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

      穿越之村扉记事 作者:蔻蔻之思

    分卷阅读2

    两大篓梨,李小荷对老婆子不屑鄙视的眼神视而不见,喜滋滋地跑去选梨子吃去了,三岁的弟弟阿福跟在李小荷屁股后面,一脸着急:“我要吃,我要吃!”

    儿子女儿的捧场让夏氏很高兴,她不去看婆婆的臭脸,一把抄起人小腿短的阿福抱在怀里,颠了两下,笑嘻嘻地逗他:“乖儿子,过来让娘抱抱,有没有想娘啊……哎呦!”

    奈何阿福不买账,他在夏氏怀里挣扎着:“我要吃梨,我要吃梨……”一脸的焦急,生怕李小荷把梨吃光了。

    夏氏急忙蹲下来,把他放地上,圈在怀里,大声喊李小荷:“多拿几个出来洗,给爷爷奶奶姐姐弟弟都洗一个。”

    李小荷喜滋滋地拿着一个梨子吃的香甜,李小兰看着妹妹这没见识的样子,朝她炫耀道:“可惜你没去外公家,我在那儿吃的都是大个儿的,有这么大”,她两手圈起,比划了一下,“我们吃完了才给你们带回来的呢。”

    李小荷见李小兰一脸得意,她眨了眨眼,问道:“姐姐,你咋没给我留几个带回来呢?”

    李小兰的笑脸滞了一下,说道:“给你们带回来的也很大啦,是我们走的时候才摘的,外婆说特别甜呢,”然后她又补充道:“明年你也一起去外婆家吧。”

    李小荷响亮的回道:“好啊!”

    爹娘回家了,姐姐也回家了,李小荷的活儿松泛了。最重要的是,老婆子是个在家待不住的,现在有夏氏在家做饭,料理杂事,她就正好背上背篓,去地里忙去了。

    李小荷终于不用听她随时随地的被她挑剔唠叨了。

    又过了四五天,叔叔婶婶终于回来了。

    他们回来时夏氏正在收拾午饭的碗筷。

    “大嫂,你们都吃完了啊?”孙氏问得一脸惊讶。

    “呵,你们咋不再晚点儿呢,吃晚饭正正好啊!”还没等夏氏回孙氏的话,坐在堂屋门边上喂小堂妹的老婆子就不阴不阳地来了这么一句。

    院儿里正在卸牛车的李成林不乐意了:“牛拉着粮食呢,走得快吗?又不是只有人,就顾着赶路了!”

    老婆子冷笑一声:“是啊,睡到日头当空再起来赶路,那就是马车也赶不上午饭!”

    跟着回来的两个孩子乌梅和二牛站在院子里,瞅着那斗嘴的母子两,一脸的手足无措。

    “小兰过来,把水端过去,让叔叔婶婶洗洗脸。”夏氏打断了那母子两的内讧,又喊李小荷:“过来帮我烧火。”

    本来就是预计着老二两口子这两天会回来,饼子烙的多,还有剩,夏氏也就洗了两根黄瓜,烧个黄瓜汤,行了!

    第2章 现在就学做鞋

    李小荷有的时候会觉得,穿到个穷家小户也还不错呢。

    比如现在,老婆子趁着地里农活儿忙完了,天气又好,拿出一大麻袋碎布头拼拼凑凑的准备打点布壳,做布鞋用。

    李小荷本来就喜欢做些手工啦什么的,对于这种传统的手艺活儿也是很感兴趣的,尤其是见识这种已经失传(淘汰?)的工艺。

    于是她屁颠儿屁颠儿地跟在老婆子后面,表示:“奶奶,我帮你。”

    老婆子虽然重男轻女,但是有人上赶着帮着干活儿,她当然不会拒绝。她也不嫌李小荷还小,唠唠叨叨地说:“差不多啦,你现在六岁,先学着打布壳,过两天割麻的时候也跟着我去,现在先看着点儿,等再大点儿就可以做鞋了……我就是十岁上做的第一双鞋,做给你舅公的……”说着说着,又埋怨上了她已经西去的老娘:“不是个好人,天天东家串门儿西家闲话的,从来不管管小孩儿……自己瞎大方,看见谁都要送个粮给个饼的,三十亩水田,六十石谷子,我们连衣裳都穿不上身新的……”

    李小荷照例是听着不说话。她跟在老婆子后面,老婆子抱着一小盆面粉做的糊糊。

    李小荷人还没桌子高呢,只得站在板凳上,在桌子另一边儿帮着将布拉扯平整。

    老婆子还是比较好为人师的,她一边手上不停,一边告诉李小荷:“这是用来做鞋底的,所以用的布碎一点也没关系,就是麻烦点儿,得一块一块拼好。”又大声喝道:“手上麻利点儿,趁着糊糊还热着,布要仔细拉平,不能有一点儿褶皱,不然做鞋的时候扎都扎不进去。还有这糊糊,得完全把它抹开,不能堆在一起,不然晒干之后凝成一坨,硬邦邦的还是扎不进针……”

    李小荷被糊糊烫的两手通红,不时抬手用力的吹,还要被老婆子喝斥:“还不快点儿,糊糊干了布就糊不上去了”还说:“看看你们这些小姐哟,没干过活儿,就糊点布壳手就受不住了。”

    李小荷想想如果现在撂挑子不干了,老婆子大概会骂的更凶,只好咬着牙继续,一边在心里骂自己:“让你偷师不选好对象!活该的你!”

    本来以为这天之后这事儿就算完了,李小荷万万没想到,老婆子把之前说的话当了真,割麻时又喊上李小荷。

    李小荷看着躲在门后朝她笑的幸灾乐祸的沈乌梅和李小兰,再看看院子里脸上写着“你不过来是想挨揍吗”的老婆子,只得认命的跟上去。

    要说老婆子为啥不管沈乌梅和李小兰呢?沈乌梅就不说了,她一姓沈的,跟她老李家有啥关系?在这吃她老李家,住她老李家的,还想学手艺,想的美!至于李小兰,她自有夏氏教她做衣裁裳的本事。女儿家,至少得有一样技艺傍身,以后才不会被婆家瞧不起。别个不来她老婆子跟前儿凑就算了,既然二丫头想学,那她就勉为其难地教一教吧!

    你说老婆子不是重男轻女,为啥还要教孙女儿技艺?孙子继承香火,当然贵重了,好东西当然要留给孙子吃了。这些家里活儿难道不是该孙女来做?不教她些技艺,那活儿谁来干?

    割回来的麻还要先经过剥皮、沤制、刮皮,然后才结合工具做成麻绳,就可以拿来纳鞋底了。

    李小荷毕竟还是小孩子,老婆子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她也就在一旁看着。让她试着把皮刮一刮吧,李小荷兴冲冲地接过小铁片儿套在大拇指上,刮了一根之后,老婆子摇摇头:“还是力气小了,算了,先跟你说说,看着,要把这外面的这层皮都刮干净。喏,就是这样子。”

    又告诉李小荷:“现在自己用来做鞋的这种沤得不久,麻还不够软,要是拿到麻布作坊里换帐子还不行,得多沤几天,皮也得刮得一点不剩,人家才会收你的呢。”想了想又告诉她道:“四月初八开始就可以割麻了,麻长得快得很,一年可以割四次,但是用来做蚊帐的麻就只能割三次。”

    反正李小荷其实根本没上手,做鞋她年龄还是太小了啊。看着老婆子拿着锥子针使劲儿钻鞋底儿,李小荷决定还是等长大些再说吧,现在还是

    分卷阅读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