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9

      当你变成万人迷 作者:清越流歌

    分卷阅读269

    花,还从一两百变成了一两千,许大嫂就更适应了,拿着这些钱今天买钻戒,明天去商场买新衣服,还不忘挺着毫无变化的肚子要求许大哥给她的零花钱翻倍。

    就这样,一个给钱痛快,一个花钱爽快,夫妻生活反而像是进入了蜜月期。

    许大哥对媳妇都这么爽快了,对父母自然不必说。在农村,长子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上要孝顺父母,下要拉扯弟妹,许大哥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对家人的责任心也要比许二哥和许昕华都多,这次父母要请二婶过来,他就是抢着付钱的那一个。

    当然许二哥也不是理所当然吸长兄血的人,要是生活条件不一样也就算了,可是兄弟俩赚的钱都一样多,并且细究来说,是许二哥占了便宜。当年没有请人帮忙,就他们兄弟俩开店的时候,厨房里最苦最累的活,全是许大哥一个人扛的,按理他应该多得一份的,可许大哥从来都是老大照顾弟妹、多干点活是应该的,并不肯接受更多的份额,许二哥也只好记在心里,然后在生活中积极买单,同样是儿子,他也不会让老大吃太多亏。

    老大这次抢着要承担二婶和堂弟来回的路费,许二哥也互不相让,最后兄弟俩达成协商,一人承担半程的费用。

    即使不缺钱,许昕华也觉得让许二婶抛下一家子过来帮忙,还是有点瞎折腾,没想到许母私底下跟她说起来,还颇有些遗憾的表示,“你舅妈和姨妈她们也想来帮忙,可惜你爷爷奶奶在这儿,只好叫你二婶来了……”

    许昕华便安慰她,等老家不忙的时候,也请姨妈舅舅他们来家里住一住,反正他们兄妹三人都有房,挤一挤也能安顿下来。

    说到这个,许母倒是来了精神,她又说起大舅家:“你大舅一家估计也会搬过来,你大表嫂东躲西藏,受了多少罪才生了儿子,一家子的期盼全在这孩子身上了,现在连咱们嘉欣嘉文都来羊城上学了,你大表哥也想买个房落户,让孩子跟咱们嘉欣嘉文一块上学。”

    许昕华表示支持:“大表哥每个月工资和补贴都不少,表嫂也在厂里干得不错,手上应该攒了些钱,要是不够咱们还可以凑一凑。”

    “哪用得着你们。”许母很大气的道,“我手头有钱,你大舅要是过来借,我给就行了,他们最多借个一两万,要不了太多。”

    无独有偶,堂哥许林送母亲过来,同时也是过来寻求支持的。

    许林十几岁就没上学了,跟在岳父身边做泥工,一开始是在附近的村子接活干,慢慢发展到县城周边,前两年许林在省城买了房,发现城里的活更多,就跟他岳父商量,组了工队跑省城去接活,翁婿俩基本上算是小包工头了吧。

    这两年他们在省城也赚了不少钱,许林年轻人喜欢拼搏,慢慢就不满足于省城,尤其是在省城认识的包工头也开始带人去大城市赚钱,许林也从心动变成想要付诸于行动,却遭到他岳父头一个反对,他岳父年纪大了,这种力气活,最多再干个几年,能在省城赚钱就知足了,自然不想一把年纪再往外跑。

    许二叔许二婶对此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儿子有事业心,想赚大钱是好事,可是离得太远他们也不舍得,现在翁婿俩争执不下,他们索性中立了。

    得不到父母支持的许林就想到了堂哥堂妹,要说他们老许家谁说话最管用,那得是大伯家的堂妹,大企业的老总,上过报纸上过电视台,是当之无愧的名人,也是她这两年都没回老家了,要是现在回趟老家,县长都得来见她,就算拉不到投资,能给县里求来几所小学也是好的!

    许林很清楚,岳父不同意,主要是因为他媳妇闹得欢,可他媳妇再厉害,见了他堂妹也得从母老虎变成小白兔。他媳妇有多“怕”小华呢?自从大妹当了小华的助理,他媳妇对大妹的态度那叫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明明心里还惦记着大妹的私房钱,也只敢在他妈跟前串掇,他妈不搭理她,她见了大妹却一个屁都不敢放,还不是怕大妹在小华面前说她的坏话?

    所以这事只要小华支持,他媳妇绝无二话,老丈人也就不会再拦着了。

    许林和母亲远道而来,许家自然是热烈欢迎,不过这个“接风宴”却是安排在许三叔家,是许三婶积极争取来的,据说早在许二婶决定要过来帮忙时,许三婶就买好了菜,非要亲自下厨招待嫂子。许奶奶也帮腔说他们两老住老三家,老二媳妇和孙子过来,该是他们先招待。

    许母拗不过她们,也就从善如流了。

    其实谁都知道,许三婶这是心虚气短,积极弥补。

    按理说,许三叔一家都在这儿,还有两老人帮衬着,许母想请亲戚照顾孩子,许三婶才是最好的人选,却让许二婶大老远跑过来,别说外人,就是家里人都难免嘀咕。

    许三婶倒也不是不愿意,要不是两个大侄子带着她男人做生意,他们一家现在估计还在老家刨地,哪能到大城市来享福?她就算不看亲戚情分,只看大伯一家这么帮衬自己家,这个时候也该义不容辞的站出来帮忙。

    可许三婶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她闺女许爱菊的店刚刚开张。

    年轻时的许三婶也是个厉害的人物,那时候许三叔做生意赚大钱,做老板娘的许三婶算账收钱毫不含糊,所以如今看着许三叔事业回春,又回到了年轻时的意气风发,许三婶却不像许大嫂和许二嫂那样安心享福,满足于这种衣食无忧的“少奶奶”生活,许三婶内心其实也想像年轻时那样当个贤内助。

    然而生意不是许三叔一个人的,许三叔就不同意,许爷爷许奶奶更是反应强烈,两老眼里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们如今靠着大孙子才过上的好日子,可不能再让孙子吃亏了,半辈子没对儿媳妇说过重话的许奶奶都把许三婶狠狠骂了一顿。

    许三婶独木难支,也知道是自己理亏,便没有纠缠,她把目标转移到许爱菊的店上面。

    欣荣给员工的福利政策,刚推出的时候,报名的人并不多,第一批全都是公司的人,在门店当中许爱菊应该是最早报名的,后来也有人陆陆续续的报名,但大都是凑热闹,别人都报了我不报就亏了的心态,直到有同事加盟的店正式开业,营业额在公司内部一通报,引起了一阵轰动,从那以后,公司、门店和工厂的人都开始踊跃报名了。

    不过还能不能轮到他们,那就不一定了,许爱菊晚了一批报名,等了快两年才轮到她,许爱菊习惯性的回来找父母商量,有着进取心的许三婶积极的把事情都揽下来了。

    许爱菊在深市工作,父母都在羊城,公司总部也在羊城,母女俩一商量,其实是许爱菊全程听母亲的,选择在羊城下面的县城开店,从汽车站乘大巴过去只要两个小时

    分卷阅读2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