也愁风大了也愁的,恐怕还不如许多没考上的同窗们日子自在。光看这些,想要说一句“读书最好”还真是说不出口。

    便道:“读书就同别的事情一样,不过是个技艺本事,也不是说武艺高强的人就一定事事顺遂吧?这人跟人想要的不一样,也有实在不喜欢读书,怎么学也学不进去的,难道人家的一辈子就准定不好了?也不是这样道理。”

    灵素听了点头:“所以胡嫂子也有胡嫂子的道理,福儿自己觉着挺高兴的,那也成了。”

    她起初伸手帮忙,是因为那一家人日子难过,如今他们都自觉过得挺好了,自己三懂两不懂地指点什么反不合适。既然自家相公也说了各有各路,未必读书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可见这世上道理就是这样的。人人都吃饭,人人都喘气,只因这些省不了,既然不是人人都要读书去,可见这东西本来就可有可无的。自觉想明白了,她便也丢开了。

    一时咸猪头和鲜鸡出锅,俩人又张罗香烛元宝,爆竹鞭炮,端上定例的菜蔬和堆高的白饭、满垒的年糕。很像样子地忙活起来,哪里还是当年犹犹豫豫、慌慌张张的样子。

    请完年神,散了福,赶着除夕前,灵素又要开始忙着各处送“彩头”去了。

    今年官府频频出手,加上许多人都一直有活儿干,情形比往年好了许多。惹得灵素直跟方伯丰感慨:“知县大人太能抢人买卖了……我这都只散出去一半……”

    方伯丰乐道:“你这说反了。一地民生安乐,本来就是当地衙门官府该忙活的事情。难道官府做不好,惹得百姓困苦,反指着民间各自相救去?若要这样,又要这官府的人来干嘛的!”

    灵素想想也对,便道:“我还是接着管我的药材去吧。明年我要在咱们山上再多种些药材。”反正她的地多,如今收菜收粮又不方便掩藏了,索性都拿去种药还省心了。

    这时候湖儿有些忧心道:“燕爷爷都咳嗽了许久了。我问了管家爷爷,说从前也是秋冬天容易咳嗽,可没有这么长时间这么厉害的。可是燕爷爷自己就是大夫,又找谁给他瞧呢?我问起,他就说没事,好得很。好得很又怎么会咳嗽?真是……”

    灵素听了心知大约还是之前强行求雨时候落下的病根。那根子都到光团上了,同寻常的小病小痛自然不同。自己倒摸着了一些门道,只是不晓得管不管用。且要是果然管用了,这事儿的由来又怎么说合适。

    方伯丰则想到燕先生同苗十八、鲁夫子年纪都一年年大了,往后只怕难免三灾两病的,好容易自己有几个亲近的长辈,却是岁月不饶人。一时又有些无奈惆怅之意。

    窗外风正寒,七娘那里也多了些本要散出去的“彩头银”来。

    今年她一早就开始预备了,有几处还特地亲自去的,且带上了畅儿。

    寻常畅儿出来走动,也经过这样的人家,只是真的在那窄巷里走起来,看着那歪门断墙,听说里头还住着许多人,孩子心里挺震惊。

    尤其之前遇仙会时候,黄家也捐了个棚子专门发放衣料的。七娘就带着他坐在后头。看着不少人衣衫单薄得很,畅儿就问他娘:“这么大风,他们为什么不多穿点?”

    七娘就道:“他们不是不想多穿,只是家里没有厚衣裳了,没法子,只能捱着。”

    畅儿道:“所以我们现在给他们分衣裳。”

    七娘点点头。

    过了好一会儿,畅儿又问道:“他们为什么没有厚衣裳?”

    七娘道:“手里没钱,买不起。”

    畅儿想想自己家里的营生,又问:“他们做什么不做买卖?”

    七娘笑道:“你当做买卖那么容易?一样营生,真的去做了,总有亏有赚的,天下可没有准保挣钱的生意。且这做买卖还得本钱呢,若是连买件厚衣裳的钱都没有,又哪来的本钱做买卖?”

    畅儿又想了回,问道:“那他们能做什么?”

    七娘道:“能做些工。你看咱们这里分发衣裳,要搭这么个棚子,这就得请人来搭;这棚子的材料又得有地方买,这木头竹子都得专门有人从山上伐来。这些都是要人去做的,就是差事,人做了差事,就能得些银钱,去买他们自己要的东西。”

    从那之后,畅儿就开始注意上了“差事”这个事情。他们家里买卖多,他读书得空,就跟着他爹他娘四处看去。时候长了,他心里就自己有了分辨。

    这回来看的这一片人家,里头就有在他们家买卖里头做活儿的。

    等回到家里,畅儿自己琢磨了一回,实在想不明白,就跑去问他娘道:“娘,仙儿姐姐就在店里头坐着同人说说话,却能住在挺整齐的宅子里;康大叔和达子叔又要倒夜香,还要趁天没亮都打扫干净,都是最苦最脏的活计,怎么却反住在那么破的地方?不是说踏实做活儿才能挣钱过好日子么?怎么越辛苦受累的活儿,做了却反没有好日子过?”

    七娘听自家儿子这么问了,心里很是高兴,笑着对黄源朗道:“瞧瞧,自己会琢磨事儿了!问得也挺好。”

    黄源朗就把畅儿捞过来抱自己怀里,笑着对他道:“因为他们大连店里头的工钱高啊,康大叔他们就没那么高工钱了。加上他们家里人口多,就更没余钱换房子了。就只能先在那里住着。”

    畅儿不满这个说法,他道:“那为什么大连店的工钱就高,康大叔他们的工钱就低呢?明明康大叔他们更累!”

    黄源朗道:“大连店赚得多呀,自然工钱也高了。康大叔他们的活计,都是一样的价儿,城里处处都差不多的,累不累的,也只能这样。”

    畅儿不说话了,扭头看着自家娘亲,又问:“那康大叔为什么不去大连店做活计,还可以多赚点!”

    黄源朗忍不住笑出来:“这、这康大叔去大连店?……这也得你娘她们肯要他才成呐!”

    七娘见他们爷俩也掰扯够了,才开口道:“你这事情问的,里头是两回事儿。一个是我们大连店里头的差事同打扫的差事这两个差事的差别,另一个是你说的仙儿姐姐和康大叔他们,这是人的差别。

    “先说事的差别。我们大连店的事情,不是谁都能干的,顾客来了,里头那么些东西,人随便问起什么,你得都能答上来。还有咱们里头的衣裳首饰、胭脂水粉,都是有讲究的,怎么搭配最合适,什么时节用什么恰当……这些,在里头当差的都得门儿清才成。

    “可打扫的事情,你也做过的。虽也有诀窍,再怎么的,做个几回也能弄明白了吧?若真的有心,只怕三两回就上手

    分卷阅读5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