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4

      老大是女郎 作者:罗青梅

    分卷阅读344

    府,还有皇帝的遗诏。

    皇帝驾崩了,太子、太孙也死了,大臣们经过商议,决定由他继承皇位。

    王府的人似乎并不吃惊,立刻忙乱起来。

    方长史很能干,一切事情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朱和昶原先没有怀疑的,但是离京城越近,他越觉得古怪。

    直到方长史拿出一封老爹写给他的信,他终于确定:老爹是为了他死的!

    老爹怕他被其他藩王所害,先下手为强,助他登基。

    朱和昶说不下去了。

    傅云英也听不下去了。

    老楚王当然没死,她之前还和老楚王通过信。

    这一切,无非是老楚王磨砺儿子的手段。

    先前瞒着朱和昶,是怕他露馅被人发觉。之后老楚王仍然不现身,大概是想用自己的死刺激朱和昶,让他明白权势的重要性,同时看他在父亲死后能不能自己成熟起来,收服王府的旧人。

    老楚王冷静起来倒也干脆,就这么放任朱和昶身边的人欺瞒他。

    也不怕揠苗助长。

    朱和昶不懂世情,可以慢慢教,突然一刀把他心里的牵绊全部砍掉,就不怕把他逼疯了?

    这和之前商量好的不一样。

    “小爷,楚王还在人世。”

    傅云英目光逡巡一周,小声道。

    朱和昶目瞪口呆,眼角还挂着泪珠,鼻尖通红,可怜巴巴地望着她。

    “云哥?是真的?”他如坠五里雾中,“你是不是在骗我?”

    傅云英朝他摇摇头,“王爷真的还活着。”

    老楚王一生逍遥,才舍不得死呢!不仅没死,还频频通过信件往来支使她做这个做那个。他把人手全部交给她,那些幕僚都比她年长,有些人的年纪甚至可以当她的祖父,为了在幕僚们跟前立威,她不知费了多少心思,感觉自己几个月内老了十几岁。

    她身上带有老楚王的亲笔信。

    朱和昶大张的嘴巴还没合上,双手发颤,接过信,哆嗦着打开,看了几眼。

    他呜咽了一声,呆呆地坐着。

    半晌后,他抱着信嚎啕大哭起来。

    傅云英没说话,等他哭够了,斟了杯凉茶递给他。

    朱和昶咕咚咕咚几口喝完一大杯桂花熟水,抹干净嘴巴,用方言骂了一句。

    傅云英挑眉扫他一眼,他是楚王的儿子,骂楚王,顺带着也把自己骂进去了。

    算了,用不着提醒他。

    “我爹在哪儿?”

    朱和昶死死抓住傅云英,追问道。

    傅云英道:“过几天你就能见到他,来的路上我见过他了。”

    想到能见到父亲,朱和昶激动起来,原来父亲还没死,还活着!

    一瞬间,天蓝水清,浑身舒坦。

    云哥绝不会骗他的。

    他笑中带泪,高兴了一阵,肚子咕噜咕噜叫唤起来。

    傅云英安抚好他,扬声叫吉祥进来伺候。

    吉祥屁滚尿流,连滚带爬冲进屋,听傅云英说朱和昶饿了要吃东西,喜不自胜,冲出去传饭。

    这些天朱和昶不见外人,不进饮食,随身伺候的大小官员束手无策,又被方长史阻拦见不到朱和昶,想使法子也使不上,长吁短叹,愁容满面。

    终于盼来傅云英,结果她也被小太监们拦着不许见朱和昶。

    官员们灰心丧气,觉得新君即位,恐怕还有不少波折。

    没想到这天下午,斯斯文文的傅大人竟然一怒之下,直接把小太监们给绑了!

    不仅绑了小太监,还闯进小爷的屋子!

    简直是胆大包天啊!

    果然年轻气盛,初生牛犊不怕虎。

    众人胆战心惊,全都躲在一边张望,有的完全是看热闹,大多数人还想着若是小爷暴怒要砍傅大人的脑袋,他们或许可以帮着说点好话求求情。

    傅大人生得好看,又年轻有为,而且在民间名声远播,很得民心,就这么砍了,多可惜!

    等了半天,一个个等得心头烦躁,屋里终于传出一点响动。

    小太监被叫进去,不一会儿又出来了。

    众人迎上前,抓着吉祥问,“小爷怎么说?”

    “傅大人没事吧?”

    “要罢傅大人的官吗?”

    吉祥欣喜若狂,结巴起来:“杀……”

    众人齿寒心惊,小爷要杀了傅大人?

    不行啊!杀了傅大人,京城一定会大乱的!

    就在众人急得直跺脚的时候,吉祥终于把话说完了:“杀……杀鸡……给……给小爷……熬汤!”

    众人:……

    好想揍这个小太监一顿。

    大家虚惊一场,这才反应过来,一拍大腿,笑着道:“小爷想进食,这是好事啊!”

    吉祥推开挡在身前的官员们,“起开起开,我得去灶间看着火候。”

    小爷喜欢吃什么,喜欢吃熬得多烂的羹汤,他了如指掌,这活计非得由他盯着不可!

    众人忙让开一条路,看着他领着另外几个小太监一溜烟往灶房跑去。

    被傅云英绑起来的太监骂骂咧咧,阴恻恻威胁看守他们的袁三,看到此番情景,对望一眼,偃旗息鼓不骂了。

    众人议论纷纷。

    “还是傅大人有办法。”

    礼部侍郎叹息一声,道。

    他奉命迎新君入京,新君脾性柔和,倒不难相处,可毕竟是皇帝,稍微有个风吹草动,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就得头疼。

    大家有些纳闷,傅云原先是前太子的属官,在东宫伺候过,怎么新君也如此信赖他?

    一人嗤笑一声,道:“你们不知道?傅云当年和小爷同窗读书,一张桌子吃饭,一个院子住着,据说傅云还救过小爷,感情能不好吗?”

    看一眼不远处一脸凶神恶煞的袁三,压低声音,说了江城书院的事。

    原来小爷曾经在江城书院求学,众人恍然大悟。

    傅云是江城书院的学生,后来兼任助教,这些年他出版了不少书,每一本上面都会写明是和江城书院哪些教授、学生共同撰写,他不仅自己出书,还无偿帮别人出版,现在江城书院俨然成为湖广刊印图书的中心。

    湖广的读书人,都以自己的文章能够被江城书院选中出版为傲。

    谁的文章被挑中了,马上就能扬名,身价倍涨。

    那没有文章被挑中的,即使考上举人,也终究还是缺了点什么。

    江城书院和傅云关系密切,书院的学生以后自然而然都是他的追随者,这一点毋庸置疑。

    小爷曾经在江城书院待过,那么肯定也做过傅云的学生。

    难怪他们带着遗诏抵达武昌府的那天,小爷第一句不是问登基的事,而是问他们认不认识傅云,他在京城过得好不好。

    众人心中各有思量。

    屋里,朱和昶擦干眼泪,心情一好,开始关心傅云英,一边抓起攒盒里盛的一把桂

    分卷阅读3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