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0

      七零养家记 作者:北佚

    分卷阅读170

    七零养家记 作者:北佚

    分卷阅读170

    量过好几遍,看着温知秋与其余两个华国作家截然不同的闲散模样,仿似完全不在乎题目,也对自身实力极其自信。

    哈更斯冷笑一声,待会儿就打破这黄皮猴子的故作镇定!

    大约过了一刻钟,又或者是一柱香,总归在叶作家马上就要按捺不住之时,评审团终于将一张三尺的宣白纸亮在众人眼前,一行汉语一行英语浓墨写在其上:

    主题:桃花,爱情

    体裁:小小说

    字数限制:一百四十字/单词

    题目一出,场内顿时哗声一片!

    第80章

    这个命题, 是评审团争议许久才得到的结果。贾平仄虽然不曾想过用华式文学出题, 使得西方作家毫无还手之力这样赤裸裸的偏袒,但也不能任西方评审尽将优势揽去。

    故而,争论到最后,便出了这么个华西结合的题目。体裁之权落于西方之手。因着哈维奖主要颁发给小说,西方文学也以小说最为繁荣, 故而国际上推崇的文学体裁也以小说为主。最后得到这么个答案并不奇怪。

    然而华方提出的桃花起先却遭到了另外两个白人评审强烈的拒绝,

    “这种意向在西方不常用, 有偏袒你们本国人之嫌。”

    史仁脾气不好, 直接开口道,

    “小小说的体裁在华国也不盛行, 听过的人有一掌之数都不能保证,甚至干脆就没有几个人写。”

    说到底,两方的小算盘无非是彼此彼此罢了。

    两个白人相视一眼, 体裁已经被他们把控住,无非是将玫瑰换成桃花, 哈更斯他们应该也能驾驭。

    看出两人的犹疑,贾平仄又添了把火,

    “我们可以给每一位作家发一张写有桃花意向的纸, 内容需与纸上文字吻合,如何。”

    两个白人斟酌了没多久便颔首同意。

    贾平仄终于得到结果,心中总算一松。哪怕哈更斯等人得知桃花的意象, 也未必就能有温知秋他们写的得心应手。

    只是……

    贾平仄看着在场三位华国作家, 面上微露忧意。

    小小说这种体裁的作品, 目前在国内尚不流行,甚至可以说,接触到的人少之又少。

    史仁却要乐观些,

    “纵然改了个名字,可到底是从小说变过来的,无非是用词要更精简,叙事抒情配比要更思量,哪里就那么陌生。”

    虽然话不能就这么说,总该考虑三位华国作家很有可能都是只闻“小小说”之名未曾写过,贾平仄略一思索,到底心中宽慰几分,轻叹一声道,

    “但愿如此吧。”

    参赛的作家也是贾平仄和史仁仔细斟酌过的,除了温知秋是被指定要上场的,还择定了擅写精神内涵小说的叶作家和擅长诗歌散文的徐作家。如此一来,文学的各个领域也算是涉及了大半,哪怕题目体裁再变化,也总能有人有把握些。

    因着是比赛,总不可能教众人等到天荒地老去,因此规定了时间,在晚上八点之前必须交作品,许早不许晚。

    现在是六点半,还有一个半小时。

    然而一百四十个字,用不了几分钟就能写完,文笔如何也尚在其次――毕竟存在翻译水准的问题。真正磨时间的功夫在要用如此短小的文字叙述一个完整而又深远、吸引人的故事,其中构思斟酌,不可谓不难。

    桃花,爱情……

    温知秋只扫了一眼补来的纸条就放在了一边,仔细将两个关键词仔细品了品。桃花在华国的古典意象中向来与爱情相伴相生,只怕这题目便是出自贾平仄两位之手。只是小小说…

    还有一百四十个的字数要求。

    温知秋脑中瞬间闪过曾经看过的《西厢记》等相关经典,但最终都一一否决。

    虽然都是传世佳作,但这毕竟不是华国自己的比赛,评审团里还有两个磨刀霍霍想将他们都刷下去的白人作家,东方化的作品并非就输西方一筹,只是容易被私心迷了眼的人看都不看就打下去。

    只是这里到底是华国的地盘,叫温知秋一个劲顺着西方的方式来,温知秋也是忍不下这口气。

    该怎么办……

    秒针嗒嗒嗒搭不知疲倦的响着,时针每转动一声的咔擦声都重重响在在场之人的心上。眼见着时间已经过去三分之一,白人作家都已经信心满满的握笔写开,叶徐二位作家也埋头苦写,唯有温知秋还支着笔,目光落在纸上一点,一字未落。

    闻讯而来的罗家和挤在人群中,见此忍不住也提起一颗心来。

    虽然华国作家在外交流会时常常败北,然而这下到底是华国的主场,作协也变着法的为自家创造条件,如果结果依旧是失败,这三位作家难免会受到指摘――无论是行内还是行外、哪怕众人心知肚明各自也不一定有把握能占上风。

    可谁让现在在比文是他们。为了不担这份骂名,全力以赴还不足矣,说不得还要临场突破一下。

    眼见着离截止时间还有半个小时,温知秋却始终不动,饶是罗家和对温知秋心怀相信,也不由得担忧起来。

    初初停笔的哈更斯余光扫及温知秋,脸上露出一个势在必得的笑,落在温知秋面上的视线满含轻蔑。

    眼见着分针指向数字“十”,万众瞩目之下,温知秋突然坐直了身子,提笔下字。

    看着温知秋奋笔疾书,罗家和悬着的心放下几分,却还吊着大半。但不管怎么说,这会儿写还能来得及,再等一阵子可就真的难说。

    只希望之前长达一小时二十分的构思和斟酌确实起到了作用,能化险为夷,哪怕险胜一筹,也是极好的结果了。

    在温知秋一张纸毕时,罗家和长舒一口气。然在其又拿一张纸比照着成品摘写时,还没舒完的一口气顿时卡在喉咙里不上不下。

    修改版也不知来不来得及写完。

    正是千钧一发,温知秋堪堪落笔,叫着“时间已到”的声音便落了下来。

    参赛的六人除了温知秋,俱都早早完成,哈更斯等人倒是自信淡然的交了纸张去界线外等待,华国的叶徐两位在原地挣扎了一段时间,觉着手上再无可改之后,终也交了卷。

    也就是说,在最后的二十分钟,温知秋连笔都还没动之时,场上便只剩下了他一人。别说和其亲近的罗家和,就是叶徐二人及一众作家,哪怕是贾史查三位,忍不住为温知秋捏了一把汗的同时,也由衷的赞赏佩服其稳如泰山坐如金钟。

    为了保证彼此“交流”的公平,在所有的参赛人都将作品上交之后,翻译人员才开始进行译抄,同样有人专门负责将文章再誊抄一遍,与译本一同发给每一位评审员。

    翻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哪怕在场的翻译人员有专业人员,手边也放着厚厚一本字典随时取用。短短一

    分卷阅读170

    -

    分卷阅读1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