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5

      六零年代好家庭 作者:桃花露

    分卷阅读405

    六零年代好家庭 作者:桃花露

    分卷阅读405

    捣鼓,保不齐都捣鼓不成,没有你出面,那俩大队的干部才不会给他们面子呢。”

    张根发深以为然。

    先锋大队安排好耕地、参加公社修水渠之后就安排挖南沟的工程。

    四个生产队把南沟以南的位置分段,一个生产队一段,要求把此处深挖六米,有泉眼最好,没有也不强求,到时候把原本河沟子里的水引出来,再去挖河沟里的淤泥。

    淤泥用筐子运往地头,跟开春以后村里各家猪圈里盘出来的大粪放在一起沤肥。

    盘粪以前也是个大工程,每家男人都要把自己家猪圈攒了一冬天的粪扔到院墙外面,因为有人家不养猪,加上鸡少了大半,今年比以前少了不少粪。

    所以这些淤泥也十分珍贵起来。

    二队的队员们受自己队工分值的刺激,而且周诚志说要给社员们加餐,每天菜里加两勺油,窝窝头掺玉米面做成纯粮食的不加菜缨子,所以队员们干活儿格外卖力。

    正月十五之前按照风俗不推磨,所以冬天的时候,周诚志安排人每天不停地推,攒了好些缸的粉面子,足够吃到正月二十的。

    有粮食当后盾,队员们干活儿就卖力。

    一队就算没那么好却也不太差,可三队四队就不一样。

    不但老人瘦骨嶙峋的,男人也没好到哪里去,挖河第一天就晕倒俩男人。

    一个是赵化民,一个是张成发。

    周诚志去找陈福海和周玉贵一问,他们俩队的应急粮和备用粮居然也吃得差不多了!

    这会儿比过年时候还惨,天天喝稀黏粥,连煮地瓜都没!

    因为好地瓜都要煮烂在水里当稀饭,这样数量多,容易分.

    周玉贵惨兮兮地道:“俺们现在吃去年挖回来的烂地瓜。”

    去年地瓜大丰收,男人们去大炼钢铁,女人们收不完收不动懒得收,一大半的地瓜都扔在地里或者埋在坑里。

    结果冬天不够吃的,就只好去挖回来。

    可惜冻烂的地瓜还真是难吃得很。

    其实不只是三队四队,另外有些村的生产队比他们还惨。

    那些生产队开食堂的时候大吃大喝,两个月把囤粮就吃光,之后学城里限量供应.

    按照粮食入股和工分来分,大人一股,一天一斤,俩孩子算一股。如果入股的粮食少,出工的劳力又不足赚工分少,那么就算家里有四股的人,也只能打两股的饭,自己打回家去吃,吃不饱也就那样。

    那些孩子多劳力少入股又少人家的女人,几乎每天都要端着碗在食堂转悠着求人施舍半碗稀饭给她。

    可别人也吃不饱,哪里舍得给她啊。

    再说了,都觉得她这样的人家干活少吃饭多,等于大家伙儿替她养孩子呢,现在她不但不知足还来要人家的口粮,谁肯给?

    她这样人家少不得要挨饿。

    再加上食堂的状况也是每况愈下,一开始还一股一斤,结果后来一股就是十六两秤的十两。

    再后来直接干稀加起来一斤。

    本来就不够吃,这一下子更吃不饱。

    家里孩子多饭太少,大人还能强忍着饿把口粮省给孩子吃,可孩子不懂,饿了就要吃,大的孩子肯定想办法抢弟弟妹妹的,一来二去,去年冬和今年春幼儿夭折率就更高。

    还有一些人,秋天的时候不收粮食,地瓜直接扔在地里烂掉,这会儿想起来又去地里刨地瓜。

    结果那地瓜都被冻坏,腐烂以后更硬,水煮过都咬不动。

    年轻人还强吃,老人孩子则没办法,只能回家慢慢地想办法,或者再放锅里炖得烂一点。

    可若是大队干部们执行“社员家里不许冒烟”的政策非常强悍苛刻,哪怕冬天滴水成冰家里炕上跟冰窖一样,也不允许社员生火烧炕,只要看到谁家冒烟都要去捣毁,管你是锅还是盆子,直接踢碎。

    所以很多人只能晚上躲着做,等大家都睡了冒烟也没人看着。

    还有人想要去讨饭,却被大队干部们阻拦,不允许擅离村子,说坏分子才流窜,私自离开就是流窜犯,抓着就坐牢。

    更何况就算去讨饭,其他村情况和他们差不多,根本没有什么好讨的。

    所以很多人饿得没办法,只能去找点什么吃。

    当地没有山没有湖,既无处打猎也没有水生作物补贴,严冬和初春是最难熬的时候。

    树又都被砍光树皮也没的扒,大冬天的又没有野菜,只能把夏秋的那些萝卜缨子从牲口棚猪圈里淘出来,再从雪地里挖点草根或者什么的,剁碎,加上一点点粮食面子捏成窝窝头蒸熟填肚子。

    就这样,有些村里不但孩子夭折率高,冬天老人死亡率也直线攀升,有的是因饿生病死的,有的是屋里结冰冻死的……

    先锋大队南边的贾家村,堪为其中代表。

    不过就算冻死饿死,上面也不会知道,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埋了就是吗。

    要是社员想说饿死的冻死的,想跟公社反应也没机会的,根本绕不过大队干部去。

    所以,就算先锋大队和贾家沟那么近,听到的也全是贾家沟如何如何先进的事迹。

    周诚志等人一直觉得三队和四队就是全中国最穷最苦的,没有干粮吃,大过年的只能吃煮地瓜喝地瓜糊糊。

    现在竟然直接饿晕!实在是夸张又可怜!

    可眼下还要春耕春种呢,这要怎么办?

    ☆、第183章 饿死人?

    周玉贵虽然看着瘦得厉害, 但是比其他社员自然好很多, 他抹着眼泪,对周诚志和周明贵道:“两位队长, 可不能见死不救啊, 俺们已经没有粮食, 接下来就要饿肚子啦。”

    周诚志:“真是好笑,一样的人都是妇女在家里劳动,怎么我们就吃不完,你们还饿死?当初不是有人来帮忙收粮食的吗?”

    周玉贵:“粮食倒是收回来一些,可俺也没见着啊,不等俺回来就全都交公粮, 谁知道怎么交的?口粮都没留够全交上去了, 谁知道这么操蛋啊?”

    这事儿周诚志和周明贵其实知道一些,都觉得大耳贼这是疯了竟然敢把口粮都给拉走要是闹起来那不得出乱子啊?如果不是他们去年抖擞着弄什么粮食大/跃进放卫星,亩产三五千斤地虚报, 也不至于秋天公购粮加了一倍还多。

    以前秋粮任务差不多在百分之十五,但是去年足足收了百分之三十一还多呢。

    这还是总体来说的,如果只算玉米的话, 有些地方上缴了百分之八十还多。

    先锋大队因为和高余飞的交情, 那也交了百分之五十。

    农民不只是交公粮, 还要超低价卖购粮, 之后还必须要卖余粮。

    但是去年秋粮没都收回来, 交公粮还能凑活, 购粮就艰难, 因为口粮都不够,哪里还能卖

    分卷阅读405

    -

    分卷阅读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