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3

      大笑拂衣归 作者:自带小板凳

    分卷阅读173

    好顺序,准备依次展示。

    昨日散去时,李彦锦就让书吏和衙役们告知了众人,今日表演才艺若需要什么物事,还请提前做好准备。

    于是,第一波要展示厨艺的四十六位小娘子就被带去了白玉楼。借着大小厨房上午空闲的机会,各自忙碌了起来。

    因灶头有限,就分成了三批。半个时辰之后,第一批小娘子基本就都完工了。有实在太慢的,经过楼中厨子检查,若不是自身的问题,则可以继续做下去。

    这一批吃食很快就被送到了彩棚之前,而这次做评判的却不是县令大人了。李彦锦看城里男子实在闲得无聊,就挑了十位略有些名望,还算懂事理的人出来,组成了个评判团。这其中不但有富户老爷,也有童生、秀才,还有衙门中的几位官吏,例如某位韩姓都头。

    谢沛见了,就提出再添十位妇人评判,就从陪着参选的人家中出。

    经了昨日的选拔,衙役们也对这些妇人婆子,哪位刁蛮不讲理,哪位心明眼亮,都有个大概的了解。

    于是,谢沛就选了十位不闹腾又还算懂事的妇人出来。这其中,不但有于家姨娘花氏,也有头发微黄的农家太婆。

    两个评判组选出来后,看热闹的人越发兴奋了。

    男子评判组这边,就负责对厨艺、书画做评断。原本还包括琴棋两项的,只可惜卫川这地界,竟是没有出才女的命,这两项根本就没人申报。就连书画也是非常勉强的,各报了一个人而已……

    女子评判组这边,则负责对刺绣、梳妆、衣饰搭配以及各种各样不好分类的才艺做评断。

    李彦锦倒是很想借着厨艺这项,发掘点美味菜式的。然而,一上午下来,十位老爷们就都吃得有些脸色发绿了。

    倒不是小娘子们手艺不济。只可惜,卫川县里,若真有些独门手艺的人家,基本上生计都还不错。也就犯不着把闺女送去当什么“宫女”。因此,如今参选的这些小娘子,最多也就是做些寻常吃食罢了。

    于是,评判组一上午吃得最多的就是粗细面条,再加上各式面饼……

    原本还打算吟诗作赋的老秀才,吃了一肚子面条饼子后,在心里竟对皇帝老儿生出了一份诡异的同情。想象一下,若后宫三千全是这样的面条、饼子,这日子也实在是……咳。

    不过,厨艺中,到底还是有两位比较出彩的。一位是许家二娘,她做了份鹌子羹甚是鲜美。

    另一位则是来自卫川县东坝村的艾家大娘子。她做的豆沙馅和鲜肉馅的两种酒酿饼,色泽金黄、油润晶莹、酥脆鲜美。一份只有五枚,吃得众人大点其头。

    于是,厨艺一项,只有这两人得了甲上的佳评,其余人都给了个乙中的评语。

    男子评判组这边,除了厨艺之外,书画两项则更让人失望。

    于三娘觉得自己的一手小楷足以傲视家中群雌,只可惜,在评判组的几位读书人眼中,实在是有些儿戏。

    画画的那位,倒也勉强算是入了门,但也到不了能让人欣赏的地步。

    因此,这二位也都只得领了个乙等的评语,含恨而归。

    倒是女子评判组那边,颇有些精彩的表现。

    一位头发略黄还带着点卷曲的女子,竟有让人惊艳的刺绣本领。一个半时辰的功夫,绣绷子上就露出了一个活灵活现的猫儿脸,憨趣的大眼珠竟还盈盈透着精亮。

    除此外,还有家学渊源,特别擅长给人开脸的小娘子;有不分寒暑,能用火炕孵鸡雏的小娘子;有识五谷,善稼穑的小娘子……一趟下来,负责这一块的谢沛只觉得这些面貌寻常、甚至是有些丑陋的小娘子们,简直是人不可貌相啊!

    当然了,还有什么会跳大神、会用筷子给人眼睛里挑虫子、能不动声色在嘴里藏五个肉丸子、能模仿婴儿啼哭之类的诡异人才,就不在谢沛惦记的范围之内了。

    这第三轮足耗了一天时间,此轮之后,彩棚中只剩下了十二位小娘子。除去得了甲等评语的八位小娘子外,另外还有四位“候补”娘子。

    而这四位候补也是凑巧,竟全是于三娘这样交过增改费人家的小姐。名单一出,不免引人怀疑……

    第120章 谁是扛把子

    这天晚上,县城里大多数人家都在兴致勃勃地谈论着白日的事情。

    阿意混在厨艺组中, 也顺利地用一大碗杂粮面条换了个乙等的评语。

    韩勇看着孙女安然退出了选拔, 乐得老脸像开了朵花似得, 还特意买了只烧鸡回来庆贺。

    这爷孙俩吃着烧鸡喝着小米酒时,衙门后面的官宅中,谢沛两口子也正谈着那八个甲等的娘子。

    “我这边, 那个许二娘子倒是个合适的人选。长相心智都不错, 还有点小厨艺, 她本人也有那个想法,送过去, 也算是皆大欢喜。你那边呢?”李彦锦一边用细棉布擦着谢沛还沾着湿气的黑亮发丝, 一边说道。

    “我这边几个甲等的娘子, 要说相貌的话, 也就是擅长给人开脸的葛家娘子长得稍微耐看点。且她口齿伶俐,性子活泼又不鲁莽。看她自己,倒像是有点念头的。其余几人若是配寻常人家, 都是很实惠的好媳妇, 可送到京城去的话……”谢沛说着,就摇了摇头。

    李彦锦从她身后凑过来, 道:“那些有真本事的小娘子干啥要送去京城啊?咱傻吗?那皇帝老儿要的是美色, 咱把这些姑娘送去,皇帝不乐意,小娘子们也倒霉催的白浪费。反正明天还有最后一关,我俩正好问问这些姑娘自己的意思, 若不想去的话,咱就给人留下来。若死活都要去呢,咱也不勉强。最多是送去的时候,被那些采选的宦官说上几句,又不少我一块肉,怕他个屁!”

    夫妻俩商议好后,携手上了床榻,一夜好眠。

    次日,县城里看热闹的人依然不少。彩棚附近已经多出了不少卖茶水、果子的小摊。

    只是让大家失望的是,这最后一关竟然只让自家女眷旁观,其他人等不论男女都不能亲见。

    在李彦锦看来,这实际上就是后世招工时的面谈环节。

    他和谢沛挨个把女娘们请进最大的一间彩棚内,而相陪的女眷则被请到稍远的地方等待。

    这样一来,女眷亲戚们能看见县令和自家小娘子的举动,却听不清几人说了些什么。

    利用这种方法,李彦锦最终选出了四位小娘子,做为卫川县的采选佳丽。

    这四位小娘子中,除了擅长开脸的葛家娘子,容貌略寻常外。其他三人都算是中上之姿。

    而葛家娘子与许二娘子是获得了甲等评语的,另外两位则是交了增改费的的于三娘和冯家娘子。

    这四位娘子不论美丑,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不是蠢人,

    分卷阅读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