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5

      六零年代好家庭 作者:桃花露

    分卷阅读235

    六零年代好家庭 作者:桃花露

    分卷阅读235

    以为知道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寻思是不是莫茹故意把棉花沾上草的啊,不过她没敢说出来。

    毕竟每天拾棉花她也有份儿呢。

    自己也能分到棉花,这就是好事。

    这么一激励,二队的妇女们又来了劲头。

    一队的副队长听说了也赶紧取经学样去,他们没这么多棉花,但是可以把那些评不上级的差棉花分掉,再画个大饼以后可以分更多更好给个盼头。

    事实证明,非常有效!

    ☆、第108章 献礼!

    且说一早陈爱月就打扮一番,把齐耳短发梳得一丝不苟,别上发夹,换上蓝色的列宁装,插上笔,登上绿色的解放鞋。把宣传画卷起来用红布带系紧,又把包夹在腋下,就匆忙往钢铁厂去。

    为采矿方便钢铁厂就建在铁矿的北边,说是钢铁厂,其实就是一个露天营地。

    老远就能看到那里浓烟滚滚,火光跳跃,密密麻麻的土高炉就好像是远处天边的烽火一样。

    走近以后,耳边牛马嘶鸣人声鼎沸,闹哄哄就和年底的庙会一样。

    一条新修的丈宽的土路从钢铁厂往东北方向延伸而去直到火车站。

    为了修这条路先后出动了两千劳力,牛马骡驴车更是上千。保证最短距离,直接穿过农田、村庄,然后直达火车站。

    现在这条路上车来车往,牲口车、手推车一辆接一辆,全是运煤来运矿去的。

    进了钢铁厂的范围,遍地都是小高炉,有修完的也有在建的。高的有三米多高,矮的有一米多高,甚至还有不到一米的,看着奇形怪状的。

    建好的每个小高炉都配着风箱,守着三四个男人,据说片刻不能离,要是冷了炉,里面的铁水就化不出来,白瞎,只能砸了炉子抠出来。

    陈爱月也不懂,都是道听途说,她就知道到现在没流出铁水来,都是一些铁疙瘩。

    路上听着很多人在喊:“没有砖了,没有砖了!”

    “鸡毛呢?没有鸡毛勒风箱了!”

    “板子呢?做风箱的板子也没了!”

    “快去上报指挥部,都没有了!”

    “还要砖?再要就得拆更多房子啦!”

    有人大声喊,立刻就被人摁倒:“你不想活了,想跑飞机是吧?”

    跑飞机就是俩人摁着一个挨批/斗的,用力把头摁下去架高两只胳膊,将那人前后的扯着跑,没一会儿就能累得腿抽筋趴地上。

    为了看看钢铁厂好回去和莫茹描述,陈爱月特意从中间穿过去,然后熟门熟路地往团指挥部去。

    路上不少男人拿眼使劲瞪着她,狼一般的眼睛火辣得能透视一样。

    陈爱月呸了一声,“看恁娘啊!”

    有人就起哄:“娘,娘,你来了!俺要吃奶!”

    “哈哈哈,俺也要吃!”

    陈爱月大骂几声,扭着腰走了。

    她先去团指挥部献礼。

    第一钢铁厂的团指挥部没有县总指挥部的待遇可以设立在城关,而是建在宋家村,直接征用宋家村的大队屋和生产队屋当指挥部。

    她找到负责宣传的团政委相玉亭,把那副《铁娘子秋收图》献上去,果然获得一致好评,说她比公社宣传员画的好得多,让她多画画钢铁厂。

    得了领导的话儿,陈爱月就去申请领一沓子宣纸、两盒水粉颜料、三支画笔,拿回去给莫茹画钢铁厂用。

    她特意跟宣传部门的干部打听一下,“刘干事,明天中秋节,让不让回去过节?”

    那刘干事嗤了一声,“想什么呢?过节?这炉子还没修够数,点火的几十个试验炉子一个也没淌出铁水儿来,总指挥急得睡不着觉,钢铁团长急得头发都要白了,你说过不过节?”

    陈爱月才不管能不能淌铁水儿呢,反正她也不懂,“那等淌出来就能家去了?”

    刘干事笑了笑,“我说陈主任,这么说吧,没淌出来,指挥部急得睡不着觉,淌出来领导就激动得睡不着觉,更得多修高炉多炼铁。”

    陈爱月嘀咕道,这么说是怎么也捞不着家去,那地里的庄稼怎么办?

    也不是所有女人都像二队那么厉害吧,一队都吃不消了,速度越来越慢呢,更不用说三队四队。

    见打听不到什么,陈爱月只好自己去找找周明愈看看能不能捎个话儿。

    其实也没什么好捎的,不过为了讨好莫茹,她还是要走一趟的。

    陈爱月绕过了几排小高炉,她终于碰到先锋大队的,看是吴美英男人就拦着他问:“周队长和周明愈他们在哪里?”

    周明来指了指后面,咧嘴笑:“当然是挖矿啊,没日没夜地挖……哦,不对,我糊涂了!”他抓抓头,“现在他们不挖矿,修高炉炼铁了,看着没,最高的那个大高炉,有可能炼出钢来呢!”

    陈爱月看他在傻笑,一副神情疲惫到极点的样子,问道:“你们多久没睡觉了?”

    周明来眨巴眨眼眼睛,“两天了吧,俺不困,一点也不累,精神着呢,还能再干两天直到炼出红铁水儿来!”

    说着又拿着一把小铁锤叮叮当当敲矿石去了。

    又问了几个人,她在一个很高的土高炉旁边找到周明愈了。他和周诚仁、周诚志等人一起,另外还有几个青年,还有陈爱月不认识的外村的。

    他们一个个都带着红袖箍,而有些人带着黄的,还有人带着白的,灰的。

    陈爱月知道这是插红旗拔白旗运动,那些□□思想、资本主义思想就是白旗,中间派就是灰色的,具体她也说不清楚,反正就知道插红旗拔白旗就对了。

    见陈爱月过来,周明愈就知道是莫茹捎信。

    陈爱月:“明愈同志,你们怎么样?”

    周明愈指了指那个土高炉,“炼铁呢,寸步不离人,陈主任莫茹和家里还好吧?”

    陈爱月笑道:“好着呢,几年粮食和棉花大丰收,不管是吃饭还穿衣,来年是不用愁了。”

    周明愈又问:“家里秋收怎么样了?”

    陈爱月点点头,“好着呢,莫茹同志画了一幅铁娘子秋收图,可惜你看不着,可好看了呢,我交给指挥部献礼了。”

    说了两句,她道:“莫茹同志让我来问问你们八月十五回不回去过节,我去问过了,没那好事儿呢,你有没有什么话儿跟她讲的?”

    周明愈:有啊,多的很啊,可惜也没法让你传不是。

    他道:“多谢主任,麻烦你帮我带个东西。”

    他回身跑去自己队的营地,捧了一个罐子回来,交给陈爱月,“麻烦主任了。”

    陈爱月拿过来看了看,哎呀,还挺好看呢,这是一个小口大肚子的罐子,暗红色,上面还有一颗红心,下面两只托起来的手,然后上头一轮红日。

    “这是一颗红心像太阳,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是我们的□□!”

    分卷阅读235

    -

    分卷阅读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