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4

      家有仙妻[红楼] 作者:桃之夭夭夭夭

    分卷阅读64

    这是馋病犯了。

    “一会儿给你买。”江堇姝笑道。

    小雪眯着眼笑:“谢谢姑娘。我听人说那个嬷嬷喜欢喝酒,又爱吃红烧肉,特地花钱买了好酒好肉给她吃,这才问出来消息。江家的二姑奶奶当初是嫁到京城,后来那家做官的老太爷亡故,一家子都回了原籍,这之后两家没了联系。那嬷嬷还说,其实头两年二姑奶奶派人来过,说是在夫家不好过,想求江家二老爷出面做主,但江家没人理。”

    对此,江堇姝也不算意外,又问:“问清楚她在哪儿了?”

    “嗯,那家子原籍在济南府辖下的丰林县。”

    虽说古时交通不便,但对于江堇姝而言,实在算不得什么。

    她带上小雪,或是如郊游般闲步,或是缩地成寸,一路留心着是否有同道之人。及至到达丰林县城,正是早上,街面上很热闹,尤其是出城的人格外多,且大多都是往同一个方向而去。

    “可要快些,若是迟了,怕是道长的丹药都派完了。”

    “正是呢,早听说那丹药神验,偏数量有限,前两回都没赶上,这次说什么都得求一颗。”

    “你们要求什么药?听说又新出了一种丹药,粉艳艳的,珍珠似的,叫‘红颜丹’,女子吃了便艳若桃李,身带芬芳,姿容更胜一筹呢。”

    “我也听说了,正是为这个去的。”

    江堇姝听着那些人兴奋的议论,不禁眉头上挑,颇为诧异。

    若是在城里某家铺子出了这东西,她还不会太多疑,许有专研此类的医者调制出来调养气血或增益女子颜色的药丸。但现今却是一个道士出的丹药,难免令她想起炼丹术,只不知这位道长是否修真同道,毕竟很多凡间道士也通医药炼丹。

    不过,这道士如此大张旗鼓的派丹,总是太过奇异了些。

    江堇姝先把道观的名字记下,打算事后再去看看。

    接下来,两人便入了县城。

    江慧如的夫家姓黄,哪怕不如以往,在当地也不是寻常人家。黄家的宅子很好找,挺大挺气派的宅子,收拾的极为干净整齐,就是人气不足,显出几分颓然冷寂。宅子里的些许下人,此刻也懒洋洋的坐在一起磨牙,竟然也议论着城外如意观的丹药。

    这样的黄家……

    江堇姝皱眉,隐匿了身形进入正院。

    江慧如所嫁的乃是黄家嫡长子,如今的大老爷黄韬,不管家里头再怎么闹,他们夫妇都应该住正院。正院比起外头略有规矩些,可也没几个人,四下里很静。

    “……太太,这是如意观求来的丹药,灵验着呢,您吃了以后病就会好的。”从屋里传出说话声。

    江堇姝进去一看,说话的是个中年媳妇子,一手拿着茶水,一手拿着白瓷碟儿,碟子里躺着一枚莹润白净的丸药。这媳妇子正殷殷看着床上的人,那是个满面病容的女人,看上去四五十岁的模样,整个人软软靠在床头,似乎没什么力气,眼睛也只是半睁。

    仔细辨认,倒是能从这女人脸上看出跟原主有一两分相似。

    然而实话讲,这亲姊妹两个长相并不多像。

    这应该就是江慧如了!

    按照年龄算,江慧如今年不到四十,却生生瞧着似五十的人,除了生病的缘故,更多的应该是生活不顺遂。

    从进来起就发现,这正院里大小丫鬟统共就四个,相较于这么大的宅子,着实凋零冷清。况且看那几个丫鬟,大的很大,小的又很小,哪里是江慧如能用的人?江慧如当年出嫁江家正盛,不止嫁妆丰厚,陪嫁的人也多,只算这些人也不止这几个,人都哪儿去了?

    另则,不仅下人少,连黄家正经主子也只见到江慧如一个。

    江慧如听到是从如意观求来的药,眼睛里神采一亮,可随之又湮灭,一脸苦色道:“我这病,再是怎样的神丹妙药也治不好了。我不求别的,只希望能再见一见皓哥儿,我的儿啊。”

    “太太,您别担心,过年二爷就要回来了,就快了。”

    江慧如却泪如雨下:“见不着了,她不会让我见皓哥儿的,我见不着皓哥儿了。”

    “太太,太太!我、我去求大老爷。”

    主仆俩哭的凄凄哀哀。

    江堇姝出了黄家,找周遭打听了一下,把黄家的事情弄了个大概。

    原来当年黄家老太爷过世,一家子孙顿时依靠,在京城里过不下去,这才回了原籍。所谓树大分枝,先前因着老太爷在,分家是没好处的事,谁也不傻,但老太爷没了,长子黄韬只懂得享受,既不愿吃苦去从军,又不愿读书,庶务也懒得理会,底下几个弟弟都不服气,个个挖空心思谋好处,一家子弄得乌烟瘴气,最后分了家。

    江慧如性子软,远嫁而来,事事顺从着黄韬。

    从前老太爷在,有老太爷压着,尚算过得去,但老太爷亡故后,黄韬根本不把江慧如放在眼里。黄家是军功起家,武将家本就规矩粗犷,更何况黄家发迹不过短短二三十年,见惯了京城繁华富贵、声色犬马,黄韬只在享乐在下功夫,且很不重体统。

    黄韬是烟花之地的常客,屋子里姨娘也多,江慧如又要打理一家子上下,又要应付这些莺莺燕燕,人多是非就多,黄韬又不因她是发妻就敬重,为此江慧如没少受委屈,前头怀过两胎都掉了。

    没几年,有人做媒,黄韬娶了平妻。

    说来是个笑话,别说官宦之家,便是平民百姓也没有娶平妻的,只有些商人因着常年在外,这才有平妻一说,到底不适合拿在台面上说。

    黄韬却是一门心思认准了,若非当时有人力劝,提及京中荣国府,黄韬本是要休妻再娶的。

    这位平妻是商户之女,家里做些皮毛生意,常走关外,颇有资产。这位姑娘生的娇花软玉一般,又是个玲珑人儿,笼住了黄韬的心,过门儿两年就添了一子。后来黄韬在其撺掇下,干脆把江慧如这个原配留在老宅,带着平妻幼子、大半家仆去了省城,在那边另置家宅。

    这还不算完,江慧如意外得了一子,养到五六岁被接走,说是送到城里有名儿的私塾读书。江慧如想跟着去,黄韬翻脸就训,让她留在老宅打理祖产。

    一开始逢年过节母子俩还能见面,及至后来,便是过年也见不着,那边总有无数的理由不让皓哥儿回来。

    江慧如的确是性子软弱,她也想争一争,但皓哥儿是她的软肋,她又没个娘家依仗,说句难听的,她生恐惹怒了那个女人,被无声无息的弄死了,那时皓哥儿可怎么办?

    本性里软懦,一退再退,如今已是到了绝境。

    江堇姝暗自叹息。

    要帮江慧如改变处境不难,但帮一次不能帮一世,江慧如得自己立得起来,否则便是那个平妻死了,黄韬也会再娶他人,江慧如

    分卷阅读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