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06

      六零年代好家庭 作者:桃花露

    分卷阅读606

    六零年代好家庭 作者:桃花露

    分卷阅读606

    ,人家先锋大队这样做,肯定有自己的道理。咱们也应该尊重,m主席说,实事求是嘛,不能根据我们自己的臆测想当然嘛。”

    哎,这些没有什么本事,还爬上副书记,一当就是若干年的干部,真是让人头疼!

    夏主任十分无奈。

    好像只有你自己聪明,人家都是蠢蛋一样。

    刘新农置气道:“既然如此,那你们怎么说怎么办吧,我管不了。”

    他拂袖而去。

    夏主任也不生气,立刻笑着吩咐:“赶紧着,去跟队里说咱们要拉蘑菇、鸡蛋、鸭蛋,让他们把前几天欠咱们的也都交上。真是憋死了。”

    一行人去蘑菇大棚的,去养鸡场的,一通忙活。

    夏主任还亲自去养鸡场看了看,找着贾慧芳几个,“有没有不怎么下蛋的老母鸡,抓几只。”

    贾慧芳态度挺冷淡的,“主任,这个得让俺们场长给看,俺们只管喂鸡拾蛋孵小鸡。”

    夏主任:也不是我来找你们劳模的茬儿,你们怎么无差别攻击,还把我也给嫉恨上了?我们供销社和他们县委是两条线好吧,不是一路的,别迁怒我们。

    最后还是莫茹过来,养鸡场不管是一百只还是一千只鸡,她都是心中有数的,最初从社员手里收集的那一批,都可以卖掉吃肉。

    反正新的下蛋鸡已经培养起来。

    而且从去年开始她还着力培养肉鸡,不让它们下蛋,而是尽量长肉,肉质更加肥嫩纤细,不像下了蛋的老母鸡那样柴。

    只是现在还没成功而已。

    莫茹给抓了二十只老母鸡,还有五只小公鸡。

    公鸡养着纯粹就是为了吃肉的,毕竟做种鸡不需要那么多。

    其他的鸡蛋和蘑菇自然也都如数完成任务。

    现在食堂又开着呢,夏主任晌饭就在食堂吃,拿粮票和钱买就行。

    食堂给他的是和刘新农一样的。

    他看看别人的,就知道这是给李新农开小灶呢,顿时对刘新农更加不满,你说人家先锋大队对你照顾多好啊,吃得这样可口,你还来挖人家心窝子。

    谁不知道先锋大队俩劳模是人家的心头肉?

    你可好,还真当自己是大干部来显摆本事呢?

    你比高书记牛还是比傅书记能?

    这俩区干部都表扬的,还用你来显本事?

    还是你觉得拿掉了俩劳模,说不定能对前书记示威……艾玛,他可别是针对高书记吧。

    夏主任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琢磨了一下就去找刘新农一起吃饭,顺便套套话,想着回头怎么悄悄汇报一下。

    先锋大队就像一场闹剧,而其他大队却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忆苦思甜、检举大会,一大批或罪有应得或被打击冤枉的干部下台,又上去一大批没文化有干劲的贫下中农干部。

    结果61年开始的宽松政/治氛围一下子又收紧,甚至有大队的食堂开始恢复,自留地全部收回,重新掀起了批/斗热潮。

    而刘新农在先锋大队蹲点不到一个月,就接到调令让他撤回,他只好转战其他公社。

    ☆、第248章 打倒!

    刘新农走了以后, 先锋大队就再也没有搞运动的干部来蹲点, 其他来的基本就是考察、学习为主。

    这些都态度好,工作认真, 大家相处愉快,他们来了先锋大队都跟参观旅游一样,先被造纸厂吸引视线,再去养鸡场、蘑菇大棚,还要去磨房和果园逛逛, 最后就是砖窑厂。参观完以后,再开开会、聊聊农业副业生产经验,喊喊口号,基本就差不多。

    所以比起外面的紧张气氛,先锋大队很快又恢复到忙碌而平和的气氛中。

    每天男人去砖窑厂、造纸厂, 女人能干的也去赚外快, 不能干的就在队里干零活儿挣工分。

    一边干活儿一边听收音机, 小说、戏曲、新闻随便听, 小日子十分滋润。

    转眼又是一年,全国又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解放军的活动。

    高进县也不例外,号召组织先进社员们去大寨参观、学习,回来以后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而莫茹和周明愈这几年自然还是年年被评高进县先进劳模。

    当然是要跟着去参观学习的。

    去了以后莫茹才发现和自己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那是一种“一大二公”的乌托邦理想主义,别说目前的社会现实不具备土壤, 就算再过几十年都够呛。他要求坚决批判并要彻底消灭资本主义!强制在全县范围内彻底“割掉资本主义尾巴”, 收自留地、关闭集市贸易、取消家庭副业, 连各家的厕所都要关掉去集体厕所。

    这么一看, 先锋大队要被集体割掉的。

    所以,她和周明愈就是看看,不说话,实在让讲话就热情洋溢、振奋激动地表示要学大寨、向大寨看齐……

    喊空话嘛,有人喜欢听,喊得越好听就越忠诚。

    所以她和周明愈还拿了学大寨先进标兵的称号,发了锦旗和奖品。

    回来以后,又在本县做了几场演讲。

    之后就回到村里继续过自己的日子。

    在之后有参观活动,她和周明愈就不肯去,打发周诚廉、周培基、陈爱月等人去,去之前再三叮嘱,只需说好话,千万不要对比,更不要说自己大队的实际情况。

    只管说,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们要向大寨精神看齐!

    几个人都是聪明人,也是成功学成归来。

    一回来,周诚廉就忍不住找周明愈吐槽,“红鲤子,你说啊,就这样还让全国人民学习呢?我看他们……哎,吃不饱穿不暖的,就会扯着嗓子喊。”

    周明愈忍不住拍拍他的手臂,“这种话不要说,而且你说的也不对,精神食粮更重要。全国人民需要鼓劲。”

    这样艰苦卓绝的年月,吃不饱穿不暖的,要是再没有点精气神,那不真的垮了吗?

    “出去看看,还是咱们大队好啊,吃得饱穿得暖,还有水果、罐头来解馋,哎呀,真是神仙都不换,以后我可不去。”

    在全国人民学大寨的同时,农村的社交运动也开始进入新阶段,愈演愈烈,各地都出现了过激现象。

    连红旗公社也不能幸免。

    各地的领导干部、大学生、高中生们都开始下乡进行四清算账,革官僚主义、地头蛇的命,闹出了不少乱子。

    很多大队的生产再一次被搁浅,社员们无心种地,整天忙于批判斗殴,最后实在是不像话。

    莫茹和周明愈还去了一趟莫家沟。

    莫家沟进驻了一群师专的学生,他们是跟着某干部下来的,通过盘账发现了很多漏洞,正一个劲地审问大队长崔发平。

    另外把崔发忠也扯出来,但是崔发忠如今已经不是干部,他之前就

    分卷阅读606

    -

    分卷阅读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