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

      七零养家记 作者:北佚

    分卷阅读32

    七零养家记 作者:北佚

    分卷阅读32

    立专行不过问孩子的意见――因为这会使得孩子们的自信受到打击,他们灵动好奇的灵魂被禁锢。

    “这样一篇文章,我认为,应当被选上,不仅要被刊登在我们的杂志里,更要刊登在首页,封面的推荐也不能缺了它的一席之位。”

    一番话说的酣畅淋漓,一扫罗家和之前没能推举《蜀山奇侠传》的郁气。

    众人思考讨论了一阵,翻阅了《纽扣妈妈》的文字,一个小组长又举手问,

    “可是罗副编,这样的童话只有一篇,我们怎么利用它建立稳定的专栏从而抢占先机呢?就算我们召集相似的作品,可我们能别的杂志也能,您能确定这个作家更胜一筹么?”

    杨主编点了点头,等着看罗家和怎么回答。

    “他当然能。”

    罗家和毫不犹豫,干脆利落的给了答案。

    “为什么这么有底气?”

    杨主编终于开了口。

    罗家和微微一笑

    “因为一个人一旦打开了新思想的大门,他的创作灵感会源源不断。后来的人再怎么写,也终究是模仿者。

    “因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他们都很难完全领悟到这些故事真正的思想精髓,不过是画皮难画骨而已。”

    这点,他自己已经做过尝试了不是么。

    之前发问的小组长又举了手,

    “罗副编,我赞同您推选这篇作品的提议,但您不觉得把这样一篇旨在教育的童话摆在其它更深奥更直观的文章面前有些不妥么?

    “更何况,哪怕是那些已经成了名的作家和画家创作的打油诗、段子还有漫画,我们都是刊印在中间和结尾的。

    这样一个籍籍无名的作家,哪怕他的作品确实不错,也不应该有这样好的待遇吧。难不成…”

    那人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罗家和,虽然后面的话没有再说下去,但在场的人都明白了他的未尽之意。

    杨主编皱了皱眉头。

    罗家和严肃道,

    “我们红星杂志向来刊登的是思想、技术方面先进或创新的文章,谁的文章更有力度,谁的作品就值得被大力推荐,这与个人感情没有关系,与身份名气更是没有关系!

    “诸位自己凭心而论,这份作品如何?无论是题材、体裁、文笔还是思想深度,哪一点配不上封面推荐,首页刊登?

    何况这样的做法,更能显示我们杂志的石破天惊,显示我们的开放和包容,展示我们的先进和创新,杨主编,您觉得呢?”

    杨主编笑着看了一眼罗家和,微微颔首,拍案做了决定,

    “既然如此,那就照罗副编的意思,封面推荐加首页刊印。

    行了,时间紧迫,我们赶紧继续,还有四十九篇等着我们投票呢。”

    罗家和微笑应是。

    下班之后,罗家和却不像以往一样直奔家去,他驱车来到邮局,寄了一封信,寄信的地址填的是杂志社的地址,以免被人家误认为是骗子。

    临了写收信人及收信地址时,罗家和从公文包里小心的掏出一封信,照着上面的地址逐字摘抄在信封上,最后在收信人的位置上落下三个字:

    温知秋。

    罗家和一路舒心的离开邮局,回家去。

    他本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写了信,没想到这位叫温知秋的作家竟然真的看见了自己的来信,并另附了一封信夹在《纽扣妈妈》的信封中指名道姓的寄给了自己。

    真好啊。

    ……

    温向平来到邮局,果然在暂存信件的箱子里找到了一封写给自己的信件,一封地址来自沽市红星杂志社的私人信件。

    所幸邮局的保管时限一般都有十几年,不然温向平可真的要悔恨不已了。

    在核对了收信地址确认了身份后,温向平终于读到了来自副编辑罗家和的请求建议。

    温向平想了想,痛快的答应了。

    毕竟他写《蜀山奇侠传》的目的是挣钱好宽裕家里的生活。既然如此,文章给一群人看也是看,给他罗家和一个人看也是看,反正都有稿费拿。

    况且,罗家和也明确表示了会按千字三毛的价格付钱给自己,他还有什么不乐意的呢。

    毕竟这个价格已经是不少有了成名作的作家才有的待遇。

    温向平于是也回了一封信,信里面写到:

    “罗副编,非常感谢您对我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作家给予这样的厚待,我非常愿意答应您的建议。

    “但因家中贫薄,我不得不同时做一些体力工作来维持家计,写作的速度难免慢些,只能每周日给您寄去一封,其中包括两个章节,您觉得可以么?

    “此外,我不曾想过您会如此郑重的给我回这样一封信,只攒了一张邮票的钱,如今囊中羞涩,只好把这封信夹在我的新作品里一并寄给您,对于我的失礼,望您见谅。

    最后,十分感谢您对于我的作品的肯定。

    留笔:温知秋。”

    当信件被投进邮筒,温向平长出一口气,看来他还是宝刀未老嘛。

    不对,是真金不怕火炼。

    温向平自娱自乐,一路也好心情的回了大河村。

    温向平最终选择了把他上辈子的真名拿来做笔名。

    温向平曾经叫温知秋,取得是叶落而知秋,有见微知著之意,这是他的亲身父母为他取的名字。

    用这个作为笔名,也算是给自己留个纪念,不至于老了以后,忘记自己曾经,也叫做过温知秋。

    第17章

    苏玉秀见温向平哼着歌儿回来,笑问,

    “怎么这么开心?”

    温向平一把接住扑过来的甜宝,高高举起转了几个圈圈,

    “好甜宝,爸爸能给你买漂亮的发卡啦――”

    苏玉秀一听,自然知道温向平肯定是收到杂志社寄来的信了,于是笑着说,

    “那敢情好,我可替甜宝记着你的话呢。”

    温向平哈哈大笑,

    “记吧记吧,爸爸一定会说到做到的。”

    “对了!”温向平蹲下来拍拍儿子的肩头,说道,

    “朝阳今年都是八岁的大小伙子了,不上学可不行,等稿费一到手,爸爸就送朝阳去学校好不好?”

    谁知预料当中温朝阳的欢喜没瞧见,反倒是身子一僵,连苏玉秀都面色难看了起来。

    温向平虽然想知道缘由,却也清楚现在不是询问的好时机,于是岔开了话题,

    “爸爸今天坐车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个故事,晚上睡觉的时候讲给你们听好不好?”

    甜宝相当捧场,抱住温向平的腰身,软糯道,

    “甜宝现在就想听――”

    “行了行了,”

    苏玉秀催促道,

    “姥姥肯定已经把饭做好了,咱们快吃饭去,故事睡觉的时候再听,不然姥姥等的该难过了。”

    温向平和两个小

    分卷阅读32

    -

    分卷阅读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