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8

      六零年代好家庭 作者:桃花露

    分卷阅读418

    六零年代好家庭 作者:桃花露

    分卷阅读418

    是不行的,因为周诚志带着周诚仁、周诚义几个老头子监督检查呢,如果有人浇地太浅那就是不合格,第二天种棉花的时候不当事。

    两人寻思可能是小五浇的呢,也就没再当回事,只卯足劲去挑水就成。

    ……

    第一天晚上浇地十亩,莫茹这一组浇了五亩半!

    所有人都惊呆了,纷纷觉得他们这是要逆天啊!

    “明愈,你们是怎么浇地的?”

    周明愈笑嘻嘻道:“俺们人多啊,四个男劳力还有一个棉花劳模呢。”

    “可……俺们也三个人啊,怎么比你们慢那么多?”周明国想不通怎么回事,他们也没偷懒啊,挑水浇地不知道多累呢,前几次还行,后来就跟挑两块大石头一样。

    一担水也没有多少,浇不了几步路又得去挑。

    难道周明愈他们就不怕累?

    周明军跟他嘀咕:“他们家四哥一晚上也没挑几担水,那他们就是三个男人一个女人,和咱们一样,怎么差别这么大?”

    他们家是周明军带队,兄弟三人加上一个阚燕儿。

    周明愈这边是兄弟四个加上莫茹,结果周明林还半途总打拐不知道干嘛去,没挑几担水。

    他们觉得莫茹肯定不如阚燕儿能干啊,虽然拿虫子拾棉花厉害,可挑水是力气活,又不是她手巧就能干的。

    可事实就是他们累死累活浇了一亩地,而周明愈他们浇了五亩!

    简直不可思议!

    不过这也没办法,人家能干就是能干,不佩服不行。

    ……

    于是二队的老头子们白天赶着牲口犁沟,以前每次耕地都有大批鸟跟着在后面找虫子和虫卵吃,因为除四害导致鸟数量减少,并没有太多来吃虫子的,周诚志就让孩子们赶着鸡来吃虫子。

    莫茹也顺便收一些回去喂鸡,好保证家里的鸡能每天都下蛋,现在周七七每天都能吃俩鸡蛋呢。

    晚上莫茹去帮着男人们浇地。

    第二天白天女人们点种包埯儿,速度快得让其他生产队羡慕得直掉下巴。

    不只是自己大队羡慕,连周围的草泊儿、将军庙子甚至是范木匠、王货郎都来取经学习他们是怎么种得又快又好的。

    周诚志也不吝啬,他见自己队已经犁完沟,就将耘锄借给另外三个队用。

    可他们的问题又不在犁沟上,更多的还是挑水的问题。

    有些地离水源太远,来回都有两三里路,费时费力,速度自然就慢很多。

    而如果犁完地不赶紧浇水,过半天那沟就变浅很多,最后没啥用还得重新犁一遍。

    周明贵忍不住来找周诚志帮忙:“叔,给俺想个招儿?要不就把你们人借给俺们帮工?”

    周诚志道:“要是旁时候你借我没有话说,只要他们乐意就行,这会儿还得秧地瓜、种春棒子、谷子、豆子、果子,我也没法借啊。”

    周明贵就开始犯愁,“那你说这么干的地,还不下雨,种什么都要泼地,这还叫不叫人活啦?”

    说是八龙治水,龙多不下雨,可这也太懒了!

    周诚志想了想,“要不……找明愈那小子来让他帮你们想想辙儿?这耘锄就是他琢磨出来的。”

    听他一说,周明贵立刻就去找周明愈,让他帮忙想办法怎么才能浇地快一点。

    周明愈道:“哥,不是没有办法,就是弄不到家什儿啊。”

    浇地必须有工具啊,俺们要不是有媳妇儿的空间,你以为俺们还折腾呢?

    周明贵问要什么。

    周明愈道:“要是有那种大的柴油桶,咱们去弄几个焊接起来就是一个大水桶,上面焊一个漏斗口进水,下面焊一块小腿粗的管子放水,这样就可以去河边灌水用车拉到地头再放水。”

    这样起码节省百分之八十的时间。

    二队的棉花地在西边,那里有水,一队可没那么幸运,他们在东边,正是缺水的地方。

    这会儿挑水都找不到好地方挑呢。

    而公社组织修的水渠还没修到这里,估计起码要麦收左右才会完工。

    就算有水渠,只要不下雨他们还是要挑水泼地,而有些地离水渠也有相当一段距离的。

    周明贵觉得是个好办法,他拉着周明愈再跑一趟供销社,当然买不到柴油桶。

    陈刚看周明愈的面子,答应帮他留意,到时候预定几个。

    周明愈看他急得一副了不得的样子,为他一门心思想种好地而感动,就说再用一下那个机械申请许可证去公社走一趟,看看有没有收获。

    这一次运气好,柳红旗居然在。

    柳红旗正被一些大队的春种困难和救济粮要求烦得头疼,一看到周明愈觉得疼痛都减轻很多。

    这个小伙子真是不错,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能想办法解决,从来不会直接把问题甩给领导。

    他很亲切地关心周明愈他们有什么困难。

    周明愈见领导这样亲切,自然不客气,把今年春旱,种棉花有些吃力的事情讲给柳红旗听,要求买几个柴油桶改装成大水罐拉水浇地。

    柳红旗道:“这是个不错的办法,至于油桶嘛……林主任,咱们仓库有没有?”

    林纾道:“书记,有两个空的柴油桶,一个还有三分之一的煤油,另外有一少半的柴油,其他空桶前些天送回县里了。”

    要搁前两年,想从乡镇府找这么几个油桶可不容易,那时候不管柴油还是煤油都靠进口,自从玉门油田开发以后,国内的油供应才多起来,也惠及基层。

    柳红旗道:“这样,把这四个给他们用,柴油送去发电组,煤油送往供销社。”

    红旗公社没通电,公社的轧花社、电动磨坊都是靠柴油发电带动的,太昂贵,所以只有公社大院自用和交任务用。

    见公社书记居然这样亲民,给周明贵感动得差点流泪,拉着柳红旗的手一个劲地感激。

    柳红旗也喜欢他们这种负责的劲头,又找相玉亭研究,要求修水渠的工程队加快速度,争取早日把水渠修好,解决缺水农田的灌溉问题。

    周明愈他们拉着柴油桶去公社的薄铁皮社改装一下,先把油桶涮干净,把两个油桶口焊接一起,侧面开口焊接上一个铁皮漏斗当进水口。另一端再开口焊接一块铁筒找一块水带用铁丝拧上,这就是出水口。

    水带长一些,不放水的时候可以卷起来绑住。

    四个大油桶,做成两个大水罐,原本一个油桶两块钱都买不到,现在柳红旗直接给他们用,只需要总共付一块钱加工费给薄铁皮社就好。

    这可把周明贵激动坏了,他让周明愈先拉一个回去,再派车来拉另外一个,他在这里守着。

    结果这俩大水罐一回到队里,又引起一阵轰动。

    男人们把大水罐放在骡车上,用骡子拉到河边去,壮劳力们

    分卷阅读418

    -

    分卷阅读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