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6

      小先生请赐教 作者:沐清公子

    分卷阅读386

    小先生请赐教 作者:沐清公子

    分卷阅读386

    呢!”

    一人偷笑,向窗间努嘴:

    “人家是才女嘛!自然要有些架子的。”

    “呸!家里落魄投奔来的,又不是咱们府上正经的小娘子!”她看了身旁人一眼,“你忍得那架子,你捧着去?”

    丫头忙捶她一拳:

    “我才不多事呢,就你嘴坏!”

    被捶的那个咯咯笑起来,又道:

    “听闻,咱们府上从前也有位小娘子。只是,不知怎的,去了西蜀。”

    “这事我知道。”丫头道,“听闻是犯了什么事,如今在西蜀学道呢!她前阵子还捎了手抄的《道德经》给夫人,瞧来是改过自新了!”

    …………………………………………

    七娘端坐窗前作文,这些话自然听在耳里。

    原来,这便是寄人篱下啊!

    从前,她见许姐姐自苦,心头还多有不解。

    如今易地而处,自己也不比她好上许多。

    七娘叹了口气,握紧笔管,又写上一笔。

    不论什么境况,这些文章、注解也总要作下去。

    酿哥哥,待你归来,再与我一论可好?

    ☆、第一百零三章 散余霞3

    自那夜听得丫头们私下的议论,七娘再不与她们吩咐些什么。

    自然,意料之中,她要的书也一直不曾备来。

    绍玉倒是每日都来看看,只是待不得半刻,又被丫头催走。

    这些光景,七娘要么在屋中作文,要么去谢蕖那里看媃娘。

    按部就班,倒也得过且过。

    秋气愈发上来了,她坐在案前,舒了舒手臂。

    忽闻得窗外有丫头们的嬉笑之声,七娘倚窗瞧去,无忧无虑的年纪,好生令人羡慕啊!

    她们有的正打秋千,有的折几枝芙蓉花玩。

    七娘含笑望着,一时有些出神。

    廊下一红衣丫头正行过,身旁还跟了个更小些的。

    红衣丫头掂着掌心的散碎银子,只笑道:

    “到底还是咱们府上阔气!如今这等时节,还能给出体面的赏银。”

    小丫头赔笑道:

    “那是姐姐得脸,也不是谁都一样的。”

    红衣丫头很是受用,得意笑笑,又打趣道:

    “我要真得脸,还在这院子里伺候?”

    小丫头眼珠转了转,很是机灵,笑道:

    “还不是姐姐稳重,夫人怕出乱子,这才教姐姐看着!”

    红衣丫头含笑白了小丫头一眼,又朝七娘的屋子探了探头。

    见七娘兀自发愣,她这才继续与小丫头过话。

    只听她道:

    “切莫说我,你也得了不少吧?”

    小丫头嘿嘿笑了两声:

    “夫人过寿,自然见者有份。”

    她看了红衣丫头一眼,又奉承道:

    “左右,也是跟着姐姐的缘故。否则,也不会这样多。”

    红衣丫头笑笑,又看一眼七娘,遂也走开了。

    七娘方垂下眸子。

    她们的话,她已然听得一清二楚。

    来了这几日,七娘已不大在意丫头们的口舌。

    只是,王夫人寿辰一事,不由得叫她紧了紧心。

    既逢寿辰,便免不得送礼。

    世家之间的人情往来,理当如此。从前七娘不必操心这些,自有人替她备好。

    可眼下,却不得不多想想。

    七娘如今也拿不出贵重之礼。

    王夫人已然心存芥蒂,若托六姐姐或三郎,自然更加被人看不起。

    七娘轻叹一声。

    这是她头一回觉着,在世家生活,是如此艰辛。

    …………………………………………

    但同一方府邸之中,王夫人的院子却见出平日不曾有的热闹。

    院中仆婢往来,流水似的出入,已张灯结彩地备起来。

    堂中儿子、媳妇、近亲们济济一堂,每个人脸上都是堆不完的笑。

    王夫人四下扫了一圈,唯不见谢蕖与绍玉。

    她蹙了蹙眉,难得向王绍言问:

    “怎不见蕖娘?”

    王绍言忙行了礼,赔笑道:

    “晨起身子有些不爽,又犯了晕眩之症。初时她还非要来,让儿子劝下了,眼下太医正诊脉。”

    王夫人看他一眼,半信半疑:

    “平日不是最紧张她么?你倒放心!”

    王绍言遂上前卖乖道:

    “她挂着母亲寿辰,赶了儿子来尽孝呢!”

    王夫人笑了笑,油嘴滑舌!

    她又问:

    “三郎呢?”

    这回是王绍宣接过话头:

    “三弟有事外出,估摸着,过会子也该回来了。”

    “哼!”王夫人轻哼一声,“又同那些狐朋狗友瞎混呢!成日的不让人省心!”

    仪平宗姬掩面笑起来,上前耳语道:

    “母亲还怨三弟呢!我可听说,他这些日子时时外出,是为着替母亲备寿礼呢!”

    王夫人闻言一愣,心头忽升起一股暖流。

    哪个母亲不盼着儿子孝顺呢?

    她含嗔地看了仪平宗姬一眼,又轻捶她一下,笑道:

    “可别是你替他说好话!那混小子,不给我惹事就是了!还指望他孝顺呢?”

    王夫人虽嘴上嗔怪,心里却似抹了蜜糖般。

    仪平宗姬笑了笑。

    这人老了,全心全意皆在孩子身上。随口一句话,也能哄得心花怒放的。

    “对了,”王夫人忽道,“有件事,要同你们商议一番。”

    四下霎时安静。

    方才还你一言我一语的热闹,这会子倒见出些紧张来。

    看来,是有话要说。

    王夫人看着众人,尴尬笑笑:

    “你们这是作甚?也不是大事。”

    仪平宗姬亦跟着笑笑。

    她上前挽着王夫人,道:

    “这是大家敬重寿星呢!”

    此话既出,众人方找着理由暂缓神情。

    王夫人又被她哄笑,只道:

    “前几日,我收着卷《道德经》,你们也看看。”

    说罢,她便唤丫头取来。

    众人一番传阅,只觉字迹熟悉,却又一时想不起。

    有认得的,蓦地惊慌,转而又掩住心绪。

    屋中又一片沉默。

    “这是出自何人之手?”也不知谁问了句。

    王夫人遂道:

    “是環娘捎来的。”

    環娘?

    王環!

    一提起这个名字,座中之人皆蓦地惊愕。

    尤其王家两个儿子与仪平宗姬。

    王環是怎样被赶回西蜀的,他们再清楚不过!

    那个凶残成性,险些害了人命的小娘子,怎的忽提起她来?

    王夫人接着道:

    “環娘从前做错了事,这几年在西蜀,倒也学着修身养性。前些日子来信,说要与我拜寿来,我见她言辞恳切,倒有些不忍。”

    座中之人面面相觑。

    王夫人

    分卷阅读386

    -

    分卷阅读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