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8

      老大是女郎 作者:罗青梅

    分卷阅读338

    不明白他为什么忽然对傅云的身份背景这么感兴趣,昏迷好几天,一醒来第一件事不是打听朝堂上的局势,而是立刻派人去查傅云。

    他之前身为江城书院的副讲,在江城书院待了几年,曾担任傅云的老师,傅云就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寒门少年而已啊?

    大人为什么要查傅云,又为什么故意放出要低价卖那间宅子的消息引傅云来买呢?

    吴同鹤百思不得其解。

    片刻后,崔南轩放下信,问:“黄州府那边查得如何?”

    吴同鹤回说:“我们的人在湖广潜伏多年,按理来说不难查,可不知怎么回事,傅云的身世背景就像一个谜一样,我们查来查去,什么都查不到。连李寒石是霍明锦的人我们都查到了,就是查不出傅云的来历。”

    崔南轩冷笑了一下。

    霍明锦执掌锦衣卫,而且手握军权,各地都有他的人手,他不想让别人查到傅云的身份,那么他们就一点都查不到。

    他拿起刚才那封信:“傅老四一家都要进京……想办法从他们那里入手,别惊动锦衣卫。”

    吴同鹤躬身应喏,想了想,小声说:“我记得……表姐认识傅云。”

    崔南轩沉默不语。

    吴同鹤接着说:“傅云救过表姐和琴姐,表姐在武昌府的时候,还去过他们家,傅云不在,是他母亲出面接待的。琴姐跟着范维屏的寡母学画画,赵氏多次在琴姐跟前提起过傅云,说他的画画得很好。琴姐还收藏了几幅。”

    崔南轩瞳孔微微一缩,手指捏紧信纸。

    几息后,他冷声道:“写信给你堂兄,派人送二姐和琴姐进京。”

    吴同鹤应是。

    ……

    傅云英还未迁进新居,汪玫先过来送礼了。

    他是名满天下的大才子,写了篇贺词送她,笑着道:“你别嫌我小气,我已经多年不动笔了。”

    “你的贺词一字千金,我高兴还来不及。”

    傅云英出门迎他,进了正堂,仆人过来奉茶奉果。

    汪玫很挑剔,挑剔得让他的学生抓狂,但说起为人处世,其实他心里门儿清。他蹉跎多年,换来朝中各派大臣们的同情惋惜,沈党官员敬仰他的才学,同情他的遭遇,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朝他下手。

    这就是他的本事了。

    又比如现在,他和傅云英说话,和之前的态度大不一样,以前还是长辈看后辈,现在就如同平辈相交一般,而且很自然,不会让傅云英觉得别扭。

    姚文达和他有点像,但姚文达就算落魄,也不会放下架子,该怎么说话还是怎么说话。

    汪玫却能敏锐地根据时局不同调整自己的处事方式。

    难怪王阁老力保他入阁。

    吃过茶,寒暄毕,汪玫开门见山,问:“吏部崔侍郎身负重伤,你是他的同乡,怎么没有前去探望?”

    崔南轩六亲不认,这一点朝中大臣都知道,但他却是个好官,为官多年,未曾欺男霸女、残害忠良,而且很干了几件于国于民有益的大好事。可他同时也助纣为孽,掩盖沈党的罪行,帮沈介溪作恶,只是他为人谨慎,并未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大臣们还挺佩服他的。

    那天在千步廊发生的事情没有传出去,在场的吏部官员只知道傅云章为掩护崔南轩换上他的官服,之后的事只有锦衣卫晓得。

    面对汪玫的试探,傅云英微微一笑,回:“实不相瞒,我和崔侍郎意见不和,还是不来往的好。”

    汪玫眼珠转了转,喝口茶,含笑说:“原来如此,我原先还以为你们之间有什么误会,想着倚老卖老,舍下这张老脸劝和你们。”

    傅云英看他一眼,道:“汪先生放心,万马齐喑那种景象,不会发生在朝堂上。”

    汪玫怕她因为私心杀了崔南轩,提醒她崔南轩并无过错。

    也是在试探她的态度,若她今天下手杀崔南轩,以后肯定也能为了一己私欲朝王阁老的人下手。

    那王阁老未必会老实和她合作。

    她的承诺,无疑是一颗给王阁老的定心丸。

    汪玫明白这句承诺背后的含义,笑了笑,他喜欢和傅云说话,有什么说什么,不用拐弯抹角。

    明明傅云生得俊秀,面若好女,脾气也不坏,他的学生都挺喜欢傅云的,但傅云做起事来却一点都不柔和,真是怪哉。

    ……

    夏夜燥热,院子离河近,入夜后村落陷入一片沉寂,山里却聒噪起来,蛙鸣如海,蝉鸣则震耳欲聋。

    山下一座锦衣卫层层把守的院落,房里点了数盏灯,灯火熊熊燃烧。

    霍明锦坐在灯下看舆图,灯光映在他线条深刻的脸上,幽黑的眸子,平静得近乎淡漠。

    李昌和其他人站在一旁听他指令。

    他双眉略皱,手指在舆图上划了几条线路,“徐鼎一直很安分,辽东无虞。”

    李昌道:“二爷,徐鼎确实老实,接到内阁大臣手书后,不曾踏出海州卫城一步。”

    辽东防御,实行卫所制度,以城堡为依托,以军队为防守,众多城池,依托长城,井然有序,层次分明,互相呼应,构成一套防御体系。

    所有城堡,大致分为镇城、路城、卫城、所城和堡城五级。

    其中,镇城是总兵和巡抚的驻地。

    有些卫城地理位置特殊,会单独建立一套防御圈,徐鼎现在就驻守在海洲卫城。

    霍明锦嗯一声,目光往西移,指尖在舆图上轻点。

    “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九边重镇,每一个都盯准了。”

    众人面面相觑,自从战场上军队几次大败于卫奴,朝廷增派大军驻守辽东,严防死守,前后花费数十年时间,建立起固若金汤的防御体系,虽然卫奴曾接连攻下抚城、清城,但他们无法突破辽东防线,不可能对国朝形成威胁。

    二爷怎么如此重视辽东?而且要求整个九边重镇都得加强警戒?

    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和辽东离得十万八千里的,辽东战事,和它们有什么关系?

    众人摸不着头脑。

    李昌想了想,道:“二爷,您当年扫平草原,延绥镇、宁夏镇以西太平已久,暂时不会再起战事。而辽东这边,气候寒冷,派去辽东的几路大军据说都是南方人,受不了北方严寒,又不熟悉辽东地形,仓促应战,才会接连吃败仗。只要军队守着卫城,不被卫奴带进密林峡谷里,应当没什么问题。”

    从海岛归来后,他们跟随霍明锦,都没有再上过战场。其他人有的在塞外,有的在南边,这几年陆陆续续打了不少仗,从他们的信件中,京中的人能够知道一点战场上的事,但毕竟没有亲临其境,只能从战报推测大致情形。

    他们对辽东不太熟悉。

    霍明

    分卷阅读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