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3

      七零养家记 作者:北佚

    分卷阅读203

    七零养家记 作者:北佚

    分卷阅读203

    说方面的天赋和灵气,不然怎么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针对温知秋。何况温知秋还有个力压哈更斯的丰功伟绩在。

    这下子温知秋突然另改他路琢磨,只怕这些杂志背地里还要偷笑自家作者终于有机会占一占通俗小说的广大市场。

    罗家和怎么想,温向平没再关注。他随手翻开一页,在里头挑了一个顺眼的字,又如法炮制一共挑了五个字出来,分别是龙、容、女、世、贪。

    温向平喃喃重复着这五个字,思维极速转动着。

    龙在华国代表着尊贵及财富,向来与天子相伴,又与神秘的上古众神及神话野史息息相关,可关联『贪』。

    容,则可指容貌,与『女』字倒也算匹配,但仅仅如此,却是和『女』重复,失了其特色。不妨思及『容纳、容忍』之意,可与『世』搭配,作『为世所不容』。

    那么是龙不容于世么?或者说,是出现在人世的龙引起了人心的贪,妄图啖其肉喝其血以长生不老、以得道成仙。如若这般,龙又为何会突然出现在人世,与女子又有何关联?

    温向平咬着笔盖,皱着眉头,视线虚虚落在空中一点。

    一山不容二虎,龙也是如此。然而正好出了这么一头寂寞千年,渴求陪伴的龙,冒险潜入人世抓走一个人类女孩,以力量强迫其在有生之年陪伴自己。不、因为某种原因而被种族遗弃的龙、无龙愿与其来往要更加合理些。

    这头龙可以是鳞片颜色前所未有,又或是没有龙族的强大能力……

    温向平灵光一闪,下笔如有神,唰唰几笔便将自己的思路写在纸上,又斟酌改动几处,这才抓过一张纸来,对照着大纲提笔便写,不过一时,一篇文章便一蹴而就。

    温向平将笔一放,学着王勃当年在滕王阁落笔潇洒道,

    “写完了。”

    罗家和看了眼时间,十一点五十五,惊讶的拿过纸来看,问了一句,

    “不改改?”

    温向平两手交握,露出一口白牙,

    “一字不改。”

    喝――

    罗家和认真看着纸上的文字,同时还能分出个心思想,温向平刚刚才觉着他太信任他,现在就这么自信,甚至是狂傲了。要是写的不好……

    后半句话罗家和没有再想下去。

    他也没有必要再想下去。

    一张标准大小的a4纸,饶是温向平字形不大,行与行之间的间隔正常,也就一两千字,至多也超不过五千去。

    这一页纸写起来要近一个小时,看起来却用不了十分钟。

    罗家和才初初看到一半,心下便全是叹服,不由得啧啧称赞道,

    “这几个月你空档期,别家杂志纷纷把手下压着的小说发出来,却都是反响平平,只这一篇,就足够压过他们加起来的风光了。也算是对得起读者这几个月的苦心等待了。”

    温向平笑道,

    “这话说的,好像没了我,大家就不看小说杂志了一样。”

    罗家和“哎”了一声,道,

    “对于口味挑、眼光高的,可不就是了么。”

    温向平的这篇小小说名为《乐土》。世俗传言,海外仙岛有龙,喝其血可长生不老,吃其肉可得道成仙,千百年来世人却只闻其名未见其身,皆以为是神话。

    不想,确实有龙族存世,生长于蓬莱仙岛。龙血肉强悍胜过铁器,喷火吐水无所不御,然有一条龙名炽,生来鳞片脆弱,故而被同族遗弃驱逐,独自生活在海外一岛。

    龙族却不知,炽虽鳞片薄弱,成年后却强悍更胜同族,乃血脉返祖。龙虽独来独往,幼龙却要在父母身边待到成年才会独自生活。炽自小被流放,心中难免孤独,却从无同伴愿意与其来往。便决心潜入人类城市抓心挠肺一人回来陪伴自己。

    炽不懂隐藏,以原身现身人世,引起轩然大波,无数王孙贵族为之疯狂,连街边的稚儿都牙牙学语着“吃龙肉”,其中尤以城主最为心切。而被龙抓走的这人,正是城主千金。

    乐土指的正是炽所居住的海岛,人类所不能企及的地方。归途的一路,炽虽强大,却懵懂混沌,却几次都险些栽在狡猾的人类手中。

    《乐土》讲的正是龙炽和城主千金在归途中从冷漠到互相心许、共享寿命,最终在乐土度过一生的故事。

    正好快过年,来个大圆满结局也算是给读者们的福利。想一想《蜀山》以悲剧结尾时哭的稀里哗啦的一众读者,温向平对这篇的结尾倒是颇为满意。

    ……

    丰淑意对于温知秋今年唯一的一部小说感官并不像外界那么抨击反对,在她这个俗人眼里,看不出什么立意的深浅,却能从温知秋的笔触中读到心痛。为和乐的身世遭遇痛哭一场的同时,也痛恨着文中只占了寥寥几笔的人贩子。

    毕竟和乐的一切痛苦都源于人贩将幼年的其拐卖。虽然运气好,和乐的养父母对他疼爱,可这样的疼爱何尝不是建立在另一个家庭支离破碎、痛苦煎熬的前提之上。倘若运气不好,和乐能否活到成年又是两说。

    为此,丰淑意专门去了解了人贩子呢相关新闻,为国家每年有如此多的失踪、被拐卖人口而触目惊心。在庞大的数据下,丰淑意才发现,在她每天平淡生活的同时,究竟有多少人生活在生不如死、水深火热之中。

    面对外界一众指责温知秋的声音,丰淑意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寄去了新周刊,最终得以发表出来。

    “《和乐》虽然与温作家以往作品的风格大不相同,文笔或许也正如一些行内人所说的一般有缺陷,然而站在我这样一个完全的行外人的角度,我却从中感受到了很多。

    “在每天早晨我骑着自行车上班的途中,就有被拐卖的妇女和儿童被当做货物一样运送到各个偏远地区。在我每挑剔着一顿饭不合胃口的时候,被拐卖的人却连窝头也吃不上一口。在我每夜安眠入睡的时候,被拐卖的人却因为想要逃跑而惨遭毒打。

    “我们看到的世界是光明,然而光明的另一面是黑暗,我们因为它的晦涩和冷漠拒绝去看,却终究是自欺欺人。温作家用细腻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我们从未知道过的黑暗,对,只知道概念的我们描述了它的真实,我不知道每一个指责温作家的人是不是像我一样有认真看过《和乐》,如果你看过,我相信你会像我一样哭过。”

    像丰淑意一样有这般感悟的人不少,只不过是拒绝温知秋离开通俗小说的人太多,正好又有别有心思的人推波助澜引导舆论罢了。

    说到底,贾平仄也好,史仁也好,温知秋自己也罢,对《和乐》真正的问题从来都是落脚在创作起点和立意是否纯正的问题上,对于作品文笔方面的评价却从未像外界所说的那么糟糕,好歹温知秋的文字功底在那儿摆着。

    分卷阅读203

    -

    分卷阅读203

    -