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7

      六零年代好家庭 作者:桃花露

    分卷阅读517

    六零年代好家庭 作者:桃花露

    分卷阅读517

    周明愈离开队长家就去找了周明阅。

    要以前 ,周明阅下工就不上班,只能等第二天,今儿听周明愈买了个挂钟回来,拿着发票激动得翻来覆去地看。

    看完了就给周明愈报销。

    队里的钱一部分存在农村信用社,一部分在队长家存着,钥匙在周明阅和保管员那里,还有一少部分,临时要用的就在会计这里。

    但是周明阅家的钱箱,钥匙是在保管员手里,得去要了一起开箱子。

    报销以后,周明愈拿了钱家去,周明阅几个去看挂钟。

    “还是劳模厉害啊,咱们弄不到工业券,人家劳模就能弄到。”

    周明愈先去南屋,莫茹领着周七七在呢,她把一个手电筒给张翠花,让她晚上起夜的时候照亮,免得外面黑咕隆咚再摔着。

    晚上回去,莫茹把傅臻给的礼物拿出来归置一下,自然看到了口红和纱巾,心里顿时热乎乎的。既然是傅臻好心,她就收起来,以后有机会再用。

    现在她最感兴趣的是那一小袋子莲子

    “小五哥,咱们能不能把这些莲子种来试试?”莫茹将莲子倒在炕上,一粒粒颗粒饱满,一看就是挑选过的。

    省城多荷花,当地自然也可以种。

    只是高进县少水,加上有些河底都是石头而非淤泥,所以当地种荷花很少。

    尤其现在,莫茹出门从来没见到过。

    周明愈拿起来看了看,“都是生的,完全可以种下去,就是得找个合适的地方。”

    “西河有几个地方可以种。”

    西边和南边的河底下是淤泥,西北边东西走向的那一截基本都是石头,只可惜现在都干了,要种荷花莫茹得想办法去放水。

    俩人想怎么才能不动声色地放水?

    周明愈:“要不让泉眼大一些?流满大井溢出来,只要有一块存水就可以。”

    莫茹觉得也行,“只是不能一下子这样,得慢慢来,先这两天把大井灌满,然后就可以流出来。”

    周明愈也觉得这样保险,不会引起什么。

    “正好这几天我把莲子放在空间的井水里催催芽。”莫茹觉得蘑菇可以放在空间里酝酿生机,莲子肯定也可以。

    空间里有水盆和水缸,直接把莲子泡进去,等外部条件成熟就可以种下去。

    第二日一早,周诚志带人去浇麦子的时候,发现西河的大井里水变多了,原本只有半井水,这会儿看着好像涨了??

    社员们纷纷称奇,都说真是一个宝贝泉眼。

    周诚志喊道:“这是知道咱们急需用水呢,都打起精神别偷懒啊!”

    莫茹趁着周七七睡着,把女儿放在空间里,然后和周明愈去西河。这时候也没个娱乐,白天挖沟又累,晚上九点钟基本都睡得酣甜,他们在河里活动也不会引起什么注意。

    莫茹先放水,等河床吸饱了水分,她和周明愈再把莲子种在淤泥出,用棍子一戳一个洞把莲子深戳下去,免得到时候漂去石头缝里不发芽浪费了。

    大部分莲子都种在西河里,剩下一些他们就撒在自家屋后的河沟子里,可以装点环境。

    他们种荷花当然不只是为了好看,主要是为了长莲藕,莲藕比地瓜还丰产呢,营养丰富,口感极好。

    如果莲藕大丰收,收回来可比萝卜白菜管饱,更有营养。

    周明愈说三年困难期的时候,南方比北方好过,一个原因就是南方水多,河里水产也多,动物植物很多都可以吃。

    如果有山有水的地方,那就更加轻松,如果政策略微松动写基本不会挨饿。

    山,他们是不用想的,高进县除了有几个古代的王冢,连个小山丘也没。

    她也没有那个本事去造一座山,所以只能想想了。

    其实本省的地势还是很丰富的,有山区、丘陵、沿海、平原等,可高进县就是彻彻底底的平原区。

    现在她有空间能保持河里有水就不错,只要水不断,水里的动植物就会多,再想办法弄点鱼苗、河虾、河蟹的养在里面,也能丰富社员们的餐桌。

    种完莲子,莫茹直每天去洒点水湿润一下,等慢慢地把井水漫上来再往河里蓄水就好。

    周明愈记挂着邱母和他说的民主补课的事儿,过了两日就和莫茹商量去一趟莫家沟。

    所谓民主补课,就是对之前划分成分中有所漏网的地富反坏右份子进行补充,重新补充成分。这也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一旦被重新划成漏网之鱼,绝对比之前的整斗还要厉害得多。

    周明愈很担心莫树杰的问题,所以要先透个信儿,然后去公社以及莫家沟探探消息。

    按照他的知识储备,民主补课其实是今年下半年11月份正式开始的,可听邱母的话,他觉得邱父去地委开会,就是去开关于民主补课的事情。

    于是两人又骑车去了一趟莫家沟,莫树杰照例不在家,周明愈就和沈淑君好好聊了一下。

    沈淑君比莫树杰还要小心谨慎,跟她讲反而更好。

    讲过这件事儿,周明愈又告诉他邱磊帮忙打听莫应棠的事儿,让家里不用担心,有消息立刻就来送信。

    看着女儿女婿,沈淑君心里暗暗庆幸,若不是让周明愈把妮儿领走,自家也不会有这样的改善。让崔家压着,饭吃不饱,整天挨斗,别说当兵、当兽医,连大声说句话都不行。

    所以她很清醒地知道女儿女婿是自家的依靠,“明愈啊,爹娘很感激你来说这个,不过爹娘把话也说在头里,要真是有什么事儿你们使不上劲的,就不要往前凑,记住了吗?”

    周明愈知道她的心思,为了不让她担心,自然什么都说好的。

    说完了正事儿,他们也不久留,又去大队走一趟,跟莫家沟大队预订今年的麦秸草。

    反正自己大队的麦草不够,要买外面的,他买莫家沟的这样就有光明正大的联系,也有机会试探他们。

    崔发平高兴得很,都没用跟崔发厚请示就定下来,反正这是给大队赚钱,也不是损害崔家的利益,他就做主了。

    周明愈还像模像样地和他们签订收购合同,合同上盖有先锋大队以及供销社印章,付了五块钱的订金。

    又聊了一会儿,周明愈谢绝崔发平留饭的邀请,回莫家跟沈淑君和二弟告辞,带着莫茹和闺女回周家村。

    回来的路上,周明愈和莫茹商量,“咱们晌后再去一趟公社,探探口风。”

    他们现在和公社关系好得很,尤其是林纾,跟朋友一样聊天,很多事情都不避讳他们,把他们这俩劳模当成了公社办公室人员的感觉。

    莫茹低笑:“幸亏高书记奖励咱们一辆自行车,要不哪有这样的速度啊,老天爷可一定要保佑高书记官运亨通,身体健康才行!”

    俩人笑起来。

    坐在她

    分卷阅读517

    -

    分卷阅读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