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7

      天美地艳(收藏全本) 作者:男人是山

    分卷阅读77

    ,这蓟原市委、市政府,怎么就这么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呢?

    以孔骥敏锐的政治嗅觉和吕强敏感的利益观念,他们并非不知道一个上百亿的工业项目落户于蓟原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他们也知道此事可喜可贺,应该大张旗鼓地庆祝一番。或者是出于礼貌,也应该到“北方重化”走一趟,对那些促成其事的有功人员表示一点儿“小意思”然而,时局变化太快,一个新的讯息传来,早让他们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已经无暇顾及这类事情了。

    今天一大早,省委组织部杜部长就驱车从省城赶到蓟原,找到了孔骥、吕强进行谈话。

    主要内容是:中央考核组已经正式进驻省城,对几个副省长候选人进行人代会选举前的最后考核。由于孔骥是候选人之一,他要求两个人做好思想准备,在抓好正常工作的同时,积极参选,并做好考核组的接待工作。

    这次谈话之后,孔骥当然是兴奋不已。年的愿望,眼看就要成为现实了,怎不叫人激动万分?但是,吕强听了杜部长的话却非常失望。他以为,孔骥参选,蓟原市委书记的位置就出现了空缺,填补这一空缺的人选,非他吕强莫属。这次杜部长谈话,怎么就没有宣布这件事,让他正式主持市委工作呢?难道是另有人选?还是觉得他吕强根本就不在省委组织部的考虑范围之内?既然我吕强没戏,你何必又找我与孔骥一齐谈话?弄得政府机关大惊小怪的,以为他吕强马上就成了一把手了呢;谁知道最后的结果是与自己毫无关系。既然早知如此,你与孔骥谈话何必扯上我?那当不当副省长,与我何干?

    总之,这次谈话,让两个人心情一下子进入了非常时期。所以,别说是百万吨乙烯,就是千万吨黄金,他们可能也顾不上了!

    杜部长与孔、吕二人谈完,马不停蹄地又赶到“北方重化”一是听说大乙烯项目批下来了,前来听听情况,表示关心和祝贺,另外,他还向庾明通报了孔骥参选的情况,并提醒庾明:中央考核组进驻蓟原考核时,希望庾明能理解省委意图,向中央考核组如实反映孔骥的情况。

    “中央考核组?”

    庾明听了,觉得有些奇怪,“前些日子,他们不是来过了吗?怎么又来了个中央考核组?”

    “呵呵……”

    杜部长释然一笑,装出一副老练的样子,“上一次考核,不过是务虚性的虚晃一枪。这一次,才是实战前的侦察,玩真的呢!”

    噢!庾明听他一说,倒糊涂了。不就是个换届考核吗?干嘛三番五次、故弄玄虚的,整的人这么紧张?

    孔骥送走了杜部长,什么也没干,而是让秘书关上自己办公室的门儿,寂静地思索起来。

    这事儿,让人太兴奋了。他得沉下心来,想想应该做什么事儿……

    三十六拜都拜了,就差这最后一哆嗦,可不能出岔子啊!

    其实,官场晋升提拔的事儿,他也不是经历一次了。这里面的事儿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过去有一个顺口溜: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不服不行。干部提拔这个化、那个化,最后还是领导一句话。现在,时局变了,组织部门的新花样越来越:什么民主推荐、民意测验,差额选举……变着法儿的设置障碍,看你能不能跳过去?实际上,再变化也是领导说了算。有人说的好,现在干部提拔看什么:首先,年龄是个宝。这是最硬的硬件;其次,文凭不可少。这是表面上不能没有的东西;第三,水平作参考。这其实就是个幌子。凡是当官的,没有几个文盲,没有几个傻子,为官几年,谁没有一点儿水平?讲水平高低,就是不得不说说而已;第四,关系最重要。这是决定性的因素。只要领导喜欢你,看你是块料,想方设法也得把你提起来;如果领导讨厌你,任凭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又有什么用?就说那个庾明吧,虽然下台了。但是,因为他深得省长的赏识,竟趁着组建大企业集团的机会提升了他,级别比原来还高了。这事儿,往哪儿说理去?

    但是,这次从正市级到副省级。他觉得有些个特殊性。因为,这次晋升的关键不是省委常委班子研究的结果如何?而是看他在人代会选举中得票少?这样,拉票就成了关键问题。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像西方的竞选制度,参选都都可以明目张胆地拉关系、拉票。这样,他只能在公关上想办法。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讨好那些人大代表,让他们手里的笔能在选票上画上自己的名字。

    嗯,春节快到了。先挨个儿发贺年片,向代表们恭贺春节吧!这是他想到的第一个主意。省人大代表分布在各行各业,各个城市,要想一下子认识还真困难;不管以前认识不认识,自己这么一拜年,对方就有了好印象;在没有利害关系的选择中,兴许就会画自己的票。那些连贺年片都不寄的候选人,就只能被淘汰了。要想弄到全体代表的名册,这并不难,只要往省人大有关部门送上一个大礼包,别说名单,就是他们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也都能手到擒来。哈哈哈……只要动了脑筋,看来这攻关的事儿也并不难啊!

    第二卷:厄运当头第135章省长候选人

    听到中央考核组来到省城的消息,孔骥盼啊盼啊,只盼考核组早日来蓟原考核自己。因为,现在正是表现自己政绩的最佳时期啊!

    卧地沟的棚改工程,在庾明的亲自督促下,“北方建筑”公司加快了施工进度,首座大楼整整提前20天交工。现在,第一批签协议的人家已经提前拿到了新房钥匙,正热火朝天地搞室内装修呢!只等棚改峻工典礼之后,他们就可以欢天喜地地乔迁了。如果中央考核组的人遇到这个场面,听到老百姓在激动之际说一些感谢市委、感谢政府的话;那该是么好的宣传效果啊!

    可是,越是盼望的事情,它就越是迟迟不到。中央考核絈的人像是在省城绊住了脚;十天也听不见他们要下各市考核的消息。难道他们对省人代会换届的事儿一点儿也不着急?

    实际上,并非中央考核组的人对换届不着急,而是他们无法着急。因为,换届工作虽然进行了几个月的准备时间,副省长候选人也早已确定;但是,有一个重要角色,至今还没有确定人选。这个人选确定不了,换届工作就没法进行。这次考核也就失去了意义。

    这个重要角色,就是,省人主民政府的省长人选。

    为了确定这个人选,考核组按照《干部管理条例》、《组织法》、《选举法》做了许工作。譬如,召开省直机关部、委、办、局领导参加的会议,动员大家推荐人选;召开离退休老领导座谈会,让大家荐贤;有时候,为了倾听群众意见,考核组工作人员甚至微服私访,走到大街小巷里听人们的议论;还有的人上发了贴子,征求民意。然而,这些工作做完了,意见仍然是七嘴八舌,目标人选也相当分散。最后,考核组组长觉得还是与主持省委工作的省长谈一谈,听听他的个人意见。

    这些日子,全省的党政事务让省长一肩挑,人累瘦了不少。但是,听说要谈这个问题,省长依然显得精神饱满、充沛,像是早有了思想准备。

    省长办公室里,秘书为客人沏好了茶水,礼貌地退了出去。

    这次来的中央考核组组长,已经不是庾明的老朋友龚歆了,而是换了一位负责地方干部考核工作的副部长。

    组长先与省长寒暄客套了一番。一提起省长候选人的话题,省长不慌不忙,先问了一句:“这个问题,请问中央领导是什么意见?”

    组长听出来,省长说的中央领导,即原来的省委书记。他直率地以实情相告:“中央领导说,新上任的省长将来要与你共事,你们二人能否合作愉快,关系到这个省的发展大计;因此,中央领导想听听你的意见。”

    “谢谢中央领导的关心。”

    省长点点头,“如果要听我的意见,我首先推荐‘北方重化’总裁,庾明。”

    “庾明?”

    组长听了,一惊,像是没有思想准备。

    “是啊,庾明。”

    省长强调了自己的意见,接着又反问了一句:“庾明,不行吗?”

    “不是不行。”

    组长立刻解释说:“可是,听省委组织部杜部长的口气,庾明,是个下台的市长啊,这……选举时,能通过吗?”

    “什么下台干部?那是省委在干部问题上的一次决策失误。”

    省长毫不客气地谈出了自己的想法,“说到底,那不过是庾明同志年轻谈恋爱有越轨行为。而且,关于那个孩子,他并不知情。就是因为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一票否决权,就葬送了一个优秀干部的前程,不应该嘛!事实证明,庾明同志在政治品质、工作能力上,是称职的、是优秀的……譬如,这一次蓟原市棚户区改造,就是他一手策动起来的。开始,我还不同意他干这件事,我批评他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可是,他拿定了主意,毫不放弃。最后,感动了省委书记,被省委列为‘第一号工程’,这充分证明了一个事实,庾明同志无论是当地方官,还是经营企业,都不忘记党的宗旨,都不忘记为人民服务;他以实际行动热爱自己的人民,关心群众的疾苦,注意从点滴做起,提高党的威信,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庾明同志不仅年轻,有才华、有能力,而且有政治远见。这是我们党选拔高级干部必须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嗯,省长,你说得对。”

    考核组长点点头,“庾明同志在部里工作业绩突出,一直是部里的后备干部;这次下派蓟原担任市长,本来是走台阶的;没想到出了点儿岔头儿,敢情这里面有些具体原因啊!”

    “另外,当时省委常委会对庾明的处理意见是撤离蓟原,暂时不抓工作;并没有处分他,更没有撤他的职,罢他的官。后来,省委组织部那些人不知道怎么,就把吕强顶了上去;听说,市人代会选举时,490名代表参加选举,吕强只得了250票,微弱的数,很勉强嘛!人们喊他是二百五市长,不是取笑他,那是为庾明鸣不平啊!”

    “哦,省长同志,你的意见我们会首先给予考虑;然后由部里确定;不过,有件事我得提醒你……”

    “说吧!”

    “如果庾明同志做省长候选人。选举时……可能不会一帆风顺。你,要有思想准备。”

    省长听到这儿,眉头皱了起来。

    第二卷:厄运当头第136章夜间行动

    天色微微黑下来,白色的雪花在次第亮起的路灯下飞舞。街路上满是踏雪而行的亲密情侣。

    棚改之后的卧地沟,再不是过去幽暗、残缺、支离破碎的景象了,一栋栋刷了橙色防护色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道路笔直,街面宽敞,个个住宅小区里道路平整,院落清洁,天色一黑,一排排的麦穗形的工艺路灯闪亮起来,穷困的卧地沟成了蓟原市住宅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暮色重重包围起来的时候,一车面包车悄无声息地开进了卧地沟首先峻工的楼群院落里。

    这时,一座座刚刚峻工的楼房里,亮起了一盏盏的明灯。“叮铛叮铛”的装修声,一阵一阵传了出来。

    庾明、孙区长、白雪从面包底车上走下来,进了一个楼门口。

    一个居室门被打开,庾明一进屋子,便伸出手,摸起了暖气片。

    “还行,烫手了。”

    他抽回手来,看了看墙上温度计。

    “22度。没有问题。”

    孙区长告诉他。

    孙区长说完,走进厨房,拧开了水龙头。

    清清的自来水,哗啦啦流淌出来。

    “区长,你放心,水、电,是最先完工的,没有问题。”

    白雪告诉他。

    “有线电视接上了吧?”

    庾明浏览着墙角,在一堆线丛里寻找着什么。

    “接了。”

    白雪告诉他,“还有电话线、宽带……我们试过了,进户就能开通。”

    “喂,这煤气……怎么没有呢?”

    庾明走进厨房里,拧了一下煤气灶,大喊了一声。

    “庾总,这煤气……搬家后再送。”

    白雪解释说,“送早了,怕出危险。”

    “嗯,这还真是个问题。”

    庾明想了想,“棚户区的百姓烧了一辈子煤,不知道煤气是怎么回事儿呢。要注意安全呀!”

    “告诉煤气公司,马上印刷一份煤气使用说明。”

    孙区长立即吩咐道,“发钥匙时,一起发给住户。”

    “嗯雪点点头,立刻记录下来。

    “庾总,这栋楼,我看可以了,你还有什么事儿?”

    孙区长满意地看了看房间,脸上露出了愉快的神情。

    “嗯……”

    庾明想了想,像是有些不放心似的,“后天,省长亲自来参加分房仪式。白雪,你一定要组织好,千万不要出什么差错。”

    “你放心吧!”

    白雪信心十足地表示。

    “明天下午,把分房仪式演练一下。”

    孙区长嘱咐白雪说。

    “好,我一会儿就安排。”

    就在这时,门外楼梯上传来一阵脚步声,白雪打开门一看,走廊出现了几个陌生的身影。

    “同志,请问……你们是哪儿的?干什么来了?”

    白雪警惕地问道。

    “呵呵,你就是白雪书记吧?”

    陌生人里,一位女同志主动向白雪打招

    分卷阅读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